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保温措施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为室温组,冲洗液、输注液温度为室温下21℃~24℃,观察组冲洗液、输注液温度38℃,患者躺于保温毯上,手术区域下覆盖充气式保温毯的全身毯,调节充气温度38℃,观察两组体温变化、心率变化和两组患者肢体发冷、寒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60 min、术毕的体温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毕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肢体发冷、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甘露醇等体温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舒适的影响。方法选用5%甘露醇冲洗液,将48例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室温组(22~24℃,n=24)和等体温组(36~37℃,n=24),测定两组温度不同冲洗液在麻醉前、术中30min和术毕患者中心体温、血压、心率,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寒战发生率。结果等体温组患者体温无明显变化,而室温组患者体温明显下降(P<0.05);寒战发生率室温组明显高于等体温组。结论电切术中采用5%甘露醇等体温冲洗液,能有效减轻低体温及寒战,满足手术患者对舒适的需求,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经皮肾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使用四肢使用温热棉垫包裹,静脉输液加温到37~38℃,肾脏灌注液温度控制在34~35℃,并在手术台下使用温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术中各时间点患者体温变化和发生寒战的情况。结果术中60min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到发生寒战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入患者体内液体进行加温和使用温毯等措施,能有效维持术中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TUVP的患者57例,将其随机分为加温组29例和室温组28例.加温组术中使用冲洗液的温度维持在30℃~35℃,室温组术中使用冲洗液的温度维持在20℃ ~ 25℃.观察患者的中心体温、寒战反应等指标.结果 加温组患者的中心体温在术中0.5、1h以及术终均比室温组的中心体温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温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13.8%)比室温组(46.4%)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在行TUVP术中使用加温冲洗液有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替代膨宫仪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收并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 A组给予膨宫仪膨宫,B组给予加压输液袋膨宫。观察比较两组膨宫的效果、宫腔镜检查清晰度、检查时间及材料成本。结果两组患者宫腔均处于满意的膨胀状态,视野清晰,成功完成了宫腔镜检查,B组较A组预期效果好。 A组操作复杂、成本高,B组操作较简单、成本低。 A组宫腔镜检查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膨宫液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压输液袋在宫腔镜检查中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实惠,材料来源方便,显著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液加压袋联合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94例进行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输液加压袋+输血器进行膨宫检查,对照组94例采用液体膨宫机进行膨宫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在宫腔镜检查中是否存在差异,进而推论输液加压袋+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是否可行及值得推广。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供良好恒定的宫腔压力,可清楚观察整个宫腔形态及双侧输卵管开口情况,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在检查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膨宫用液量方面对照组浪费较多,且液体膨宫机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购买多台,而观察组的输液加压袋+输血器价格便宜,且操作简单。结论输液加压袋+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是可行及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输液袋加压法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进行宫腔镜检查的102例患者按入组时间分成2组:输液袋加压组50例,采用输液袋加压法用于宫腔镜检查;液体膨宫泵组52例,采用液体膨宫泵法用于宫腔镜检查.均采用局部麻醉下检查,按需进行相应操作,如取异物、取活检、摘除息肉、定位诊刮等.术中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下腹胀痛、血压变化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及下腹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袋加压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液体膨宫泵组[(7.0±1.2)min比(16.0±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袋加压组膨宫液用量明显少于液体膨宫泵组[(450 ±3)ml比(1 000 ±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袋加压法用于宫腔镜检查,安全、简便、有效,替代液体膨宫泵,使宫腔镜检查趋于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老年患者应用体温膀胱冲洗液在缓解膀胱痉挛状态及降低出血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26例TURP术后老年患者,依据冲洗液温度不同分为室温组和体温组各63例,室温组术中给予室温21℃~27℃冲洗液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持续冲洗,体温组术中给予体温35℃~37℃冲洗液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持续冲洗,对比两组术后膀胱痉挛状态及出血风险。结果:干预后,体温组患者的痉挛评分、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水平低于室温组(P<0.05)。体温组患者出血率1.59%(1/63)低于室温组6.35%(4/63)(P<0.05);血凝块堵管率1.59%(1/63)低于室温组7.94%(5/63)(P>0.05)。结论:35℃~37℃冲洗液可缓解TURP术后老年患者膀胱痉挛状态,减少术后凝血堵管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不同温度电切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均在相同的室温下进行手术.加温组35例使用以温箱加温到37 ℃的灌注液,常温组使用以室温23℃下放置的灌注液.监测患者手术开始后30,60.90 min和手术结束时体温,同时观察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基础体温相比,常温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60 min和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显著下降(P<0.05),加温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和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开始后60 min和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常温组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加温组(P<0.05).加温组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术中使用加温灌注液,可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68-670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纵隔行超声监护下宫腔镜微剪法与电切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纵隔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在超声监护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微剪法,观察组采用电切割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膨宫液吸收量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膨宫液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成功率为74.29%,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护下宫腔镜微剪法与电切割法治疗子宫纵隔效果显著,均有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保温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讨适宜的预防围手术期低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B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即常规保温措施复合静脉输注液和灌洗液加热至温度(37~38℃)。