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的理论与成果,对提高冠心病的诊疗水平,做好老年人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照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中医临床术语集等多个知识系统中的规范化术语及术语间的语义关系,采集与中医养生有关的多种信息来源,梳理面向中医养生的与冠心病相关的语义关系,构建面向中医养生的冠心病知识本体,为老年人对冠心病的防治与保健需求提供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已有的知识抽取方法虽然多面向英文,但中文医学文献的数量也正在迅速增长,而且中医古籍文献中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知识需要获取。基于此,本文以疾病“崩漏”为例,以正则表达式为规则,试图抽取中医古籍中疾病相关的知识,以构建中医疾病知识的语义框架。方法:建立崩漏相关的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治疗关系的正则表达式,进而建立以正则表达式为规则的知识抽取及可视化平台。结果:实现对崩漏相关知识框架的抽取与表达,通过人工抽取和计算机知识平台抽取方式构建中医疾病语义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医疾病相关的知识框架描述。结论:研究发现,以正则表达式为规则的知识抽取可视化平台,可以实现对崩漏相关知识框架的抽取与表达,并为中医疾病知识的逻辑化描述与未来的抽取及应用提供了方法,为实现中医疾病相关的知识框架描述奠定基础,可单一地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式难以达到很好的召回率,如果在正则表达规则的基础上考虑篇章结构,同时整合机器学习与语义标注的混合信息抽取方法可能进一步提高抽取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将现代网络技术引入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建成名家经验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Moodle平台的针灸名家经验学习网站,并开展了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针灸知识建构研究。网站为学生提供针灸学习的知识背景,开展基于网站的活动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及课后的网上在线学习。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对知识有更深、更灵活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灵活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进而实现知识的广泛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为背景,通过分析"名医工作室"学习的内在机制来研究中医知识的有效转移。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释中医知识传承转移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研究团队学习中医知识的内在模式和动力来源。结果中医知识传承转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知识转移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反馈,共同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发展。结论中医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发生源于知识势差和知识接受方的需求与期待,但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的压力或激励以及系统内部适应性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日,仪征市中医院举行首届中医药知识竞赛,在全院掀起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潮。医院十分重视此次中医药知识竞赛工作,于赛前2个月向全院发出了比赛预备通知,把全院的中西专业的医、护、药人员均列入参赛对象。竞赛内容覆盖面广,涵括中医经典、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医方剂、中医护理、针灸推拿、中药等多项内容。竞赛形式分预赛、决赛两轮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本体技术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的方法。方法:以脾脏象理论相关古籍、中医权威辞书、高校教材等为本体构建素材。经脾脏象理论术语的初筛、合并、分类、复筛,确立领域概念1315个;以扎根理论为指导,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脾脏象理论语义关系21 558条。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图谱。结果:研制出基于脾脏象理论的52种语义关系;绘制出脾脏象理论生理体系、病理体系、诊疗体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等知识本体图谱,构建了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结论: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中医脾脏象理论体系,有助于脾脏象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本体可在中医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现有的半结构化的中医方剂文献数据和分科医案数据转化为规范化、结构化、有序化、面向领域问题求解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为医疗诊治提供标准术语支持、配伍参考、风险(相恶)提示、配伍剂量等决策支持。方法经过反复的摸索最终形成了七个步骤的知识建模流程。①选择构建知识的范围,用来缩小领域知识容量,方便领域专家一次集中解决一类问题。②定义知识模板,知识模板的构思来源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冲突模板,用来规范领域专家和工程设计人员的信息交互。③数据整理。④治法术语组成元素的语义分析。⑤获取概念,扩展前人的研究,系统地抽取种子概念。⑥抽象本体关系。⑦设计语义模型,最终形成三元本体规则模式。结果和结论通过对中医领域知识建模的有益探索,对中医数字化和知识工程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本文就作者多年来针灸教学的体会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9.
韩燕 《中国针灸》2004,24(4):287-288
针对针灸在国内外不同的发展状况,反思针灸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系统学习中医针灸理论,才能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而实际应用于临床;只有真正地肯定疗效,才能进一步进行研究工作.对中医针灸在自身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是目前研究的中心问题;对中医针灸疗法中"辨证论治"的规律探索是研究的最终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师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某医院泌尿外科3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内容包括中医脏腑理论、中医病因学理论、中医辨证施护理论、中医五行学说理论、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中医方剂理论,中医药操作技能包括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针灸、艾灸、中药涂药、中药热敷等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影响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因素,包括最高学历、职称、中医药专科培训、中医院校教育背景、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等。结果:中医药知识水平较高的为中医辨证施护理论(78.24±13.24)分、中医方剂理论(75.42±12.47)分和中医病因学理论(70.32±11.23)分,得分较低的为中医特色护理理论(69.50±11.35)分、中医五行学说理论(68.79±12.74)分、中医脏腑理论(67.54±10.90)分,提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水平整体较低,提升空间较大。中医药技能掌握程度得分较高的为穴位贴敷(84.08±13.54)分、中药热敷(82.46±13.78)分、耳穴压豆(82.32±14.63)分,技...  相似文献   

11.
回顾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刺法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概念定义和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级结构来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刺工具从单一到多元、刺激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针灸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针灸刺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针灸刺法知识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刺法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概念定义和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级结构来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刺工具从单一到多元、刺激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针灸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针灸刺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针灸刺法知识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知识库扩展和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构成数据样本时,CPSVM机器学习水平明显提升。结论方剂功效筛选、方剂症状排序、方剂证素集合是影响中医方剂治法模型构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针刺法对老年痴呆模型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SAMP8小鼠20只,随机分为针刺组10只,SAMP8空白对照组10只,另选取10只8月龄的SAMR1小鼠为SAMR1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中AchE含量。结果与SAMR1组比较,SAMP8空白对照组小鼠在隐蔽平台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针刺组逃避潜伏期较SAMP8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探索试验巾针刺组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SAMP8空白对照组(P〈0.05),与SAMR1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针刺后脑组织AChE活性较SAMP8空白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与SAMR1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针刺法能有效提高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组织AChE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混合式学习是新时代教育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分析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针对针灸临床课程的特点,制定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策略,搭建混合式学习的平台,设计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并形成相对应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利用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平台,结合传统学习模式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以"知识形成过程"为主线,在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增加自主设计环节,通过协作学习,注重形成性评价,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该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应用到针灸理论教学中,以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09-2中西医本科班和2009-2厚博中西医本科班同学,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主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分别采用形成性及总结性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平时成绩、综合满意度等统计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知识体系建构方面以及期末成绩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医养生知识库的构建方法。方法:研究符合中医养生特色的知识分类方法,在中医养生分类体系的指导下构建面向中医养生的专题文献库,对中医养生知识进行存储。在中医药文献资源基础上,设计开发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为中医养生知识的静态展示和动态查询提供支持,从而将知识库内容向全社会开放。结果:该构建方法可对中医养生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建立中医养生知识库及其服务体系。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普适性中医养生知识库是实现中医养生知识共享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以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详尽分析了学生对针灸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认识及相应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必要性,为探讨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考评机制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为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院校的推广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根据针灸古典医籍的特点提出传统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强调通过建立知识链接、理论结合临床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