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瘦素抵抗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正常组,挑选经高脂饲料喂养12周体质量超过正常大鼠20%者,随机分模型组和埋线组。埋线治疗后,使用ELISA和RT-PCR等方法观察穴位埋线对各组肥胖大鼠下丘脑胰岛素、瘦素含量、瘦素受体基因(OB-Rbm RNA)表达,观察下丘脑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表达;观察外周血清SOCS-3的含量表达。结果:埋线后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较模型组肥胖大鼠明显降低(P0.05),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和脑、血瘦素和胰岛素之比较模型组肥胖大鼠均明显升高(P0.05);埋线后大鼠下丘脑OB-Rbm 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肥胖大鼠比较显著增加(P0.05),而SOCS-3m RNA表达水平及血清SOCS-3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穴位埋线改善胰岛素、瘦素血脑转运屏障及胰岛素、瘦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进而纠正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达到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埋线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各30例,治疗组取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为主,1次/10d,3次一疗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都有明显的减肥作用,两组对肥胖指标体重、腰围、BMI及食欲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发现,两组肥胖患者自身比较空腹血糖、胰岛素及IR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100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素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97-97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穴位埋线配合合理饮食,治疗单纯性肥胖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的疾病。其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报道很多,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因其方便且疗效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现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贾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4):163-165
肥胖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人体进食热量的多少有关,多余的脂肪贮存在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而无明显病因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病除肥胖程度不同外还伴有呼吸急促、疲劳、头晕、便秘等症,影响正常生活,还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同时形体脂肪的堆积还影响美观。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肥胖症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女组30例,男组30例,均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所用穴位相同,15天治疗1次,4次为1疗程,两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体脂肪率、血脂四项进行评估。结果:女性组总有效率(89.28%)与男性组总有效率(92.59%)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体脂肪率、TG、TC、LDL均明显下降(P<0.05),HDL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值、BMI差值、腰围差值、臀围差值、体脂肪率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有效,目前尚不能证明两者间存在差异,埋线可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各项指标,其中对男性体重、体重指数的改善较好,对女性腰围、臀围、体脂肪率的改善较好,血脂的改善目前尚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便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72例,埋线组给予天枢、大肠俞、肾俞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2周埋线1次,共治疗8周;针刺组给予常规穴位针刺,每天1次,连续5天,休息2天,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94.44%,针刺组总有效率80.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埋线组各项评分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且较传统针刺方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治疗组同时给予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口服;穴位埋线,10天埋线1次。2组均以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36.7%,对照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饱胀、胃脘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脐周八穴为主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穴位埋线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G、FINS、HOMA-IR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FINS、HOMA-IR及两组患者FBG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且对TG、FINS有一定的控制,可改善单纯性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埋线组选取大椎、关元、气海、中脘、肾俞、曲池、足三里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选取相同的穴位,注射器针头垂直进针后但不埋入羊肠线,其余操作同埋线组。两组均为7天1次,连续埋4次为1个周期,共埋2个周期。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和各项症状评分。结果:埋线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潮热汗出、失眠、焦躁、忧郁、疲倦等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其他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的降低围绝经期月经失调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郁、疲倦乏力等症状,而对感觉异常、头晕、肌肉骨关节疼痛、头痛、心悸、皮肤移走感等症状无明显影响。说明穴位埋线对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