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有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55mm,有反复心功能不全病史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双部位起搏分别植入右室流出道电极、右室心尖部电极、右房电极,术中测试各项参数,术后观察12个月心脏功能。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2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DD、心胸比率改善较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 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沙坦 5 0mg/d 2~ 4周 ,治疗前后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内径 (LVD)恢复明显 (P <0 .0 1) ,左心功能指标也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并能使左室扩大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多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6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既12例原发病为扩张性心肌病及4倒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肌病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室再同步起搏治疗,观察术中、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左室电极的起搏参数,以及术前、术后7天、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反流量、心胸比例、临床症状变化。结果:随访两年。患者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左室电极的起搏阈值、阻抗及感知各参数值稳定,起搏功能良好;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心功能及其他指标明显改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改善持续。结论: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是治疗顽固性心衰伴室间传导异常的有效新方法,可改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和心衰症状;左室电极植入成功率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对慢性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以慢性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剂量为10-40 mg/d.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射血分数(LVEF).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SV下降,LVEF升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升高,LVESV下降,心功能改善(P均<0.05),且LVESV及心功能级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螺内酯通过阻断醛固酮,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加用螺内酯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苏颖 《中国医疗前沿》2009,(4):99-99,86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5月收住院治疗的符合WHO诊断标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住院后给予口服卡维地洛3.125-25mg/d;赖诺普利5mg-40mg/d治疗,对照组给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卡维地洛和赖诺普利,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螺内酯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4 8例和观察组 4 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联用美托洛尔。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 12周时 ,分别进行测定心率、血压、血清钾离子浓度、肾功能及心脏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IDs)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ID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治疗12周后 ,总有效率 95 .8%、心率明显下降、心脏LVIDs及LVIDd缩小、LVEF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螺内酯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伴左束枝阻滞或室内阻滞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人,女1人,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室电极经冠状窦置入冠状静脉侧支或后侧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三名患者于植入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体表心电图QRS时限由166±25ms缩短至110±8.2ms。随访10~18个月,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由32.6±3.3%增至44.6±5.2%。但二例病人在随访期间,死于心室颤动。结论双心室起搏可以改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例有CRT适应证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置入三腔起搏器,通过起搏参数优化使心脏房室收缩趋向正常顺序及室间收缩同步化.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了三腔起搏器,左室电极靶血管,5例位于左后侧静脉,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因为置入左后侧静脉膈肌跳动而改为心大静脉.术后3个月,患者的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心功能可达到NYHAⅡ级;QRS宽度均较术前缩短;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程控仪测试参数显示,与置入三腔起搏器前相比较夜间心率有所降低,活动度增加.结论:CRT通过改善心脏收缩的同步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卡维地洛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罗平  刘佳  沈杨 《当代医学》2011,17(26):136-137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Pro—BNP的影响,以分析米力农对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级别变化,并进行Fro—BNF测定。结果应用米力农治疗后?ro—BNP下降、心功能改善116例,总有效率96.6%。结论米力农能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受累情况。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UCG)测定24例SLE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活动性SLE主要表现为E峰最大流速(PFVE)、A峰最大流速(PFVA)、A/E、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期(P/L)发生改变。结论:无论是活动性还是非活动性SLE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均降低,以活动性SLE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两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2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40例,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并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比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到12个月随访时,RVA组病例EDV明显大于术前(P?0.05),EF明显小于术前(P?0.05),血浆NT-proBNP值明显大于术前(P?0.01);RVOT组EF值大于RVA组(P?0.05),血浆NT-proBNP值小于RVA组(P?0.01)。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检测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cardiomyopathy,UCM)患者心肌生物力学参数,评价左室肥厚及左室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7例UCM 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正常组(A亚组,32例)及心功能异常组(B亚组,35例),另选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受检者 临床心功能分级积分NYHA-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球形指数(left ventricular spherical index,LVSI)以及心肌生物力学参数即左室平均径向应变(mean radial strain,MRS)、平均径向应变率(mean radial strain rate,MRSR)、平均纵向应变(mean longitudinal strain,MLS)、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issue motion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左室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systolic twist angle,STA)。 结果:UCM组LVMI增大,而STA,MLS,MRS,MRSR,TMAD,LVSI减低(P<0.05)。UCM组中B亚组与A亚组 比较: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S,MRS,MRSR,STA,TMAD,LVSI减低(P<0.05)。正常对照组 和UCM组MLS绝对值与LVEF均呈正相关;UCM患者MLS绝对值与LVSI呈正相关,与LVMI呈负相关。以MLS –14.10% 为截断点判定患者NYHA-P>4分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71%,Yuedden指数最高0.585。UCM患者心肌收缩期STA 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用2D-STI技术检测心肌生物力学参数来评价UCM患者左室局部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 性,左室肥厚与心室形变无直接相关,临床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肥厚及心室形变相关,与局部心功能参数相关性更明 显,局部心肌力学参数改变存在于心功能分级尚好及心室重构程度较轻的患者,局部心肌力学参数下降预示心功能 向异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后静脉的X 线解剖特征,探索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导线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球囊逆行造影并通过交通支显影对78例患者的心后静脉直径及其与冠状静脉窦主干的角度进行观测,对成功植入左室导线的病例分析起搏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平均每位患者直径超过4F的分支血管有(1.63 ± 0.49)个;40例(51.3%)患者可见心后静脉,22例(28.2%)患者成功植入左室起搏导线至心后静脉内?心后静脉直径(2.03 ± 0.57)mm ,其开口距离冠状静脉窦开口为(6.73 ± 6.25)mm,与冠状静脉窦开口方向成角为(127.0 ± 27.1)°;交通支显影方法有利于显示心后静脉,超选插管能显示心后静脉的分支,增加左室导线植入成功率?成功植入心后静脉的22例患者起搏阈值为(1.1 ± 0.4)V?结论:心后静脉开口靠近冠状静脉窦口,交通支显影方法有利于显示心后静脉,心后静脉可作为左室电极导线植入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冠心病患者200例,并根据其左室射血分数分为正常组(80例)和异常组(1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3,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明显高于无心衰的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25,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345,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325,P<0.05)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能一定程度反映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心功能的测定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整体和局部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1月内与术前1周测值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1周测值比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得到明显提高。结论:该方法用于冠脉造影前的初步筛查及冠脉支架植入后的心肌整体和节段性心功能的评价将不失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骤停(心室颤动),自发性持续性室速,猝死家族史(≤40岁的一级亲属),晕厥(≥2次/年),左室厚度≥30mm,负荷或运动后收缩压反应异常(无变化或降低>10mmHg或升高<25mmHg),非持续性室速,左室流出道梗阻(压力差>30mmHg)等因素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脏骤停(心室颤动),自发性持续性室速,猝死家族史及晕厥≥2次/年是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与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0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过12周的依那普利干预治疗及常规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测量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依那普利干预组经治疗后,左室肥厚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过程中,依那普利可以有效减轻左室肥厚,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9.
生脉饮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脉饮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方法:取患者在常规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予生脉饮加味治疗,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明显下降,而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结论:生脉饮加味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水平,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室Tei指数早期评价高血压肿瘤患者接受联合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高血压肿瘤患 者按左室质量指数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30例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30例,选取血压正常肿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多 普勒超声心动图依次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放、化疗前后左室Tei指数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3组各项心功能基础测量 值和左室Tei 指数变化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放、化疗后的左室Tei 指数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放、化疗后的左室Tei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化疗后左心 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收缩末期容积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超声指标比较, Tei 指数可更敏感地反映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放、化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改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