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纤维化或硬化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较少见.硬皮病合并银屑病的报道更为少见,1,2 我院病房收治1例系统性硬皮病合并银屑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临床上确诊的84例硬皮病患者头发中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供临床研究硬皮病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硬皮病(Nodular Scleroderma)是硬皮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硬皮病心脏病变自1943年Weiss报告后才受到重视,伴有严重心脏病变的系统性硬皮病尸解病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今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5.
血管扩张是系统性硬皮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是少见于局限性硬皮病。本文报道1例57岁女性以毛细血管扩张为突出表现的乳房局限性硬皮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1985年就报道勃格多菲螺旋体感染与周限性硬皮病有明显关系.硬皮病另一个少见型是Shulmen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作者报道1例50岁男子四肢皮肤明显的进行性肿胀、硬结并产生屈曲、挛缩,发病前4月曾有3次被蜱叮咬史.患者血沉稍快,但无嗜酸细胞增多也无高丙球蛋白血症.ANA和硬皮病抗体均阴性.前臂皮肤深切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示深层皮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8~198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其中180例资料比较完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CREST综合征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临床较少见,近日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硬皮病(PSS)是一类广泛累及皮肤及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肺部侵犯尤为多见.本文报道我科收治的17例PSS患者,其中12例具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0.
苯妥英治疗硬皮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1993~1995年试用苯妥英胶囊(ParkeDavis Div of Warner-Dambert Co Morris Plains,Nj07950 USA)治疗30例硬皮病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泛发性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伴局限性硬皮病、肢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又称Pasini-Pierini萎缩,是一种色素性皮肤萎缩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我们在门诊发现进行性皮肤萎缩伴局限性硬皮病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报告2例系统性硬皮病肾危象.2例患者均有系统性硬皮病病史,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1例因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因自行骤减糖皮质激素导致系统性硬皮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坏死,小血管内膜增厚伴硬化.经文献分析显示过敏性休克、骤减糖皮质激素可能分别足硬皮病肾危象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PGE1)、丹参注射液和脉管炎片联合治疗硬皮病15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我院1994~1996年住院的硬皮病患者38例, 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硬皮病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4.
<正>硬皮病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组织的纤维化和硬化性结缔组织病,局限于皮肤者为局限性硬皮病,又称为硬斑病。硬皮病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益脉康滴丸治疗局限型硬皮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有6例作病理活检),诊断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有关硬皮病的诊断标准[1]:①皮肤有局限性象牙  相似文献   

15.
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可为系统型或局限型(即硬斑病)。已描述过许多硬皮病亚型,大疱性硬斑病是其中罕见的一种。本文报道一例有大疱形成的深在性硬斑病。  相似文献   

16.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简称NL,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临床上以胫前出现大片境界清楚的紫红色硬皮病样斑块,中央呈棕黄色凹陷萎缩为特征.1笔者最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参与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因子[1],近年国外研究发现在硬皮病皮损处PDGF蛋白表达增高[2]。我们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了培养硬皮病皮损成纤维细胞PDGF-B链mRNA的表达,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主要试剂:PDGF-B链cDNA探针,β-actincDNA探针,购自ATCC(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随机引物试剂盒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研究对象:病例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局限性硬皮病3例、系统性硬皮病1例,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的标准。男1例,女3例,年龄21~56岁,病程0…  相似文献   

18.
作者自1974~1986年应用D-青霉胺治疗11例重症和致残性限局性硬皮病患者,均具下列特征之一:(1)线状硬皮病,伴有挛缩和广泛的皮下组织受累;(2)面部毁容性硬皮病;(3)泛发斑状硬皮病,累及体表大部,并侵及皮下组织.其中女性8例,男性3例.年龄4~44岁,10岁以下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硬皮病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20例硬皮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以10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为对照.结果:硬皮病皮损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表达增强可能与硬皮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带状硬皮病合并骨坏死1例马秋阁,赵淑肖,王溱带状硬皮病合并深部脂肪和筋膜硬化已有报道,但合并骨硬化及坏死者还很少有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性,3岁,河北深县人。因右上肢活动差,皮肤变色变硬半年于1991年9月来我科就诊。半年前家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