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1990~1995年收治的睾丸胚胎性癌4例,占同期收治睾丸肿瘤的8.9%。发病年龄低(平均31.5岁),病程2~3个月。肿瘤位于左侧1例,右侧3例,其中1例伴有对侧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图像复杂,能模拟4个以上的胚层结构,转移早,属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根据病理检查,取组织活检能获得可靠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认为临床对此应提高认识,凡睾丸肿大均应考虑为肿瘤。  相似文献   

2.
198 6~ 1 998年我院收治双侧睾丸原发性恶性肿瘤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7~ 62岁 ,平均 44岁。 2例双侧同时发生 ,3例一侧先发病 ,于术后 1~ 5年对侧发病。一侧隐睾 3例 ,其中 1例于 1 3岁时作隐睾固定术。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 :双侧均为精原细胞瘤 3例 ,一侧精原细胞瘤 ,对侧胚胎性癌 1例 ,双侧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1例。其中 期 4例 , 期1例。均行根治性双侧睾丸切除术 ,1例加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术后均行放疗或化疗。随访 1~ 1 0年 ,1例双侧恶性淋巴瘤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于术后 1 7个月死亡。 4…  相似文献   

3.
隐睾继发睾丸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隐睾继发睾丸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年龄32~55岁,平均40岁。其中腹股沟隐睾4例,腹腔隐睾6例。左侧2例、右侧5例、双侧3例。临床分期ⅠA3例、ⅠB5例、ⅡD2例。其中3例已行腹股沟隐睾复位固定术(双侧1例),手术年龄8~9岁,复位固定与发现睾丸癌间隔24~35年,平均29年。结果4例腹股沟隐睾睾丸癌行肿瘤根治性切除。6例腹腔隐睾肿瘤中,肿瘤根治性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2例,2例因肿瘤严重粘连行姑息切除。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9例,精原细胞瘤合并胚胎癌1例。10例均行术后放疗,其中合并胚胎癌者及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者同时予以化疗。6例随访6个月~14年,平均5.2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结论隐睾发生肿瘤的机会高于正常睾丸,隐睾应及时治疗并终生随访。隐睾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多为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报告1990-1995年收治的睾丸胚胎性癌4例,占同期收治睾丸肿瘤的8.9%,发病年龄低,病程2-3个月。肿瘤位于左侧1例,右侧3例,其中1例伴有对侧睾丸精细胞瘤,病理组织学图像复杂,诊断主要病理检查,取组织活检能获得可靠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并辅助以化疗,认为临床对此应提高认识,丸睾丸肿大均应考虑为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9例患者年龄46~75岁,中位年龄62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5例,右侧4例;临床分期为Ⅰ期8例,Ⅱ期1例;首发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所有患者均接受睾丸切除术,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8例,T细胞性1例;术后3例仅行(CHOP方案)药物化疗且<6个疗程,5例行化疗后又行放疗,1例化放疗均未行;术后平均随访27个月,3例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预后多不佳,睾丸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CHOP药物全身化疗、预防性鞘内注射和对侧睾丸预防性放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睾丸、阴茎原发性淋巴瘤(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总结1998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男性生殖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共5例,其中4例原发于睾丸,l例原发于阴茎。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全部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都予化疗。结果 其中3例早期肿瘤患者生存期已超过2年。另2例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为10和11个月。结论 对早期睾丸和阴茎原发性淋巴瘤应积极予手术治疗,术后予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晚期淋巴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例成人睾丸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28岁,平均24岁。术前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睾丸肿瘤直径1.6~10.0cm,平均5.6cm。3例腹盆腔CT检查均未见异常。3例睾酮水平、精液指标均正常,2例肿瘤标记物AFP、β-hCG均正常,1例升高。1例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62min。术后病理诊断1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1例为伴有体细胞恶性成分的畸胎瘤。2例术后接受化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3例均存活;3例术后睾酮水平、AFP、β-h CG、精液指标均正常;2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6月AFP、β-h CG升高,发现腹膜后肿瘤复发。结论成人睾丸畸胎瘤临床少见,睾丸皮样囊肿则为罕见。青春期后型睾丸畸胎瘤有恶性行为,应尽早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青春期前型可选择保留睾丸的手术。成人睾丸畸胎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组织类型和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8.
[日]/田代和也…∥临泌,-2000;54(1).-29~32 1984年至1998年收治睾丸肿瘤173例,其中早期肿瘤(stage 1)129例,105例仅作了单纯睾丸切除术,未行其它的辅助治疗。对预后进行了跟踪观察。 对象及方法:年龄18~58岁,平均34.4岁。其中右侧睾丸肿瘤58例,左侧70例,双侧1例。均经X线、CT、淋巴造影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综合判定病期及诊断、随访。术后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75例,非精原细胞瘤(NSGCTT)30例。129例均行病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定期常规健康体检,术后2年者每月体检1次,术后3年者第3月体检1次,5年后每年体检1次。  相似文献   

