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瘦素、IL-1、TNF-α与女性慢性荨麻疹的关系;观察荨麻疹汤对慢性荨麻疹女性患者血瘦素、IL-1、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比较慢性荨麻疹女性患者与健康女性血瘦素、IL-1、TNF-α水平。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瘦素、IL-1,TNF-α含量,并作比较。结果:慢性荨麻疹女性患者IL-1、TNF-α水平较高,而瘦素水平较低。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1,TNF-α水平;提高血瘦素含量,而咪唑斯汀作用不显著。结论: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瘦素水平,降低IL-1、TNF-α含量来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治疗,疗程1个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分析仪检测IgE浓度,放免法检测血清IFN-γ、IL-13、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VS 6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浓度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13、IL-17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可提高盐酸西替例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IgE浓度,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3、IL-17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IL-6、IL-8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口服玉桂宁荨汤和对照组36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及血清IL-6、IL-8、IFN-γ水平。结果:经4周治疗后,玉桂宁荨汤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玉桂宁荨汤组经治疗后第4周血清IL-6、IL-8及IFN-γ水平与咪唑斯汀缓释片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临床效果明显,并能降低血清IL-6、IL-8水平和提高血清IFN-γ水平,减小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IL-2、IFN-γ和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2、IFN-γ升高更明显,IL-4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平敏煎对慢性荨麻疹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研究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敏煎低、中、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造模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平敏煎组分别按10、5、2.5g/kg对应高、中、低剂量灌胃给予平敏煎提取浓缩液,氯雷他定组给予10mg/kg氯雷他定生理盐水溶液。首次致敏13d后,颈静脉取血,收集血液,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中IgE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P、IFN-γ、IL-4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HT含量。结果:平敏煎可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P<0.01),延长发敏时间,降低死亡率,可增加大鼠血清IFN-γ、5-HT含量,降低SP、IgE、IL-4含量(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平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 可能是与提高IFN-γ、5-HT含量以及降低SP、IgE、IL-4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祛疹饮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慢性荨麻疹患者35例,用祛参饮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静脉采血,测定IL-4、IFN-γ。对照组为正常人,测定其IL-4、IFN-γ。结果:祛疹饮可以明显升高慢性荨麻疹患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结论:祛疹饮调节荨麻疹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IgE、IL-4与IFN-γ的影响.方法 收集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西替利嗪治疗;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IgE、IL-4与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Ig E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2组均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清瘦素、IL-4,IFN-γ及Ig E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血清瘦素、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Ig E、IL-4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4周后血清瘦素、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 E、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后、4周后UAS评分、DL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UAS评分及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提高血清瘦素、IFN-γ水平,降低Ig E、IL-4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瘦素、IL-10、TNF-α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观察狼疮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血瘦素、IL-10、TNF-α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与健康女性血瘦素、IL-10、TNF-α水平。测定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狼疮汤治疗前后患者血瘦素、IL-10,TNF-α含量,并作比较。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具有高IL-10、TNF-α、瘦素水平的特征。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狼疮汤均能降低患者血IL-10,TNF-α水平,但联合用药更显著。联合用药可降低血瘦素含量,而单纯激素治疗作用不显著。结论:狼疮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瘦素水平,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EO)玉桂宁荨汤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两组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玉桂宁荨汤可降低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风六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治风六穴"阴中隐阳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10 mg,每日1次。治疗6周后观察症状总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风六穴"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穴位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穴位自血疗法与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L-4水平降低(P0.05),IL-2和IFN-γ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75%(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2%、23.33%(P0.01)。结论:穴位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2、IFN-γ和IL-4水平调节,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荨麻疹、调整免疫紊乱的机制之一。其近期疗效与地氯雷他定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地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方联合依匹斯汀、脾氨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依匹斯汀、脾氨肽治疗,研究组60例给予引气归元方联合依匹斯汀、脾氨肽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统计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记录2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NF-γ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DLQ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P0.05);2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降低、INF-γ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IL-4、INF-γ水平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气归元方联合依匹斯汀、脾氨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血清IL-4、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计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中药健脾益气方、诺思达口服,连续用药4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检测IgE、IL-18、IFN-γ水平以观察其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IgE、IL-18、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E水平均较前显著降低,IL-18、IFN-γ水平均较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8、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CU疗效满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健脾益气方调节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4):509-510
目的:通过抗敏丸对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研究其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卵白蛋白造成I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颈动脉取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结果 :抗敏丸可显著减少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P0.05),显著升高血清IFN-γ含量(P0.05),降低血清IL-4、IgE含量(P0.05)。结论:抗敏丸具有抗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0例口服玉桂宁荨汤,对照组30例口服皿治林(咪唑斯汀缓释片)。观察疗效与复发率及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E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玉桂宁荨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刺络拔罐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FN-γ的含量,对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荨麻疹活动性进行评分,并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含量减少,IFN-γ含量升高,其中实验组IL-4含量低于对照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均降低,其中实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随着时间延长均显著降低,其中实验组在各时间段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 26%,低于实验组的93. 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复发率为26. 09%,高于实验组的8. 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可能与调节IL-4、IFN-γ含量有关,并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配合腹针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配合腹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IgE、IL-4、IFN-γ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 0.05);观察组治疗后IgE及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配合腹针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应经》三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针刺《神应经》三穴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治疗6周后观察症状总积分及血清IL-4、IgE、IFN-γ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神应经》三穴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桂枝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桂枝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