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型与B超声像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每名患者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型与其相应B超显示的不同部位病变、回声像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子宫肌瘤组织不同部位的比较:湿热瘀结证、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各证型在子宫组织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混合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与B超不同回声型之间的关系湿热瘀结证主要与B超等回声型相关,并且等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主要与B超低回声型相关,并且低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主要与B超强回声型相关,并且强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瘀结证主要与B超混合型相关,并且混合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B超声像图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有利于中医将客观微观的临床指标进行结合,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诊断子宫肌瘤时B超声像和中医证型间所存在相关性。[资料来源]选取南通市通州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112例。[选择文献量及依据]在南通市通州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112例;方案获得南通市通州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x±)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子宫肌瘤B超声像图回声强弱上分为肝郁脾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痰湿血瘀四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四种分型里多发与单发间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肌瘤在子宫壁上的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中医证型、回声强弱临床特征与辨证分型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来展望]子宫肌瘤的B超声像图分型与中医证型有对应关系,提供了客观化依据,并对辨证分型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B超征象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B超检出的72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超声检查的肝胆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2例胆囊息肉患者中,痰湿内蕴证和肝胆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则女性稍高于男性,四个证型男女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息肉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胆囊息肉发病率在脂肪肝患者中高于正常人群,痰湿内蕴证胆囊息肉与脂肪肝具有相关性(r=0.715,P0.05),肝胆湿热与胆壁增厚具有相关性(r=-0.354,P0.05)。结论:胆囊息肉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胆囊息肉中医证型与性别、脂肪肝、胆囊壁毛糙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影像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9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其中医辨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型(30例)、气滞血瘀型(31例)及寒凝血瘀型(32例)三种类型,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B超检查,分析其B超特点。结果:气虚血瘀型患者病变以子宫为主,为21例,占总数的70.0%,发病部位为卵巢者7例,占23.3%,发病部位为直肠子宫凹陷者2例,占6.7%;气滞血瘀型患者发病部位以直肠子宫凹陷为主(19例),占61.3%,发病部位为卵巢者9例,占29.0%,发病部位为子宫者3例,占9.7%;寒凝血瘀型患者发病部位以卵巢为主(23例),占71.9%,发病部位为卵巢者6例,占18.8%,发病部位为子宫者3例,占9.3%.气虚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子宫增大为主(22例),占73.3%;气滞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盆腔非规则积液为主(20例),占64.5%;寒凝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囊肿征为主(24例),占75.0%。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影像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对应的内在联系,这为中医证型的确定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5.
马凤侠  周欢 《新中医》2016,48(3):133-13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影像学特点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观察病变特点及局部声像图特征;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B超声像图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寒凝血瘀型病变部位以卵巢多见,占63.64%,高于气滞血瘀型及气虚血瘀型(P0.05);气滞血瘀型病变部位以子宫直肠凹陷处多见,占70.37%,高于寒凝血瘀型及气虚血瘀型(P0.05);气虚血瘀型则以子宫腺肌内膜异位常见,占77.78%,高于气滞血瘀型及寒凝血瘀型(P0.05)。滞血瘀型局部声像图以盆腔非规则积液多见,占70.37%,高于寒凝血瘀型、气虚血瘀型(P0.05);寒凝血瘀型以囊肿征多见,占60.61%,高于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P0.05);气虚血瘀型则以子宫增大多见,占66.67%,高于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P0.05)。结论:B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型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122例子宫肌瘤患者,然后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子宫肌瘤四种常见中医证候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证候间子宫肌瘤位置分布以及最大径、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为5~10 cm者比例均大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其余各证型之间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间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瘀结证回声不匀者占76.47%,气虚血瘀证低回声占70.59%,远高于两证其他回声所占比例。痰湿瘀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之间肌瘤单发或多发情况差异以及形态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候在肌瘤位置、大小和回声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从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生活方式、环境及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年龄等诸多因素中找出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中医证型分布进行研究,找出子宫肌瘤多发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内在联系,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300份问卷调查、性激素测定及B超检查,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子宫肌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找出子宫肌瘤多发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内在联系。结果 BMI体质量指数、子宫肌瘤家族遗传史、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工作繁忙度与压力、情绪变化、常吃保健品、海鲜、吸烟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规律作息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保护因子。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肾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型为主,BMI值、流产次数、情绪影响和病程长短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性显著。中医证型分布随病程长短有所差异,初期短病程多分布在气滞血瘀证型,长病程多集中在肾虚血瘀证型。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与BMI体质量指数、妊娠次数、子宫肌瘤家族遗传史、工作繁忙度与压力等因素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肾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证型为主,肾虚血瘀证型患者最多,痰湿瘀结证型患者最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肺心病心衰病人BNP浓度的变化,试图找出某种规律,为通过BNP浓度来划分中医证型找到依据。方法对256例肺心病心衰病人入院次日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其BNP浓度,并在同日由三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评估其中医证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划分其中医证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BNP浓度的变化。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软件分析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肺心病心衰不同证型间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但并非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浆BNP浓度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浓度不能作为肺心病心衰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妇科瘕病 ,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发病率较高 ,占全部妇女的 5 %~15 % ,约占妇女全身肿瘤的 2 0 %。对此病B超诊断准确率高 ,中医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笔者从 1997年 3月至今共用B超检查病人 30 8例 ,发现B超声像图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0 8例均为门诊病人 ,发病年龄为 2 5~ 5 5岁 ,平均年龄 34岁 ,其中经产妇 2 5 8例 ,未产妇 5 0例。使用SAL—B型及HDI - 35 0 0型超声显像仪检查 ,频率为 3 5MHz及 2 - 5MHz。要求患者喝水憋尿 ,使膀胱充盈 ,探查方法按常规操作 ,…  相似文献   

11.
