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87-1188
气街四海理论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了经脉间的横向联系及气血、津液、脑髓的汇通,阐明了头面、胸、腹、背部和四肢腧穴在主治作用方面的相互影响,对针灸理论研究和临床取穴配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风府穴位于脑部,临床中治疗脑病应用广泛,理论基础与气街四海理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史巧  王宏伟 《四川中医》2021,39(2):42-45
通过对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理论研究及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有关资料的总结,进一步探究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妇科疾病上的应用.标本根结阐述了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四肢与头身的密切关系,为远近配穴和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气街四海说明了人体头、胸、腹、胫部的分段关系密切,强调了俞募配穴的重要性,联络了...  相似文献   

3.
以经典为依据,以手法操作为载体,重点论述了津沽脏腑推拿以气街四海为指导,治疗脏腑及其相连属器官组织疾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相火学说为基底,通过归纳演绎,提出从“情志—三焦—相火”轴论治情志病。首先,相火是生命之火,藏于右肾,有节制的通过三焦布散于五脏,温煦五脏。五脏所藏神魂魄意志受相火温养进行正常的情志活动。其次,情志病的发生在于“情志—三焦—相火”轴发生异常。异常的情志活动、三焦通道的不畅及相火本身的异常改变均可相互影响而发生情志病,但病机关键在于相火的异常。故根据相火状态,情志病大体分为阳证和阴证两类。亢进、躁动多为阳证,见于五志过极化火引相火妄动,或者真阴不足相火上炎扰心,或者气机不畅,相火郁滞三焦。淡漠、懒动多为阴证,见于先天相火不足,或悲思过度相火不升。最后,本文提出阳证者“以三焦为通道散相火”、阴证者“以三焦为通道调畅气机、温煦相火”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介绍高树中教授基于气街四海理论探析从阳引阴刺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该法是高树中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黄帝内经》中“从阳引阴”“气街”“四海”理论的融合及扩展。即在属阳的背腰部通过针刺等治疗方法,结合“气街”“四海”理论治疗以阴阳失调为基本病机的发于胸腹等属阴部位疾病的方法。以临床常见的适用病证如心系、脾胃系及妇科疾病为例,旨在诠释此从阳引阴刺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从正情志病论治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金代著名医学家,著《儒门事亲》。因以灵活运用汗、吐、下三法,并扩大三法运用的范围而治愈多种疾病,疗效神验而著称,后世称为“攻邪派”。张氏不仅对邪气理论独有发挥,且对情志病亦有较深入的研究,不论是对其病理的认识,还是奇特疗法的应用,对当今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1 论述病理重在心火张从正以《素问·举痛论篇》九气为病为依据,在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火热理论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五…  相似文献   

7.
8.
微(公元1080年-公元1154年),字知可,号近泉,北宋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为<普济本事方>.许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情志因素颇为重视,创建了治疗情志病的一系列大法,为后世论治情志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介绍如下.1 语言劝说开导法该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采用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疗法.<黄帝内经>就有运用此法治疗疾病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论“气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街是经脉之外气血运行的另一旁道。气街理论是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内经研究大成》曾进行过较深入的讨论。为了使这一理论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此处从基本概念、分布、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四气街的内涵和学术意义,对气街的字义、与四海等内容的关联、相关运用及腧穴的经脉关系演变等进行了文献与理论分析。认为四气街旨在说明头、胸、腹范围的腧穴近部作用原理;指出其在经络腧穴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过渡阶段,但对说明背俞与脏腑的联系等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同属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病机和治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可通过调节气血以恢复肺气宣肃,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针对肺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病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机是痰伏于肺,外邪引动,痰气互结,肺失宣降,并可兼有瘀血阻络之象;慢阻肺的病机以久病肺虚为本,加之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使得肺失宣降,本虚标实的病机随病程持续进展;进而从气血同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2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得出“气血同治,畅通气道”的治疗理念。结合成药的应用,分析以此病机为指导的丹龙口服液组方特点和功效主治,为丹龙口服液异病同治2种气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吕仕超  张军平 《中医药学刊》2010,(12):2501-2503
何谓大气?历代医家观点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分析了大气概念的提出,学说的形成及内涵,如何有效指导临床治疗,为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其功能障碍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从调畅气机入手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和辨证施治,具有广阔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莹  马银虎 《河南中医》2016,(10):1813-1815
凡眼病见少气懒言、身倦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无华、劳累后加重或心悸、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气血不足的表现,均可以益气养血法治疗,所谓有是证,用是药。益气养血法用药大多以补益药为主,略显滋腻,可适当加入枳壳、陈皮、佛手等行气健脾之品。还应注意余邪未尽时不宜应用,若虚实夹杂者,宜攻补兼施以免留邪。  相似文献   

15.
胸腹气街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求俞、募穴与其相应脏腑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方法 :选取大鼠的 1 0对俞募穴及 4个非穴点为实验用穴 ,应用荧光双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 :各俞募穴组及与脏腑位于同一神经节段的非穴点组分别在脊神经节内出现双标细胞。结论 :①脊神经节中存在可双重支配脏腑和体表的神经元 ,不仅使牵涉痛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解释 ,而且揭示了针刺穴位的感觉冲动是通过分支的传入轴突影响到内脏的功能和感觉或对某些脏器的活动产生影响。②为临床应用俞募穴治疗脏腑病提供了形态学理论根据。③进而揭示中医经络学中气街的现代生物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Notch信号通路各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模型+逍遥散组、模型+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天。通过尼氏染色、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Notch信号通路中NICD、Hes1、Hes5及Ja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有逆转作用(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5、Jag1蛋白表达量(P < 0.05或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基因mRNA表达量均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1、Hes5 mRNA表达(P < 0.05,P < 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尼氏小体减少,Notch信号通路各分子蛋白及基因表达均降低,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故河南中医学院著名耳鼻喉专家蔡福养教授临床经验,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或虚损而衰、元阳不足、窍失温养、寒从内生,则诸窍司属失灵而为耳鼻喉常见疾病。据此提出耳鼻喉疾病"非独火热论",并通过温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脓耳、温补肺脾肾治疗鼻鼽、温中健脾治疗慢性口疮、温补脾肾治疗慢性耳鸣等4则验案,总结出"阴盛阳病""阳虚致寒"需用温法的经验之谈,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及寄生虫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作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皮肤过敏、耳鼻喉过敏、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血管变态过敏、其他系统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合而发病,即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下,最终出现脾胃虚弱,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从而产生水湿、痰饮、湿毒、浊毒、瘀血、血热,导致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现代过敏性疾病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提出“滞伤脾胃,百病乃生”是过敏性疾病基本病机,从“脾胃虚滞”论治过敏性疾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滞伤脾胃,百病乃生”理论及从“脾胃虚滞”论治现代过敏性疾病,对过敏性疾病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晏菁遥  关彤 《河南中医》2013,33(7):1012-1013
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妇人生理病理特点是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治疗情志病时应重视与经带胎产的关系,以调养心脾为法,用药时注意攻补兼施,用药温和,根据妇人的生理周期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申梦岚  李仝 《世界中医药》2022,17(2):246-250
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其常会导致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其中尤以放射性肠炎最易发生.李仝教授认为,放射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以气虚为本,气壅为标,病变脏腑在脾、大肠,累及肝、肾,病理因素为湿、热、瘀、毒、虚互结,临床治疗以运脾化湿为主,并遵"调气"原则,采用"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