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洪生在继承老一辈肿瘤学专家"扶正固本"论治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将"固本清源"思想引入到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并提出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这一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肿瘤理论内涵,并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维持治疗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肿瘤已形成了"扶正培本"治疗学术体系,近年在这一学术体系基础上,大量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示,中医药在肿瘤的控制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系统回顾中医药"扶正培本"肿瘤治疗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以及发展、成熟过程,立足于该理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阐发其科学内涵及理论外延,据此提出"固本清源"理论,并从临床及基础研究两方面对其应用进行阐述,证实"固本清源"理论既有助于发挥现代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与优势,又符合现代医学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吴涛  马金丽 《北京中医药》2017,36(3):251-253,280
陆明教授认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应以扶正祛邪为总的治疗原则。根据病程、正邪盛衰、肿瘤部位等,确定不同治法。早期宜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虚实夹杂,宜扶正和祛邪相结合,攻补兼施;晚期正气虚衰,宜内服扶正、外敷祛邪,强调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其治疗乳腺癌在以扶正祛邪为主要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分层治疗模式",即"术后早期中医药重建修复;术后长期中医药调理清除残余病灶;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与中医药结合;晚期乳腺癌内补外攻,延长生存期"。重视顾护胃气,辨病辨证中西和参,擅用外治法,从遣方用药、乳腺癌各期中医治疗的角度等方面介绍陆明教授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建生教授基于多年来治疗肿瘤的心得,认为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NICE失衡、调节障碍有关;病机不外乎"虚"、"瘀"、"热"、"毒".治法宜补肾益气、健脾解郁、软坚散结、解毒抗癌;并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扶正固本为基本原则,使机体潜在的调控作用获得再现.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232-2235
从分期论治、脏腑论治、辨证祛邪、证质结合等方面综述中医药内治法对小儿哮喘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扶正固本、改善体质是哮喘防治的关键,并提出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吴顺杰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65-2167
运用中医"毒邪"学说,探讨和制订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提出扶正固本是防止aGVHD发作的重要措施,而解毒法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原则,进一步探讨了解毒法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策略思想,为中医药干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治疗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扶正固本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对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基本治疗原则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中医扶正固本对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增强体质、调整机体不足以及改善机体的阴虚状态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生教授基于多年来治疗肿瘤的心得,认为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NICE失衡、调节障碍有关;病机不外乎“虚”、“瘀”、“热”、“毒”。治法宜补肾益气、健脾解郁、软坚散结、解毒抗癌;并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扶正固本为基本原则,使机体潜在的调控作用获得再现。  相似文献   

9.
梁婷  安明超 《新中医》2019,51(1):51-55
随着中药干预肿瘤患者放化疗中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其作用机制、治则治法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多着眼于肿瘤微环境的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效控制以及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等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则治法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等。对中药单体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众多,关于中药抗癌成分的研究,常见的有中药多糖、人参皂苷Rg3、苦参碱等,而以扶正培本为主导的中药复方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治疗逐渐倾向于结合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肿瘤免疫制剂、中医药等的综合治疗。中医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肿瘤治疗之中,并不断证明其有效性。中医治疗肿瘤应秉承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的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权衡虚实,扶正祛邪,要注重预防,早诊早治。在中医介入肿瘤治疗的时机方面,要抓住肿瘤围手术期手术后无瘤生存期促进恢复、降低转移风险,在放化疗时期予以增效减毒,晚期予以扶正固本。中医治疗肿瘤要与西医治疗取长补短,相互协同,才能切实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刘包欣子  金志超  邵杰  李豫  滕钰浩  王瑞平 《陕西中医》2021,(11):1601-1606,1634
