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之一为脾肾阳虚、浊毒瘀阻,临床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内服中药与灌肠法相结合,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温阳泄浊法代表药物附子、大黄具有降低肌酐及尿素氮作用,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具有纠正脂质代谢等作用。温阳泄浊法对于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宇  郭立中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05-1107
近年研究认为,脾肾阳虚、浊毒瘀阻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病机表现之一,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CRF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内服和灌肠相结合,个体化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温阳泄浊法主要药物附子、大黄,药理研究提示其具有降低慢性肾衰血肌酐及尿素氮、尿酸,调节脂代谢等作用.温阳泄浊法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张波  于敏  朱敏  王洪燕  陈晓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0(11):118-118,128
慢性肾衰竭发生于多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属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正虚为本,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为标,以湿浊、水气、血瘀互见.湿、浊、瘀、毒等病理产物是阻滞气血、导致病变发展、脏腑功能衰败的重要因素,乃病机之关键.以祛邪为主,有降浊清热解毒法、降浊解毒化瘀利湿法;扶正祛邪有温阳降浊法、温阳降浊清热解毒法及温阳降浊化瘀利水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温阳泄浊法和益气泄浊法对肾衰竭期患者肾功能、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期)脾肾阳虚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阳泄浊法(温阳组)和益气泄浊法(益气组),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肾功能、血红蛋白(Hb)、甲状腺激素、尿肌酐(CCr)等变化。结果:温阳组治疗总有效率90%,益气组85%;两组均可以有效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提高Hb水平,改善肾功能和贫血状态,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温阳法能够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改善阳虚症状,与益气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泄浊法和益气泄浊法均能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温阳法改善症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段光堂教授运用肾衰 Ⅰ 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段光堂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脾肾气虚为本,湿浊瘀血内壅为标,依据本病的病机创制出肾衰I号方应用与临床.应用肾衰 Ⅰ 号方治疗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说明肾衰I号方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KD4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予以低脂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予降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适当利尿消肿及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排浊汤灌肠治疗.比较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Scr、BUN、UA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阳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耀光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脾肾气机升降失常,进而导致湿浊停滞,蕴于中下二焦。其中湿浊贯穿于该病的始终,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升清祛湿降浊法、化瘀通络降浊法、补脾益肾降浊法进行治疗,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慢性肾衰竭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脏腑亏虚为本、湿浊瘀阻为标的基本病机,提出应用通法治疗该病,使气血津液畅通,脏腑功能协调,为慢性肾衰竭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琛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核心病机责之阴阳水火失衡,阳气虚衰是疾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他从"温阳通络"法角度论治本病,具体运用温阳利水、温阳活血、温阳益气、引火归元等治法,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另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现察补肾解毒泄浊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本组采用补肾解毒泄浊法结合西药的方法对慢性肾衰竭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改善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肾解毒泄浊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 统计分析了15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所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 明确提出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的文献有74篇,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本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病的基础,辨证可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证、湿证、瘀证、风证及其它证9种单证.结论 慢性肾衰竭病机以本虚为基础,本虚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而邪实在慢性肾衰竭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6-647
通过对中医文献关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讨 ,探析慢性肾衰竭的诊治思路。指出脾肾阳衰、浊邪瘀滞、壅塞三焦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 ;温补脾肾、化浊活血、清热熄风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实质损害,因肾单位严重受损,逐渐出现的肾功能不可逆性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袁长津教授针对CRF脾肾衰败、浊瘀内阻的病机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从络病理论出发,运用益气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CRF,疗效确切.附验案1则,以证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学琴  方敬  赵炳武  吴苏  潘永梅  陈志强 《中草药》2019,50(9):2133-2138
目的观察温阳泄浊通络法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24只行5/6肾切除术制备肾纤维化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泄浊通络法组、尿毒清组,并ig予以相应药物。干预12周后,取肾组织,行HE、PAS染色检测病理损伤程度,行Masson、天狼星红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并应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及m 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相关蛋白(α-SMA、Vimentin、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阳泄浊通络法可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及肾纤维化程度,并显著降低I型胶原蛋白及m RNA的表达;下调α-SMA、Vimentin的高表达,上调E-cadherin的低表达。结论温阳泄浊通络法可有效减轻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伤、改善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及I型胶原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介绍牛春兰教授从浊毒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牛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水湿、湿浊、湿热、瘀血、溺毒等为标,虚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水湿、湿热、瘀血等标实之邪均属"浊毒"之邪,主要指内浊、内毒,基本病机是脾肾气阴亏虚、浊毒内蕴。临床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依疾病分期论治,采用芳香化浊解毒及升清降浊法、通腑泄浊解毒法、淡渗利湿解毒法、通络化瘀解毒法、发汗散浊排毒法、清热化湿解毒法等,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李佃贵教授运用"浊毒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认为浊毒既是慢性肾脏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浊毒内蕴是慢性肾脏病的根本病机,化浊解毒为基本治疗大法。临证应分清浊毒的轻重浅深、标本缓急、所在脏腑经络气血。并附治疗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验案。  相似文献   

17.
钟建  王仕琦  唐农 《西部中医药》2013,26(7):121-123
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浊毒理论"的病机认识及其生物学基础进行全面论述,详细阐述了中医"浊毒"理论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提示从"浊毒致病"理论切入,更能直接地指导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从而明显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介绍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邵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治疗上强调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祛湿泄浊,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肾衰1号汤",用于慢性肾衰竭中后期气血亏虚、湿浊内阻之证。并附验案1则说明。  相似文献   

19.
"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治则。探讨"去宛陈莝"的理论内涵,结合慢性肾衰竭"水湿""浊毒""瘀血"内盛的病机特点,活用"去宛陈莝"理论治疗,以利水渗湿、降浊排毒、活血逐瘀为大法,辅以清热、通腑、益气、温阳,以祛除体内淤积的瘀血、水湿、湿热、浊毒等邪气,使气血津液畅通,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宋金涛教授运用清热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慢性肾衰竭发病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可产生湿、瘀、浊、毒等病理产物,湿、瘀、浊、毒皆从热化,变生他证。热邪是影响慢性肾衰竭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宋教授在临证中善用清热四法:开宣透热法、泻热排浊法、清热活络法、清热化毒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