黎创  谢羿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19-1621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对在广东省中医院进行肾穿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历共144例进行病理与中医辨证的相关分析。结果:脾肾阳虚组病理表现最严重;气阴两虚组硬化较脾肾阳虚组轻但总体病变重于脾肾气虚组;兼见湿热内蕴证肾病理变化常见炎症浸润及组织增生,其程度较水湿内阻证明显;瘀血内阻型的肾组织增生及病理活动性均较水湿浸渍证明显;兼证中湿热内蕴证患者肾病理出现浸润的情况最为常见,瘀血内阻证的病理活动性最强。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转化过程中,病理浸润与硬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不同的证型之间肾病理改变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98例 ,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 ,经超声监测其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患者排卵期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检测结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妊娠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调整月经周期 ,提高妊娠率 ,应用超声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检查有助于了解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临床的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有其独特的优势,但都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而中医辨证知易行难.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借助客观医学指标进行中医辨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近年来T2DM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  相似文献   

14.
贺文静 《光明中医》2016,(13):1849-1850
目的总结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病情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奠定基础。方法运用中医学临床的基本方法,收集四诊资料,归纳总结其证侯分型及APACHEII评分。结果脓毒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疾病初期以热毒内陷证、阳气暴脱以及痰热证为主;后期以气滞血瘀、腑气不通证为多见。从APACHEII评分来看,虚实夹杂患者评分较高,预后差。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发展规律为早期实证较多,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居多。虚实夹杂者病情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46名中国绝经后女性(年龄44~80岁,平均65.8岁),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XbaI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Ps),运用双能X线骨吸收法分别测其腰椎(L1~4)和股骨(粗隆间、股骨颈、Ward′s区)骨密度,根据中医虚证辩证分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和阴阳俱虚型,观察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及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RFLPs用Pp(PvuⅡ)和Xx(XbaI)来表示,限制性部分缺失者用大写字母表示,存在者用小写字母表示。结果:PPxx基因型(21例)骨密度Z-score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225例)腰椎(-0.71±0.46)g/cm^2,粗隆间(-0.31±0.58)g/cm^2,股骨颈(-0.84±0.66)g/cm^2,Ward′s区(-0.96±0.85)g/cm^2,该基因型女性中医辩证属阴阳俱虚型。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RFLPs与中医辩证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中医药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2篇文献入选,其中异质性:χ2=18.56,P=0.07。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OR值2.90,95%,可信区间2.18~3.86,菱形位于中线的右侧。经Z检验,Z=7.28,P<0.00001,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漏斗图"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1)中医药与西药疗效相当,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2)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文献,现阶段文献资料可能欠严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中医古籍中虽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但却有一系列与CAG有关的病证记载。中医在CAG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疗效。对CAG从古至今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古今的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规律。方法:使用《慢性疲劳调查问卷》对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3类证候群。第一类:疲倦乏力,腰背酸痛,手脚发冷,食欲不振,性欲减退,耳鸣,白带过多,小便不尽,夜尿频数,舌淡胖、苔白,脉沉细。第二类:疲倦乏力,头重,头痛,眼花,心慌,胸闷气短,腹胀,记忆力差,注意力差,少气懒言,反应迟钝,乳房胀痛,大便稀溏,舌淡红,脉细。第三类:疲倦乏力,容易感冒,恶风怕冷,动则汗出,舌淡,脉细。第一类证候群辨证为脾肾阳虚(虚寒)证,第二类证候群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第三类证候群辨证为肺卫气虚(不固)证。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其中涉及的有心、肾、脾、肺4脏之虚。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使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使当代科学家在解决与医学密切相关的一些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时,面临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严峻挑战。中医学能否以此为契机,迅速吸收当代科学成就,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而再次跃进,这正是当前中医界人士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临床疗效与证型相关性的试验研究,探索临床疗效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MEDLINE数据库,纳入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型患者施以相同疗法的中英文文献。结果:纳入40篇文献,结果显示应用中医和/或西医多种干预方式,治疗呼吸、心血管、脑血管等系统疾病不同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干预措施一致的情况下,同一疾病不同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提示临床疗效与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