王瑞平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复杂,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 正虚导滞气滞血瘀痰凝,进而酿生热毒,热毒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必要条件。治疗上依据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基础之上,利用中药的功效,突出抗肿瘤的效果。王瑞平教授通过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理解、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的认识,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归纳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组建了配伍合理的8组解毒散结的对药:金荞麦与鱼腥草、黄连与连翘、蒲公英与仙鹤草、半枝莲与半边莲、垂盆草与虎杖、山慈菇与蜂房、七叶一枝花与败酱草、全蝎与蜈蚣。对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防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斌  陈骏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33-1335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观察治疗前、第7、14、21天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浅快呼吸指数、脱机成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近10年文献中内服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内服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491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91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965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8个,总使用频次为2973次。结论:近10年来治疗膝骨关节炎主要是应用补法(补益肝肾、补益脾肾、强筋壮骨),泻法(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活血行气、散寒除湿、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益气活血、扶正驱邪)。现代膝骨关节炎的潜在中医分型是:虚证(肝肾亏虚型、肾虚髓亏型、脾肾亏虚型),实证(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湿热壅盛型、筋脉淤滞型、风湿痹阻型),虚实夹杂证(阳虚寒凝型、气虚湿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观察治疗前、第7、14、21天的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肠鸣音、排便次数、脱机成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和腹内压,增加患者的肠鸣音和排便次数,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新砭石疗法作用特点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对新砭石疗法进行系统的中医理论总结分析。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证型的多种疾病运用新砭石疗法进行治疗。用中医理论的辨证分型和治则治法规律分析新砭石疗法的作用特点。结果:新砭石疗法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新砭石疗法具有以下作用特点:(1)温助阳气,养筋荣脉。(2)宣导气血,疏通经络。(3)逐寒祛湿,消痹止痛。(4)祛瘀止痛,清热消肿。(5)潜阳安神,止悸定惊,这5点使得该疗法具有良好的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气中药治疗心衰新机制的研究——调节心肌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心肌能量代谢紊乱为切人点探讨中药特别是补气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总结既往学术文献及研究结果,分析心衰与心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及补气中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能量缺乏及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衰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心衰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抑制脂肪酸代谢产能、增加葡萄糖代谢产能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中医学“气”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医学中“能量”密切相关.党参黄芪等补气中药及其相关复方及/或有效成分在改善心衰、调节脂质和糖代谢供能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中药大都含有多糖,其代谢成单糖后可能成为心肌能量代谢的底物,从而发挥对心衰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心肌能量代谢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特别是补气中药治疗心衰的研究,将有可能找到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改善心衰预后的新的药物作用途径,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完善补气中药对心衰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同时也为中药治疗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志敏教授总结胃癌求治中医有三种①术后接受系统化疗中,畏惧静脉化疗毒副作用。②术后已完成足疗程化疗欲服中药巩固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③失去手术机会(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体质虚弱不能进行静脉化疗针对不同时期病机特点进行综合辨证,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以达到疗效最大化。化疗期间.扶正为主,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此期避免使用抗肿瘤中药,以免助邪伤正,犯虚虚实实之戒;化疗后.攻补兼施,巩固治疗,防治肿瘤进展应该抓住正虚与邪实两方面,注重扶正药物,重在脾胃,避免水蛭、虻虫、斑蝥、地龙等虫类药,此类药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动血,耗伤气阴,不应一味追求对原发肿块治疗忽视机体整体调理,以缓图之,用药宜平和,用药太过反伤脾胃,药味宜少,剂量不宜过重,以胃腑得以容纳而不失其效为原则;晚期,难以耐受静脉化疗.中药加口服化疗药。气机不畅是胃癌形成重要因素,治疗应始终注重气机调理,每于健脾益气时定配少量理气药以疏导气机,所谓补中寓通,动静结合,避免“呆补”。诊疗过程中注意患者主观感觉,强调形神合一及身心、内外合谐,不能单纯以局部瘤体的变化程度作为疗效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诊疗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西医对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病理认识的特点,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辨寒热、辨脏腑的辨证纲领,扶正祛邪、通窍畅窦的基本治法,以及如何处理兼证、变症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扶正祛邪是中医大法、也是常法,由于疾病性质、地域、患者体质、医家用药习惯不同等因素,对扶正祛邪治法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从时病扶正重在阳明、时病祛邪发表攻里两个方面,对俞氏治时病扶正祛邪思想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0.
益气化痰,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痰组、益气健脾组、化痰组,分别在夏秋季治疗,冬春季观察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益气为组为73.9%,益气健脾组为52.2%,化痰组为22.7%。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简称淋转率)、N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益气化痰组有较显著变化,益气健脾组NK细胞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化痰组3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 医辨证分型观察,脾气虚、肺气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