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乳癖消熨剂治疗;对照组(40例)用乳癖克贴治疗,疗程3个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22.5%,显效率47.5%,有效率3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尊状 《山西中医》2008,24(12):15-15
目的:观察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92例经彩超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应用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功率10 W,每次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45例,口服乳癖消加逍遥丸治疗。均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98%,明显优于对照组46.7%(P<0.01)。结论: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本院妇科经验方化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观察其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化癖散结汤煎服,每日1荆,早晚2次分服,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癣消片,每日3次,每次5片,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癖散结汤能明显减轻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乳房肿块的吸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乳腺彩色超声检查评价,观察自拟理气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予理气活血散结汤治疗,对照组予乳癖消片治疗,通过彩超检查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肿块体积大小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肿块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理气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肯定,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乳腺声像图变化,对临床评价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疗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乳癖消熨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曼吉磁贴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观察3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疗程症状、体征总积分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8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值在第2、3疗程以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詹静  李宁 《新中医》2015,47(1):163-164
目的:观察消癖散联合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乳腺囊肿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54例采用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曲安奈德,并口服消癖散4周,术后3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癖散口服联合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罗跃东 《光明中医》2010,25(12):2254-2255
目的观察"温阳化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温阳化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6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8.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温阳化癖汤对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疏乳宁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疏乳宁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疏乳宁胶囊,对照组服用乳癖消,两组疗程均为2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消除乳房包块、减轻乳房胀痛,治疗组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表明,疏乳宁胶囊具有镇痛作用及对实验性乳房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结论 疏乳宁胶囊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4例马翠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530021南宁市桃源路36号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以30~50岁多见。病程长,部分病人有癌变的可能。笔者自1990年6月~1993年10月,以自拟消癖汤治疗该病共54例,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土家药内服外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8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应用土家药内服外佩法,对照组99例应用乳癖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及PRL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土家药内服外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显著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病理分型、组织异型性与环氧合酶-2(COX-2)蛋白及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7例BE患者及134例健康者食管中COX-2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 COX-2蛋白在BE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且在特殊肠化型组中高于贲门型(P=0.029)和胃底型(P=0.049),而贲门型和胃底型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837);COX-2mRNA在BE中表达亦都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贲门型、胃底型及特殊肠化型三者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OX-2蛋白及mRNA在低度及高度异型增生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组(P均<0.05);而高度异型增生组表达明显高于低度异型组(P<0.05)。结论 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BE的病理类型及组织异型性有关,提示COX-2表达与BE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OX-2的高表达可视为BE向食管肿瘤转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君子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植物神经功能、胃排空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粉针及莫沙必利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君子消痞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植物神经功能,胃排空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12例患者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异常,观察组有4例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异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及胃排空时间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GAS、MOT水平明显升高,CCK、SS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GAS、MO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CCK、S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 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君子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通过改善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机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内服乳癣消片。治疗组45例用针灸联合中药消癣汤(方药组成:黄芪、柴胡、夏枯草、熟地黄、陈皮、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子、枳实、丝瓜络)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有效率为86.6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逆增方对异型增生(DYS)大鼠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小剂量组及干预组。模型组采用脱氧胆酸钠和氨水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大小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再施予不同剂量的逆增方,干预组给予胃复春,观察各组对DYS的治疗效果,同时检测VEGF、COX-2表达率,比较模型组、逆增方组、干预组、空白组之间DYS的治疗有效率和VEGF、COX-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VEGF、COX-2的表达率显著增高(P均<0.05),逆增方大剂量组VEGF、COX-2表达率同模型组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逆增方(大剂量组)通过干预VEGF、COX-2的表达,能有效防治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癌变,抑制DYS的形成,降低DYS向胃癌发展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结肠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5只。先适应性喂养1周,在第8天,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予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1周制备实验性UC小鼠模型。同时在造模第1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均以蒸馏水灌胃,复方苦参汤组及美沙拉嗪组每日分别予复方苦参汤、美沙拉嗪灌胃,连续治疗1周。取各组结肠组织固定后HE染色病理观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iNOS及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NOS及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给药组iNOS及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苦参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i NOS及COX-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胃虚弱症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环氧化酶(COX-1、COX-2)及前列腺素E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按年龄组、性别、溃疡类型1∶1匹配后,随机分配于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4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试验组使用思密达协同四君子汤,分别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肠道微生态变化、环氧化酶及前列腺素E2水平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阳性与阴性杆菌数减少,阳性球菌数增多,且阳性球菌与阴性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阳性、阴性杆菌与阴性球菌均显著减少(P<0.05);2组的COX-1、COX-2、PGE2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且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思密达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症型消化性溃疡可有效调节其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对胃黏膜的覆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联合心理疏导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就诊的10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内外兼治。对照组50例,给予逍遥丸内服。2组均联合给予心理疏导。治疗3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B超BI-RADS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乳腺B超BI-RADS分级比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64.00%(32/50)。结论中药内外兼治联合心理疏导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方法简便,适合基层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消痞通降汤,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消痞通降汤可以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恶心、厌食、烧心、泛酸症状(P<0.01),尤其是早饱感、上腹痛、烧心、泛酸、嗳气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辛开苦降法为组方原则的消痞通降汤对FD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吗丁啉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消癖颗粒对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纳入8家医院478例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证患者。试验组359例服用消癖颗粒和乳核散结片模拟剂,对照组119例服用乳核散结片和消癖颗粒模拟剂。服药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临床痊愈者随访1个月。结果:消癖颗粒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整体明显于乳核散结片,在治疗乳房疼痛、触痛、乳腺质地、中医症候疗效等方面,消癖颗粒优势明显。结论:消癖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胃黏膜PCNA表达变化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发病机理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模型,免疫组化法显示胃黏膜PCNA表达。结果: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胃黏膜PC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消痞颗粒治疗组PCNA表达则明显减弱(P<0.05)。结论:消痞颗粒对CAG大鼠胃黏膜活跃的增殖状态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有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