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补肾培元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肾虚寒湿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患者8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西医组41例,中西医结合组39例。西医组接受铂类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培元胶囊治疗,比较2组骨髓抑制程度、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骨髓抑制程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培元胶囊对化疗后肾虚寒湿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显著促进和调节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治疗后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A、VEGF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EGFA(85.22±7.23)ng/ml、VEGFB(103.44±9.3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0.59±10.26)、(133.67±11.14)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T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3+CD8+T细胞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D3+CD4+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4%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改善外周血CD3+CD8+、CD3+CD4+T细胞等免疫因子水平,且治疗后化疗等毒性反应发生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及调节T细胞(tregs)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4+T、CD8+T细胞及调节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所占比例和CD4+T/CD8+T均较化疗后低,且二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晚期食管癌患者CD4+CD25+T细胞和Tregs细胞所占比例化疗后较化疗前有所降低,二者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化疗能明显减轻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免疫耐受,改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型T细胞的影响。方法 7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照组35例单独采用化疗,两组化疗均采用GP方案。完成2周期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型T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及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2±2.4)%和(27.6±6.0)%,而对照组分别为(8.2±0.5)%和(32.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增强剂,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脾多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同步进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在治疗后均明显提升,CD8+显著下降,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的骨髓抑制和肝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脾多肽不仅能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后造成的骨髓抑制和肝损伤,而且还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治疗组在D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每天10 ml,连用15 d,21 d1个周期。2周期结束后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CD56升高,CD4+/CD8+比值上升,CD44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化疗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晖  董涵之  彭志强 《江西医药》2015,50(2):136-13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入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R-CHOP21方案化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单用R-CHOP21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骨髓抑制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化疗后CD4、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P<0.05),CD4/CD8比值较化疗前上升(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N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9.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在增加疗效和降低骨髓抑制风险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每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MVP方案;小细胞肺癌采用EP方案。观察组加用胸腺五肽配合化疗,于治疗开始时每日肌肉注射胸腺五肽10mg,连续应用15d为1个疗程,与化疗配合共用4个疗程。采用免疫荧光法对T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检测;并应用KPS评分标准及体质量变化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腺肽治疗组患者多数乏力改善,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质量下降症状有明显改善,KPS分值有不同程度提高,KPS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能够使CD3+和CD4+升高,使CD8+降低,提升CD4+/CD8+比值;胸腺五肽在肺癌治疗上与化疗有协同作用,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均给予化疗两个周期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除外)分别于化疗开始前和化疗结束后第1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和CD8+T细胞及NK细胞。统计采用t检验。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及NK细胞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较化疗前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CD4+T/CD8+T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0.
陈珑 《河北医药》2015,(2):211-214
目的观察升血康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80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升血康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鲨肝醇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A、Ig 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以及Ig 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g G、Ig A、Ig 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反应均轻微,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康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升白制剂,可有效用于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和CD+16 CD+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成2个化疗周期后,方案二组的化疗有效率为55.26%,明显高于方案一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7.9%,明显低于方案一组;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方案一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化疗有效率,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肺癌患者43例(肺癌组),健康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组患者术后30 d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增高;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下调,提示术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了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化疗方案;实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提高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化疗对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80 例老年NSCL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 中医辨证论治+ 化疗)和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 化疗),每组40 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瘤体大小、临床症状、体力状况(PS)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2 周期后,治疗组CD3+CD4+ 细胞、B 细胞比例、IL-2 高于对照组,CD3+CD8+ 细胞比例、IL-10 低于对照组,CD4+/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 细胞、NK 细胞、Treg 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瘤体大小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夜尿频多和畏寒肢冷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S 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骨髓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应用于Ⅲ、Ⅳ期老年NSCLC 患者具有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能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PS 评分,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和对照组39例(单纯紫杉醇+顺铂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IK细胞及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临床疗效,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CIK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Treg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IK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Treg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干预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化疗+DC-CIK细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检出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联合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7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试验组38例,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14d为1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血液学毒副反应。结果:化疗后试验组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化疗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辅助化疗联合胸腺肽α1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榆升白片防治结直肠癌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7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化疗开始后,实验组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患者不预防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化疗过程中均下降,其中对照组患者下降较实验组明显(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有防治FOLFOX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下降的作用,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CR+PR)达64.2%,对照组45%,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脑转移发生率11.9%,对照组脑转移发生率30%,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和骨髓功能方面优于化疗组,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客观疗效,可防止脑转移,并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