9.
睾丸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睾丸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 方法 睾丸原发淋巴瘤患者12例.年龄36~78岁.平均62岁.首诊症状:单纯睾丸增大8例;睾丸增大伴阴囊胀痛3例,伴发热1例;阴囊下坠1例.单侧11例,双侧1例.病程15 d~6个月.12例超声检查均有睾丸实质性肿块.10例行CT检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Ann Arbor分期ⅠE 9例、ⅡE2例、ⅢE 1例.12例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0例术后接受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4~8个疗程.5例在化疗后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25~50 Gy. 结果 12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度恶性3例、中度恶性9例.免疫分型:B细胞型8例,T细胞型2例,分类不明确2例.随访1~9年,失访1例.术后2年非癌死亡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11),40%(4/10),20%(2/10).肿瘤复发转移部位包括对侧睾丸3例,中枢神经系统3例,肝转移1例,腹膜后广泛转移1例. 结论 睾丸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低,应采取综合治疗.Ⅰ E、ⅡE期患者应给予手术加放射治疗加化疗,对侧睾丸应预防性照射.ⅡE期以上患者术后应先行化疗,然后根据病情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1984年至1998年收治睾丸肿瘤173例,其中早期肿瘤(stage1)129例,105例仅作了单纯睾丸切除术,未行其它的辅助治疗。对预后进行了跟踪观察。对象及方法:年龄18~58岁,平均34.4岁。其中右侧睾丸肿瘤58例,左侧70例,双侧1例。均经X线、CT、淋巴造影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综合判定病期及诊断、随访。术后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75例,非精原细胞瘤(NSGCTT)30例。129例均行病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定期常规健康体检,术后2年者每月体检1次,术后3年者第3月体检1次,5年后每年体检1次。结果:单纯睾丸切除术105例,共观察13~162个月,平均观察46.6±3…  相似文献   

11.
老年男性睾丸及附睾肿块27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老年男性睾丸及附睾肿块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老年男性睾丸及附睾肿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核及炎症21例,睾丸肿瘤4例,附睾肿瘤2例。5例恶性肿瘤术后接受综合治疗(化疗、放疗)。术后随访7个月~3年,22例良性病变者预后好:恶性肿瘤患者1例死于术后8个月,余4例经综合治疗已无瘤生存13~20个月。结论老年患者睾丸及附睾肿物中附睾结核常见。术前彩色B超、CT有助于明确诊断。对恶性肿瘤患者应尽早根治性切除术,并积极采取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成人睾丸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2005年间收治的15例睾丸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为体检时发现睾丸肿物,MRI、B超及术中冷冻切片活检是其主要诊断方法;行睾丸切除术3例,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术12例,病理检查证实表皮样囊肿9例,支持细胞瘤2例,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3例,间质细胞瘤1例。术后2个月~11年随访,无复发及恶变。结论:睾丸良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应引起足够重视,B超、MRI及术中冷冻切片活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治疗首选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术,这对于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本组12例,年龄2个月~8岁.多以无痛性阴囊肿块就诊.术前常规进行血清AFP检查,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阴囊和腹膜后超声检查,睾丸MRI检查.术中冷冻病检了解肿瘤性质,决定手术方式.采用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瘤体性质进行相应的化疗,必要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监测血清AFP动态变化,并行阴囊、腹股沟、腹膜后超声检查和胸片检查.结果 本组12例,病理结果均为卵黄囊瘤.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11例,睾丸肿瘤剔除术1例.卵黄囊瘤Ⅰ期12例,10例术后化疗一个疗程,睾丸肿瘤剔除术1例术后拒绝化疗,1例因为经济困难未行化疗,术后6个月肝肺腹盆腔、骨骼转移、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转移压迫下腔静脉致布加氏综合征,放弃治疗;1例术后1个月复检AFP再次阳性,PET检查提示阴囊残留复发(再次手术),腹膜后转移1例,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12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结论 卵黄囊瘤Ⅰ期宜行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Ⅱ期以上应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宜配合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22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诊治的7例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7例患者初诊年龄[M(IQR)]为49(23)岁(范围:27~64岁)。主要临床表现有阴囊肿大7例, 鞘膜积液2例。3例患者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肺, 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结果 3例患者初治即接受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例在外院接受了经阴囊睾丸切除术, 2例因诊断为鞘膜积液在外院先接受了睾丸鞘膜切除术, 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后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了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均未明显升高。2例患者PD-L1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1例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 2例患者在肿瘤复发后接受了一线化疗。使用的化疗方案包括顺铂+培美曲塞方案等。随访截至2022年10月, 3例复发, 其中2例因肿瘤进展死亡。中位总体生存期35个月(范围:4~87个月), 中位无复发生存期6个月(范围:2~87个月)。结论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早期可积极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术后密切随访。转移性肿...  相似文献   

