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志栋 《河北中医》2008,30(3):307-307
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且以外感所致者尤多。中医学往往以寒治热,多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法。临床观察发现,有些病例效果满意,但有些却毫无效验。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笔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外感发热多例,每获良效。但此方乃大辛大热之剂,若辨  相似文献   

2.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太少两感的经典方剂,临床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辨证准确,灵活加减,用之则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外感发热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阳虚外感发热,患者退热快,恢复快,花钱少,疗效好.兹将系统观察的50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30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7%;无有效及无效病例。其中服药1剂两次后体温下降2℃者25例,占83.3%,服药2~3剂后热退者5例,占16.4%。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民凯  韩福谦  陈娜  马伟凤 《中国中医急症》2023,(8):1474-1478+1495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方学家,率先提出了“六经源自辨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等重要学术思想,指出经方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病。笔者基于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思想探析外感发热的经方治疗,分别从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方面论述外感发热的六经八纲方证治疗,总结外感发热常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治疗外感发热方证要点,并举例说明,以期精准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庞贞平 《四川中医》2011,(12):57-57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50~100ml,每日5~7次,用药7天。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庞贞平 《河南中医》2010,30(7):635-635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老年外感风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诊病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ml温服,每日3-5次,用药3d。结果:服药1剂热退体温正常者16例,服药2剂热退体温正常者23例,服药3剂热退体温正常者11例,全部病例热退后精神体力恢复,临床治愈。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老年外感风寒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肺癌患者外感风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结果:服药1~2剂热退体温正常11例,服3剂热退体温正常16例,服药5剂热退体温正常9例,热退后精神体力恢复至发热前状态。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肺癌患者外感风寒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外感发热属于中医学感冒、咳嗽等范畴。笔者自2005年1月以来运用《温病条辨》的三仁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7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1998年7月~2002年9月,对长期低热、辨证属伤寒少阴发热病(均以性生活后为发病诱因)55例,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秀玲 《西部中医药》2006,19(10):F0004-F0004
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证和阳虚风寒湿痹证均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肾病外感咽痛验案2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为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设。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肾病外感咽痛病人,每获良效。此举验案2则,以示其冶。  相似文献   

14.
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发热中最常见、最多发的,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患儿大多体温升高达38℃以上.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退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华平 《河北中医》2011,33(1):58-59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的一类外感病证。其在内、外科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王绍印 《国医论坛》1997,12(4):12-12
1麻黄汤徐某,男,23岁,未婚,工人,1997年1月5日就诊.患者平素体壮,3天前因受寒后发热(T39℃)恶风寒,伴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气粗,查咽充血,双扁桃体I°肿大,口服退热药及复方大青叶片,静滴青霉素等无效。现诸症依然,无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辩证庸风寒外束,太阳伤寒。予麻黄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羌活109,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1剂,水煎,分3次服。服上药1服后无汗出,心烦,心悸,不敢再服。余嘱继服勿优。3剂服尽,须臾遍身大汗出,旋即热退,肢体舒适,休息1日上班。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剂型为汤剂。疗程1~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外感发热(体温超过385℃,并伴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主,除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核心,能否有效治疗外感发热是衡量中医急症临床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中医工作者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对外感发热,尤其是外感高热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中医急症医学的发展,也使现代人视中医药为治疗慢性病调理药的错误观点得到部分纠正,同时也使滥用抗生素现象在国内卫生行业有所缓和。1 辨证分型论治荣氏[1]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和解法在治疗外感发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外感发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清热和解法治疗,方选麻杏石甘汤和小柴胡汤,采用序贯给药方式。对照组给予日夜百服宁联合酚咖片(必要时)服用。观察2组体温变化及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经治疗24 h体温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较为持久。总有效率达到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药清热和解法治疗本季外感发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