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江医派是近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是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诸多因素作用逐渐形成的、有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的学术流派。特别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龙江医派体现了中医学术流派必须具备的地域性、学术性、继承性、辐射性、群体性等特点。孟庆云将自清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月22日讯:在黑龙江省政府刚刚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作为全省传统医药领域唯一的代表项目——"龙江医派"凭借其鲜明的地方诊疗特色及深厚的黑土文化底蕴,成功地跻身于这份遗产名录。业内专家评价,龙江医派的入选,对于弘扬中医药国粹,传承和发展龙江中医学术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5月21日讯: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继承和发扬龙江医派特色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让民众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通知要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依托,开展中医名院建设,在已经建立的龙江医派医疗特色门诊、重点专科基础上,要增进合作交流,在对口帮扶的同时,进行专家交叉帮扶,在多发病、慢性病、  相似文献   

4.
<正>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上一种鲜明的文化与学术现象,流派医家以地域文化、地理优势为依托,通过师承、著作、秘方等形式授受,使得学术思想、诊治经验传播应用。自"浙派中医"2017年7月命名以来,浙派中医妇科流派的相关研究开展至今。笔者介绍浙派中医妇科流派安胎经验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龙江医家行医风格有鲜明的寒地和黑土文化特色.文章承接《龙江医家学术特色浅述》一文,从5个方面进一步阐述龙江医家学术特色,包括推拿临床特色辨证法——形气辨证和“五部”辨证、方剂药力判定公式、善用地产药材、少数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吸纳、日本汉方医学研究等.可见,龙江医派根植于黑龙江独特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民俗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20-722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近10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现代文献,分析其命名、分类、形成原因,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主要围绕创新的学术思想、代表性医家及著作等展开的流派总结和争鸣,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比较和分析研究相对较少。除了目前较为公认的任应秋版《中医各家学说》中总结的七大学派外,扶阳学派、中西医汇通学派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地域性医派的研究方面,孟河医派、新安医派、岭南医派、上海医派(海派中医)、盱江医派、龙江医派、吴门医派近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专科流派研究不够集中,但涉及内、外、妇、儿、针灸、推拿、骨科、养生等多个学科,很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规律、分类原则及形成原因等,可分别用"一流统各派""核心三要素"及"三因共制宜"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中医药文化对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具有带动作用,称为"以文引医"发展模式,其在中医学术传承创新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就中医学术传承创新需首先做好"以文引医"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中医药文化对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具有带动作用,称为"以文引医"发展模式,其在中医学术传承创新方面效果明显。文章就中医学术传承创新需首先做好"以文引医"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历代名医辈出,名家荟萃,孕育出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龙砂医派、澄江针灸学派等众多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中医学术流派鼎盛于明清,名震海内外,并不断开枝散叶,培育出海派中医、金陵医派等近现代著名学术流派,学术传人中名医荟萃。江苏地区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其丰厚的学术资源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推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的成立,必将有力推动江苏地区中医流派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就其建设方案略提几点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 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 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医药热,来我国中医药院校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日趋增加。江西中医学院自2003年以来大规模招收留学生。学生入学后,在传授留学生中医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中文、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教育,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对推广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韩百灵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学家、妇科专家,龙江中医妇科奠基人,全国重点学科创始人,建国初期即为黑龙江四大名医之一。在全国中医妇科学界颇具影响,同行专家赞之为“妇科泰斗”、“杏林一柱”。他创立了“肝肾学说”,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江韩氏妇科”。韩老的学术思想及经验补充和发展了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和临床。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跨文化传播在蓬勃兴起的同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制约中医跨文化传播的因素包括源文化中医、传播媒介以及目标文化——西方文化。其中,源文化中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传播媒介的拓展提升了传播的效率;目标文化对源文化的态度制约着传播的效果。推动中医的跨文化传播,就是要在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历史经验、构筑现实视角,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借力传播"与开拓新平台进行"自力传播"。  相似文献   

14.
梁建庆  何建成 《中医药学刊》2014,(10):2354-2356
中医问诊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历代医家及学术流派问诊文献的系统整理,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从而使中医问诊这一璀璨的医学明珠发出应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构建的结果,是一定文化、社会背景下的阶段性认知。因而,中医也是一种被构建的"话语"。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重新阐释中医,思辨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西化、中西医之异同与结合、中医的未来发展等中医界里经典命题。笔者认为中医应适当地后现代化,摆脱唯科学主义和动物实验方法的桎梏,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西化背后的文化霸权的影响,消除简单的二元对立,回归中医的普世价值,积极而审慎地把中医发展成后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介绍我国应用动态浊度法(KTA)检测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情况,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对KTA检测中药注射剂细菌内毒素分别进行介绍。结果:全国应用KTA检测中药细菌内毒素共有19个品种,发表论文19篇,其中2002年发展较快,达10个品种,论文10篇。结论:必须加快中药注射剂KTA测定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步伐和论证工作,使有更多中药品种由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近代中医发展的浮沉命运,大批有识之士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朱氏妇科传人朱小南先生不仅精研中医学术,亦积极关注中医发展,不仅从事中医教育事业,还创办了《新中医刊》,为中医的存亡抗争、学术交流及提供了言论的平台,也为中医的发展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朱小南先生在《新中医刊》中发表了大量文章,融会了学术、科研、社论,具体表现在关注中医院的建设、关注中医出版的舆论作用、关注中医学校的建设工作以及中医发展之命运,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中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中医依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中西医学命名疾病特点的不同,认为以“葡萄疫”对应“过敏性紫癜”是不合适的,应该大致对应于“发斑”才比较恰当。并认为,如此非中非西的命名以及释义方法,其实是中医界对祖国医学的不自信所致,非常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第三季度门诊中药处方1666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处方应用情况基本规范合理。结论:医疗机构和国家都应加强中医药方面的规范化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