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较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症状明显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根治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且已逐步替代传统药物及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新手段。中医药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针对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2016,(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情况。方法:将74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围手术期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37.83%,对照组83.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死亡率实验组8.1%,对照组1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优于西医单纯治疗,且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死亡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式、围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观察分析近12年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完整切除肿瘤36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0例,仅作活检者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25.0%)。术后MG症状缓解24例(50.0%)。结论: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MG的主要方法,手术效果及预后与手术切除范围、病理分期等因素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通过对38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探讨各年龄段的器质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结果:在384例器质性心脏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79.6%,而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占64.7%,其中恶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15例,占5.7%,室扑、室颤8例,占3.0%,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占21.8%.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各种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提示患者的猝死率和总死亡率增加.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评估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外科手术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中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7例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并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结果27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在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网篮取石的围术期情况.结论:术中熟练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风湿性多瓣膜病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风湿性多瓣膜病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术后分别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术后气管插管、纵隔引流管留置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纵隔引流置管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均0.05)。2组心包填塞率、恶性心律失常率、肾衰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脑梗死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康复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风湿性多瓣膜病变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措施,可保持患者情绪、心理状态最佳,明显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应用DEX将全身麻醉下行胃肠科手术患者分为DEX组和非DEX组,比较2组术中、麻醉恢复室和术后12 h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并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825例患者资料,其中121例被剔除,704例被纳入统计分析。DEX组术中和麻醉恢复室期间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DEX组(P均<0.05);DEX组术中、麻醉恢复室和术后12 h内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EX组(P均<0.05);DEX组记录到的最低心率均显著低于非DEX组(P均<0.05),而且麻醉恢复室期间DEX组最低血压也显著低于非DEX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术中包括麻醉方式、是否使用DEX、基础心率、基础收缩压和手术时间,麻醉恢复室包括是否使用DEX、基础心率、基础收缩压,术后包括术前高血压病史、是否使用依托咪酯。结论术中应用DEX是全身麻醉下胃肠手术患者术中和麻醉恢复室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增加术后12 h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产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干预建议。方法:组成产科围术期危险因素调查小组,对2014年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统计产科围术期医院感染发生率,寻找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干预对策,自2015年1月起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住院时间、合并慢性病、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腹腔引流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014年产科围术期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1.01%,2015年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0.27%(P0.05)。结论:前瞻性调查产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能够为之后的预防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有效降低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颅咽管瘤显微手术(craniopharyngioma microsurgery,CM)的疗效,并分析其术后激素分泌的变化情况。方法:对90例CM术后患者进行跟踪回访,以统计术后总死亡率、围手术期(PP期)死亡率及5年死亡率情况,在回访过程中对患者行Karnofsky评分,以评价其恢复状况和疗效,并通过分析4种常见激素手术前后水平变化情况以探讨CM对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90例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0.0%,总死亡率为8.9%,Karnofsky评分优秀率为84.4%;而CM手术前后患者T3、T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皮质醇激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CM手术疗效显著,并能使患者在术后相当长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恢复良好;CM对TH的影响不大,但会使TSH、皮质醇激素水平异常,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综述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与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针刺辅助麻醉已拓展至围手术期的多个方面,包括术前镇静,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术中术后镇痛,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对脑、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对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及膀胱功能也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减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药用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手术,试验组全麻的同时予以电针内关、合谷穴。记录全麻药物追加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试验组术中丙泊酚、芬太尼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采用电针刺激,可减少全麻药追加量,并不影响手术安全和降低麻醉效能。  相似文献   

13.
滇黄芩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滇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和豚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动物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后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药组(奎尼丁20 mg·kg~(-1),维拉帕米1 mg·kg~(-1)),滇黄芩总黄酮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1))组,用哇巴因、氯化钡或氯化钙诱发豚鼠和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所需的累积剂量和氯化钡及氯化钙所致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结果:滇黄芩总黄酮可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致室性早搏(VP)和心室纤颤(VF)的阈剂量,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时间,延缓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室纤颤的出现时间.结论:滇黄芩总黄酮具有对抗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浓度配置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药物浓度配置的不同而将患者随机分为成A、B、C、D四组,每组患者32例。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6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5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D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3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并分别对四组手术患者的静脉全身麻醉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A、C、D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D组的用药量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警觉/镇静评分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四种因素的综合评定,C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最短,拔管时间最早,用药量最少,警觉/镇静评分值最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以浓度配置为400mg:1mg用于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16 flavon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4 experimental models: 1, hyperkinet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duced by reperfusion in rat isolated heart; 2, arrhythmias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ligation-reperfusion in anaesthetized guinea-pig; 3, pytressine arrhythmias by coronary spasm in anaesthetized guinea-pig; and 4, anti-ischaemic activity using an ex vivo perfusion heart technique after coronary occlusion in guinea-pig. The structure effect relationships of flavone, 3-hydroxyflavone, 6-hydroxyflavone, 7-hydroxyflavone, 6,7-dihydroxyflavone, 7,8-dihydroxyflavone, apigenin, apiin, diosmin, 5-hydroxyflavone, luteolin, luteolin glycoside, orientin, pratol, rhoifolin, vitexin, tested as antiarrhythmic and anti-ischaemic agents were compared to lidocaine and verapamil at equimolar doses. The 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these compounds exerted a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coronary-spasm and coronary-ligation induced ischaemic crisis, and against the ischaemic and the post-ischaemic arrhythmias. The potencies were found to be structurally dependent for the flavones tested.  相似文献   

16.
谢爽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5):579-583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随机分成穴位电刺激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46例。全身麻醉组行全身麻醉,穴位电刺激组在全身麻醉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术中丙泊酚使用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内皮素(ET)、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结果穴位电刺激组应答时间较全身麻醉组短,术中丙泊酚使用量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诱导后)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高,T2(插管时)、T3(切皮后5 min)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低,T2、T3、T4(手术结束时)穴位电刺激组HR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穴位电刺激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全身麻醉组小;T2、T3穴位电刺激组血浆Cor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高,T2、T3、T4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麻醉后12 h、24 h穴位电刺激组MMSE评分较全身麻醉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可减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分析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剖宫产产妇且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组(观察组)及利多卡因麻醉组(对照组)各40例,同时对两组产妇给予相应麻醉方法且对其麻醉效果等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到达最高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在硬膜外穿刺、切皮方面无差异(P>0.05),在腹膜牵拉、胎儿娩出、关腹方面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替卡因(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拔牙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碧兰麻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行局部浸润及阻滞麻醉。结果碧兰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结论碧兰麻用于拔牙术中的浸润麻醉,起效快,效能高,是理想的局部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9.
复律定对氯化钡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氯仿和氯化钙引起的心室纤颤致死有保护作用;亦能推迟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降低死亡率;不能对抗哇巴因对心脏的毒性;对正常动物心率和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有明显的抗缺氧能力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分析复律定可能主要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水合氯醛纳肛镇静法在新生儿MRI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新生儿头颅MRI检查资料以及镇静监测记录资料。所有患儿检查前均采用水合氯醛纳肛法镇静,并记录监测患儿各项主要生命体征。结果:96名患儿接受水合氯醛纳肛镇静进行MRI检查,这些水合氯醛镇静的整体成功率为81%,没有患儿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水合氯醛纳肛镇静法是新生儿MRI检查安全可行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