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后30m in、手术中最低温度、术毕鼻咽温度,观察并记录患者体温和有无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消毒后及手术中体温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B组保温措施与A组相比,更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确切、实用的围手术期体温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液体加温疗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3年和2014年于我院进行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体疾病种类采取相应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液体加温疗法,给予灌注液持续加温并维持在37~38℃;对照组灌注液不进行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寒战发生率、体温变化量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寒战发生率、体温变化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中对灌注液采用液体加温疗法可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及体温波动,有效降低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及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患者保温输液护理对体温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计划生育患者,随机分为简易保温输液组(研究组)和常温输液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使用保温输液器法输入5%葡萄糖溶液,对照组则进行普通室温输液5%葡萄糖溶液。比较两组不同输液时间患者颈部皮肤温度的变化及发生寒战情况。结果对照组开始输液后60min、90min,患者颈部皮温则明显降低;而研究组组开始输液后60min、90min,患者颈部皮温则没有明显降低。结论在护理计划生育患者时,保温输液能有效防止体温降低并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小兰 《江苏医药》2015,(6):699-70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中、术后生理盐水冲洗液的温度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TURP患者2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冲洗液温度37‐38℃;B组冲洗液温度(室温)21‐2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变化,记录术后4 d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检测尿中红细胞计数。结果术前两组中心体温均为(36.7±0.3)℃;术毕A组中心体温(36.6±0.2)℃,高于B组的(35.5±0.4)℃(P<0.05)。A 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均少于 B组(P<0.05)。结论 TURP术中、术后冲洗液温度恒定在37‐38℃是适宜温度,能有效减少患者体温快速下降和由此引起寒战、膀胱痉挛和尿道出血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两种输液温度对术中老年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术中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入加温至37℃的液体,对照组输入室温下(22~24℃)的液体.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120 min和术终记录腋温,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在麻醉后15 min开始上升至30 min后稍降,术终体温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温自麻醉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术终体温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之间体温在麻醉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入预先加热的液体可以预防术中老年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温度灌洗液与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并发症的关系,选择最佳的冲洗液温度。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灌洗液温度分别为室温组20~24℃和加温组31~33℃,对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低体温、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31~33℃组低于20~24℃组;31~33℃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3℃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0~24℃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应用31~33℃膀胱灌洗液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求一种防治经皮肾穿刺碎石术(PCNL)术中寒战的有效方法。方法 择期PCNL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预热生理盐水灌注液,预热温度36~37℃,B组采用室温生理盐水灌注液。寒战达2~3级时静脉缓注曲马多1 mg/kg,B组2~3级寒战未缓解者改用预热生理盐水灌注液,更换湿手术铺巾。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2~3级患者静脉缓注曲马多后寒战缓解,B组2~3级患者静脉缓注曲马多后,仍有11例寒战2~3级患者未缓解,改用预热生理盐水灌注液,更换手术铺巾后渐渐缓解。结论 无论是术中灌注液预热,还是单用曲马多都不能很好的防治寒战,只有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切灌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体温的影响,选出理想电切灌洗液温度。方法:将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灌洗液温度控制在37℃,对照组采用常温下电切灌洗液。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能保持相对衡定,对照组患者体温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理想的电切灌洗液温度为37℃,它能减少患者体温下降幅度,缩短体温恢复时间,维持了患者的正常体温,降低了老年患者术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输入加温液体与注射曲马朵(曲马多)治疗围术期低温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椎管内麻醉下术中发生寒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加温液体组采用恒温箱中39℃恒温保存的液体配合静脉输液加温器,使最后进入患者体内的液体温度维持在37.5~38℃;药物组采用曲马多1m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寒战发生的时间、发生时的体温、寒战停止所需时间、停止时体温,以及术毕、术后1h的体温,观察术后8h内寒战再发率及术后1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加温组在寒战停止时体温、术毕时体温、术后1h体温均明显高于药物组,加温组术后8h内寒战再发率较药物组明显降低,药物组止颤需时明显较加温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患者围术期发生低温寒战,可先用药物(曲马多)快速止颤,同时输注加温液体补充丧失的体热,提升机体温度,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兔法检查热原时,常见有体温下降,有时下降幅度很大,复试时体温可能不再下降。为此观察分析了药温对兔温的影响如下:我院检查热原中,50批输液加温到30~37℃注射,试验室温为20~28℃,结果4批出现兔温下降0.6℃以上者,占8%而未经加温处理(13~20℃)的输液50批,试验室温13~16℃,结果35批出现类似降温,占70%,后者由于家兔注入了温度比较低的药液,又在寒冷季节试验室温度较低,所以家兔体温大幅度下降的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