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医阴阳平衡与机体氧化还原态平衡分属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皆是体内的动态平衡,皆有"互根"的特性.机体氧化还原态平衡可能是人体阴阳平衡的客观反映,深入探明氧化还原态平衡与人体阴阳平衡的关系,通过检测机体氧化还原指标来判定人体阴阳平衡或失衡状态,对中医理论的客观化﹑阴阳本质的认识,以及中医诊疗手段改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阴阳的正常关系是阴阳和,而和的内涵是从属者与主导者相应,阴阳和是指阴与阳相应,所以阴阳和的实质是阳主阴从;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势均力敌的状态,阴阳平衡多易造成阴阳不和,所以阴阳平衡本身即是病态.  相似文献   

3.
阳主升,阴主降,这是阴阳的本性,阳降阴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物的必要条件,这并不与阳升阴降相悖,这是阴阳互藏的结果。人体和自然界中这两种阴阳运动同时存在,维持着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4.
李永红  张万龙  汪芗 《北京中医》2012,(5):352-353,397
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可维持健康,阴阳失去平衡则会致病。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使失却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和建立起来,保持新的相对平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补泻之法,以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补法内容十分丰富,临床应用甚广。可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或扶正祛邪,使疾病向愈。本文从通补与守补两个方面论述了补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李永红  张万龙  汪芗 《北京中医药》2012,31(5):352-353,397
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可维持健康,阴阳失去平衡则会致病。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使失却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和建立起来,保持新的相对平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补泻之法,以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补法内容十分丰富,临床应用甚广。可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或扶正祛邪,使疾病向愈。本文从通补与守补两个方面论述了补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罐配合中药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本院就诊的肝气犯胃型胃溃疡90例,随机分为阴阳平衡罐组、中药组、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各30例,阴阳平衡罐组接受纯阴阳平衡罐治疗,中药组接受单纯中药治疗,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接受阴阳平衡罐加中药治疗。结果: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与阴阳平衡罐组、中药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与阴阳平衡罐组、中药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与阴阳平衡罐组、中药组胃镜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阳平衡罐加中药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阴阳平衡罐组、中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阳平衡罐配合中药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阴阳平衡是中医整体观的核心内容。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正常情况下,脑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而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因感受外邪或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扰乱了正常的功能,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表现为阳证或阴证,治疗宜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恢复动态的"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8.
阴阳平衡其实就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什么是阴阳平衡呢?看一下美丽的太极图.太极图是由阴鱼和阳鱼相抱成的,并用S线将其一分为二,它代表着阴阳双方是在不停地消长转化.这种消长转化,就是我们所说的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处在阴阳消长转化当中的平衡,这种平衡,表现在大自然就是阴阳气化的平衡,表现在人体便是阳气和阴精的平衡了.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衰老理论与抗衰老理论和实践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学派林立 ,立论甚丰 ,乃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抗衰老的原则 ,包括医药抗衰延年与修身养性两个方面。1 中医抗衰老的方法及其应用1.1 阴阳平衡法阴阳平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之纲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认为人的生、长、衰、亡是由体内阴阳的变化所决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说明人体内阴阳失衡导致早衰甚至消亡。故只有协调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 ,保持体内阴平阳秘 ,调节人体内环境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衡阴阳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价值。方法:84例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普通针刺组(19例)和平衡阳阳法组(65例)。平衡阴阳法组在普通针刺组的基础上加上捏脊和不同的针刺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阴阳法组治疗后GMFM积分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阴阳法组治疗后满意度评分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阴阳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可靠并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阴阳为太极之一体两面,阴阳是上承易道、下接万物的枢纽,是事物的基本构成元素;阴阳的关系为阴为体、阳为用,阳为主、阴阳协同。中医之中字即中庸之义,调整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78-681
中医临床发现脏腑病证寒热特性各不相同,对于其解释尚无定论。从中医理论本源之五运六气、标本、中气框架,深入探讨各脏腑阴阳特性的差异,从而解释各脏腑临床病证所见的差异性。结合临床中观察到的脏腑发病规律,以运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的原则,独辟蹊径,提出以一阴对一阳、二阴对二阳、三阴对三阳表示标与中气对应的关系,更好地阐明标本、中气与临床脏腑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人体昼夜阴阳的变化、人体昼夜气机升降、性别差异、四季阴阳变化等四个方面分析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关系的文献记载,并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可以看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中医阴阳学说的论述有着一致性,为从平调阴阳角度探讨中医药改善高血压异常变异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阴、阳经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阳经穴位针刺组,阴经穴位针刺组。采用Ashworth改变评价临床疗效,及FMA运动功能评定、(ADL)Barthel指数记分评价两组方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阳经组穴位针刺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阴经组穴位针刺未见明显疗效。结论:阳经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的上肢高肌张力状态明显优于阴经组。  相似文献   

15.
对《类经》中以气血论述阴阳的内容进行辨析,认为"以气血论阴阳"之阐述将"阳"等同于"气",将"阴"等同于"血",有以偏概全之误;同时《类经》中存在"以寒热论阴阳"的观点,与"气血论阴阳"相比,以"寒热"辨阴阳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阴虚、肾阳虚证与尿渗透压之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肾功能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21例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肾阳虚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渗透压、肾功能等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医症状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渗透压和肾功能结果与肾阴虚、肾阳虚有关,且尿渗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阴生肌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养阴生肌膜组给予养阴生肌膜口腔患处贴敷,3次/d。养阴生肌散给予养阴生肌散组口腔患处贴敷,3次/d。奥硝唑膜组给予奥硝唑膜口腔患处贴敷,3次/d。3组均以用药10天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病例回访,随访时间1.5年。结果:临床疗效养阴生肌膜组、养阴生肌散组与奥硝唑膜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养阴生肌膜组与养阴生肌散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复发间隔时间养阴生肌膜组、养阴生肌散组与奥硝唑膜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养阴生肌膜组与养阴生肌散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阴生肌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志新 《中国针灸》2003,23(10):613-614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治疗原则之一。阴阳并不局限于经脉之阴阳,可指经络、脏腑、表里、气血之阴阳,上下、左右部位之阴阳等。因此临床应用有5种方法,即取背俞、腹募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阳或阴经之穴,治疗阴或阳经之病;位置相对的二穴透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  相似文献   

19.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最基本病机,故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可以防治疾病。肾阴和肾阳是调节人体阴阳的枢纽,补肾中之阴阳即为治本之大法。中医学所倡导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及"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应用在妇科治疗中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历代医家对认识不一。高世栻认为系按时序调节,"夫四时之太少阴阳者,乃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王冰认为乃互养互制,"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张介宾认为阴阳互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张志聪指出春夏-养内虚之阳,秋冬-养内虚之阴,虽论述角度不同,顺时养生、平衡阴阳宗旨一致。用于指导临床,谴方用药,尤其在疾病防治,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