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索断指再植术后最佳镇痛方法。方法选择断指再植手术7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A组:自控式镇痛泵;B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im,tid;C组:静脉滴注盐酸哌替啶100mg加入500mL 0.9%NS中持续缓慢滴注。视疼痛情况调节滴速。结果 A组镇痛效果最佳,好于B组、C组(P<0.05),C组费用最低。结论断指再植术后使用自控式镇痛泵的镇痛效果优于其他2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6):1397-1399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动静脉危象和断指成活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间手外科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观察镇痛的总有效率、断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为80.85%(P<0.05),组断指成活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为93.62%(P>0.05),静动脉危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5.53%和10.64%(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采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其疼痛,有效降低静动脉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家立 《安徽医药》2015,36(7):857-85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对于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两组在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术后0~12 h、12~24 h以及24~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3±2.3)、(3.6±1.9)、(2.4±1.7)分,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在术后18~24 h、66~72 h、114~120 h VEGF分别为(56.43±19.64)、(98.40±25.46)、(68.67±18.94)pg/mL,各时间点均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断指再植成活率94%高于常规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断指再植术的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次常规臂丛神经阻滞;57例为观察组采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麻醉效果以及术后4、8、12、24、36h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管栓塞率,再植指成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效果(71.7%),观察组麻醉效果(91.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指因吻合口血栓形成而导致再植指坏死,成活率88.7%,研究组成活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增加了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手指再植术后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持续的术后镇痛以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80例单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没有用镇痛泵进行持续的术后镇痛,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镇痛泵,药液配制为100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0.015mg·kg~(-1)的芬太尼和 0.4mg·kg~(-1)的咪哒唑仑及0.1mg·kg~(-1)的氟哌啶,镇痛时间为两天,观察两者发生血管危象的人数。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后镇痛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凤莲  王亮 《江西医药》2007,42(1):58-59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 芬太尼0.4mg 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陈玉珍 《北方药学》2023,(12):101-103
目的:分析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采用鸡尾酒式药物切口浸润镇痛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将70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22年1月—2022年8月入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遵循随机原则,将入组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35例)与观察组(使用鸡尾酒式药物切口浸润镇痛药,35例)。对比两种镇痛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对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镇痛泵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4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减轻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采用鸡尾酒式药物切口浸润镇痛药,能进一步缓解术后疼痛,增加镇痛泵的有效使用,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两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先于T6~ 7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 ,试麻醉平面满意后全麻诱导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IA)组直接进行全麻诱导 ;术毕时PCEA组将硬膜外导管与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相连接 ,PCIA组静脉接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随访期间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 ,镇静程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 ,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 ,副作用发生率及生命体征变化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开胸术后镇痛 ,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二者各有利弊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43例关节镜下行肩袖损伤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术前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手术后仅选取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医治。全部病患分别于手术后6、12、24和48 h记录静息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12、24和48 h运动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吗啡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6、1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和48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吗啡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泵,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降低患者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与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方案,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方案.记录2组麻醉前、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时、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2组疼痛情况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高于麻醉前,对照组插入气管导管和麻醉后HR、MAP均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应用于断指再植术中镇痛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消失快.  相似文献   

12.
叶泽明 《北方药学》2012,9(6):41-42
目的:观察经腋连续臂丛阻滞自控镇痛(PCA)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单纯切割离断伤行断指再植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L组行臂丛阻滞后经腋鞘内置管,术后行连续臂丛自控镇痛,M组行臂丛阻滞,术后行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病人术后两天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两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T组在术后4、8、12、24、48h时间段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M组;L组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弹力正常;M组有5指发生颜色苍白,弹力减低。L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温度差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M组;L组成活率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明显优于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并可减少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了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口服塞来昔布3 d后进行手术,在手术后6 h继续给予口服塞来昔布3 d,术后同时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泵;对照组术前不给予镇痛药物,术后给予PCIA镇痛。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记录PCIA按压次数,观察手术前后血清COX-2、PGE2水平变化及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离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术后24 h、36 h及48 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27±1.09)次vs.(9.28±3.51)次,P<0.05]。观察组病人镇痛泵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12.09±29.87)mg vs.(154.21±64.9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 h观察组COX-2及PGE2水平均较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烧心、恶心呕吐及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超前镇痛可以减少静脉止痛药应用剂量,优化镇痛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泵与静脉镇痛泵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时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 对照组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在术后1 h、6 h、12 h、24 h,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 采用舒适评分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评分比较两组舒适程度, 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 观察组VAS评分[3.00(2.00, 5.50)]低于对照组[7.00(6.00, 8.00)](Z=-3.84, P < 0.05);术后6 h、12 h、24 h, 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24 h内, 观察组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16.00%(4/25)]少于对照组[88.00%(22/25)](χ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骨折患者应用镇痛泵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间治疗的骨折患者160例进行研究,每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在骨科术后均采用自控镇痛泵,对照组开展常规镇痛泵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3.44±0.43)分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5.03±0.72)分(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中应用镇痛泵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强  王云  于军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4):299-300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癌痛患者吗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0例,使用静脉镇痛泵治疗癌痛,流速2mL.h-1,追加量0.5mL.次-1,锁定时间15min,当VAS评分≤3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镇痛泵内吗啡300~500mg加生理盐水至200mL,观察组为吗啡300~500mg、氯胺酮5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患者VAS评分高于5分以上时,泵内吗啡浓度增加25%~35%,观察组氯胺酮浓度维持在0.05%。每日定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24h按压启动键与实际进药数(D1/D2)比率、吗啡总用量、镇静程度。并观察镇痛的不良反应:尿潴留、呼吸抑制、幻觉、皮肤瘙痒。结果观察组患者D1/D2比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吗啡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能抑制癌痛患者对吗啡耐受,并减少对吗啡的需要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观察地佐辛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以下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应用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副作用明显减少,值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双氯芬酸钠栓在妇科手术后止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后用双氯芬酸钠栓的止痛效果。方法对52例病例术后随机分两组。观察组(26例)在手术后疼痛达到疼痛分级(VRS)2级时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对照组(26例)用镇痛泵止痛。结果镇痛效果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副作用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呕吐、排尿困难明显减少。结论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结论:在大、中型妇科手术后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因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小,操作方便,价格便宜,而更易为患者及医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手术病人172例,其中108例术后使用了PCA泵为研究组,64例未用者为对照组,于术后3d内进行观察其镇痛效果、情绪反应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减轻,甚至无疼痛的感觉,疼痛反应用VAS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情绪反应较为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研究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嗜睡、抑制呼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术后使用硬膜外PCA泵镇痛效果良好,但有一定的副作用。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经硬膜外与经静脉途径病人自控镇痛(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腹部手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PCEA组、PCIA组和对照组各20例,PCIA组和PCEA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方法镇痛,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观察各组术后6小时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PCEA和PCIA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达显著镇痛效果(P<0.05),Ramsay评分PCIA组显著高于PCEA组(P<0.05)。PCIA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CEA组(P<0.05);PCEA组肠蠕动恢复明显快于PCIA组(P<0.05);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IA、PCEA均能有效应用于术后镇痛,PCIA镇静较明显,PCEA尿潴留发生率较高,肠蠕动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