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外用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射Hank’s液,其余各组则在相同部位接种乳腺癌MRMT-1细胞以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次日开始对中药组用3%中药浸剂浸泡后肢。唑来膦酸组腹腔内注射唑来膦酸。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浸泡后肢与去离子水,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对胫骨标本胫骨标本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法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影像学评分改善。中药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且与PCNA表达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结论:外用中药可有效抑制骨转移肿瘤灶,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2.
化瘀止痛方对骨转移癌骨质破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外用对骨癌疼痛模型的止痛和骨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左后肢胫骨接种转移性大鼠乳腺癌细胞株MRMT-1细胞以制成骨癌疼痛模型按体重将动物分为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同时设假手术组。中药组于造模后2~21 d用3%化瘀止痛方浸剂浸泡后肢,60 min/次,Bid;以唑来膦酸为阳性对照30μg.kg-1于造模后第5,7,9,12,14,16,19天ip,造模后第19天检测痛行为双足负重差值,第21天测定胫骨标本骨密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的双足负重差值降低,胫骨骨质破坏明显改善,骨密度增高。结论:外用中药化瘀止痛方可有效治疗骨癌疼痛,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c-fos,P物质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使用MIA4.0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张切片取5个视野,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统计每个高倍镜视野中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裸鼠发生了100%的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过表达;而益肾骨康方低剂量组与中西药组裸鼠未发生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水平;益肾骨康方中、高剂量组裸鼠也发生了骨转移,但这两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等与疼痛相关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益肾骨康方可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一定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3月到2014年0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癌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三阶梯疗法,观察组加以应用消止痛外用方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起效快,持续止痛时间较长,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方药对骨痛疼痛模型痛骨质破坏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左后肢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成骨转移癌疼痛模型,给予补肾壮骨办约治疗.观察大鼠癌行为学改变,包括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对胫骨标本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本研究采用骨癌疼痛模型出现肿瘤生长、骨质破坏和癌性骨痛等表现.相对于模型组,各中药治疗组50%PWT明显延长、TWL延长.病理形态学显示骨质破坏改普,肿瘤增殖减少.结论 补肾壮骨方药可有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抑制骨转移肿瘤灶,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外治法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本文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初步探讨中药止痛贴对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瘀血阻络证的骨转移癌痛患者48例,其中癌症骨转移伴轻度疼痛与中重度疼痛病例各24例,随机分为中药止痛贴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连用7天。结果轻度癌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数学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静止)分别下降(1.500±1.167)和(0.168±0.577)分,NRS评分(运动)分别下降(2.083±1.379)和(0.583±1.379)分,镇痛满意度分别提高(1.833±0.825)和(0.333±1.231)分;中重度疼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NRS评分下降程度、镇痛满意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用量分别减少(63.274±12.235)和(86.143±30.219mg),爆发痛减少(0.416±0.923)和(1.600±1.174)次,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贴在治疗骨转移癌痛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增强吗啡的止痛效果,减轻吗啡的用量,同时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温阳止痛胶囊抗骨转移癌疼痛作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阳止痛胶囊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入选病例先进行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显示温阳止痛胶囊、消炎痛、安慰剂镇痛有效率分别为62.9%、71.4%、28.6%,观察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后第3、7天,温阳止痛胶囊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2.2%,消炎痛有效率分别为70.6%和64.7%,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阳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抗骨转移癌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止痛膏配合放射治疗癌性骨转移疼痛3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止痛膏加放射治疗癌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止痛膏加放射治疗 33例 (治疗组 ) ,单纯放射治疗 33例 (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4 .85 % ,对照组有效率 6 3.6 4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中药外用经皮吸收 ,作用于骨转移瘤局部 ,较口服提高了疗效 ;放疗通过X射线杀死癌细胞从而止痛。二者结合使肿瘤局部血流丰富 ,提高了放射敏感性。治疗组比单放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将纳入研究的中晚期癌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消癥止痛外用方+三阶梯疗法)64例和对照组(单纯三阶梯疗法)6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h记录患者疼痛强度、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组的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短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组(P〈0.001)。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痛的不同部位的疗效不同,对胸胁部疼痛的疗效最好,其次为背部、四肢部、腹部,对骨转移所致腰部疼痛的疗效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大于重度疼痛(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平均疗效持续时间约为8天。结论消癥止痛外用方配合三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可获得协同作用,止痛起效时间短,达到最佳止痛时间短,且对疼痛部位表浅相对固定的胸胁部、背部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体表部位不固定的内脏疼痛局部用药效果相对略差,对骨转移引起的腰痛效果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长于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巴布贴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骨髓背角神经节pERK、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180~220g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24)、骨癌痛模型组(Ca组,n=60),3组分别于手术前2天、术后每隔4日测定机械痛阈(MWT)和热痛阈(TWL)。于术后7天确认造模成功后,将成功的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Ca组,n=28)和中药止痛巴布贴组(CM组,n=25)。术后7天、14天和21天各组处死大鼠(n≥8),取大鼠脊髓腰椎L4-6膨大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ERK、pCREB的变化。结果:脊髓背角神经pERK、pCREB表达:C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术后7天、术后14、21天与Con组和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M组于术后14天、术后21天与Con组和Sham组统计学差异逐渐缩小(P0.05)。结论:中药止痛巴布贴对骨癌痛有比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对脊髓背角c-fos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脊髓背角神经节pERK、pCREB的表达而产生的,即通过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巴布贴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神经节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180~220g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24)、骨癌痛模型组(Ca组,n=60),3组分别于手术前2天、术后7、14、21日测定机械痛阈(MWT)和热痛阈(TWL)。于术后7天确认造模成功后,将成功的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Ca组,n=25)和中药止痛巴布贴组(CM组,n=18)。术后7、14和21天各组处死大鼠(n≥8),取大鼠脊髓腰椎L4-6膨大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c-fos的变化。结果:MWT、TWL:术后Sham组、Ca组、CM组均低于基础值;术后7天,Sham组与基础值、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CM组则低于基础值、Con组和Sham组(P0.05);术后14、21天Ca组与基础值、Con组和Sham组统计学差异逐渐增大(P0.01),而CM组则差异逐渐缩小(P0.05)。脊髓背角神经Fos表达:C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术后7、14、21天与Con组和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M组于术后14、21天与Con组和Sham组比较统计学差异逐渐缩小(P0.05)。结论:中药止痛巴布贴对骨癌痛有比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影响脊髓背角神经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节节攀升,癌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癌症骨转移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中都较为常见,其中疼痛是癌症骨转移的常见症状,也是患者十分痛苦的症状,骨转移癌痛的治疗成为重要的临床和研究问题。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有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隔蟾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中医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VAS加权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镇痛疗效和吗啡缓释片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医外治癌痛常用中药的药性,探讨用药趋势.检索1980年1月~2011年12月年在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常用中药和药性的频次和频率.结果表明:中药外治癌痛的药物主要为活血化瘀和解毒止痛药,药性多温,味多辛,主要归肝经,大多无毒.癌痛外治应考虑行气活血化瘀、解毒止痛的治疗方法,注意辛味药辛香走窜的药理作用,要酌情选用归肝经的药物,并注意中药毒性,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乳腺癌胫骨癌痛模型,予以通络散结凝胶外用并探讨其镇痛疗效。方法:取雌性Wistar大鼠40只,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凝胶组、扶他林乳剂组、通络散结凝胶Ⅰ组、通络散结凝胶Ⅱ组、通络散结凝胶Ⅲ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自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药,1 d/1次,连用21天。同时动态观察大鼠体重以及机械痛觉缩足阈值、热痛觉缩足潜伏期和自发痛评分。结果:1造模后第5天,空白凝胶组大鼠体重下降,中药组治疗后体重逐渐增加,其中通络散结凝胶Ⅲ组体重增加最为明显(P<0.001)。2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从第17天开始,能够显著提高大鼠机械痛阈值,以通络散结凝胶Ⅲ组为最佳。3造模后第1820天,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能够提高大鼠热痛觉缩足阈值。4各组大鼠在造模5天后大鼠逐步有跛行现象,造模后第21天,与空白凝胶组比较,通络散结凝胶能够降低大鼠自发痛评分,其中通络散结凝胶Ⅲ组效果较好。结论:通络散结凝胶对骨癌痛具有一定镇痛效果,且药物浓度越高,止痛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入组患者按疼痛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疼痛组(42例)及中重度疼痛组(19例),再分别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度疼痛对照组/治疗组,中重度疼痛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予双柏散或安慰剂外敷治疗7天,通过对比组间治疗后的Numerical RatingScale(NRS)疼痛评分、Karnofsky(KPS)评分及其毒副反应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NRS评分下降的趋势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KPS评分、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不同处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可减轻患者疼痛,其副作用小,简单易行,是治疗肝癌癌痛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盆痛灵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影响,以探讨其抗EMs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SD大鼠EM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加味盆痛灵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加味盆痛灵组大鼠每天给予加味盆痛灵(7.77g/kg)直肠给药,连续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直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50%缩足阈值(PWT);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记录加味盆痛灵对EMs疼痛大鼠DRG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痛阈值降低,动作电位爆发阈值下降,动作电位半峰时程(APD50)延长,300pA去极化电流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盆痛灵组痛阈值上调,动作电位爆发阈值升高,APD50缩短,300pA去极化电流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少(P<0.01)。3组间静息电位水平和动作电位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盆痛灵抗EMs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DRG神经元的兴奋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神经源性痛时的痛行为反应和脊髓背角NOS活性变化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n=24,假手术)、模型组(n=24,手术)、电针组(n=24,手术+电针)。慢性神经源性痛模型参照Mosconi氏的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法制作。电针取“环跳”和“阳陵泉”穴区。痛阈测定采用热辐射测痛法,分别于术后第2、4、7、14、28 d进行实验观察,NOS活性观察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法。结果:慢性神经源性痛时,大鼠抬腿潜伏期(痛阈值)降低,经多次电针后,随着电针次数的增加抬腿潜伏期也逐渐升高(P<0.05)。脊髓背角的NOS活性,慢性痛大鼠明显降低,电针后又明显回升(P<0.05)。结论:慢性神经源性痛时,热痛敏的行为学表现与NOS活性的下调变化相一致,而电针对慢性神经源性痛的抑制及对脊髓背角NOS活性的表达升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