15.
睾丸位置的不正常 ,除了因高温影响睾丸发育之外 ,还容易发生肿瘤 ,特别是腹腔隐睾其发生率较正常人高数十倍。据统计睾丸肿瘤中的 8%~ 15 %发生于隐睾[1] 。因此隐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但关系到睾丸的发育和以后的生育能力 ,同样是预防睾丸恶性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就本院隐睾延误治疗者的原因 ,临床和病理观察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5~ 1999年 15年中共行隐睾手术2 11例 ,其中 7岁以上才手术的 74例 ,占 35 % ,年龄最大的为 5 4岁。双侧隐睾 6例 ,单侧隐睾 6 6例 ,2例未找到睾丸。体检时病人睾丸体积均较正常侧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和预后情况,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方法对本单位自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例成人睾丸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对其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临床分期Ⅰ_a期5例,Ⅰ_b期2例,Ⅱ_a期1例,患者均按照睾丸肿瘤治疗指南推荐的方案进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其中Ⅰ_b期和Ⅱ_a期共3例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化疗采用BEP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术前监测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升高4例,术前精液指标无明显异常。结果 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患侧睾丸切除术,其中3例患者联合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睾丸畸胎瘤患者术后病检提示纯畸胎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含畸胎瘤成分3例;其中4例为成熟性,4例为非成熟性。术后监测AFP及β-HCG指标无异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2个月,平均23个月,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睾丸畸胎瘤与其他睾丸肿瘤临床症状相似,临床无特异性。睾丸畸胎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精原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根治切除手术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睾丸彩超及CT有助于肿瘤诊断。术后睾丸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为主,Ⅰ_b期以上并提示有淋巴结转移情况需要联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联合化疗。早期睾丸肿瘤根治术后一般不需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良好。按照指南推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畸胎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治方法。方法本组11例,年龄2个月~5岁。多以无痛性阴囊肿块就诊。术前常规进行血清AFP检查,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阴囊和腹膜后超声检查,睾丸MRI检查。术中冷冻病检了解肿瘤性质,决定手术方式。采用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瘤体性质进行相应的化疗,必要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监测血清AFP动态变化,并行阴囊、腹股沟、腹膜后超声检查和胸片检查。结果本组11例,病理结果均为卵黄囊瘤。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10例,睾丸肿瘤剔除术1例。1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卵黄囊瘤Ⅰ期9例,术后化疗一个疗程;Ⅱ期2例,术后1个月复检AFP再次阳性,PET检查提示阴囊残留复发1例(再次手术),腹膜后转移1例,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结论卵黄囊瘤Ⅰ期宜行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Ⅱ期以上应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宜配合化疗和放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6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参考国内外胚胎癌病例报告并总结诊疗特点。结果: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胚胎癌,其中5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术后平均随访51(6~101)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胚胎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男性恶性睾丸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因睾丸肿块就诊,B超为首选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很重要。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需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辅助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双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率约为睾丸肿瘤的1~5.7%。因为治疗方法特别是化疗的改进,恶性睾丸肿瘤的预后已有改善,已发生转移者亦可能长期存活。因此,对侧睾丸肿瘤问题已日益重要。 1969~1985年间瑞士和奥地利两医学院共诊治41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20例(4.3%)双侧患病,其中1例同时发病,19例相继发病,间隔时间2月~32年(平均73月)。精原细胞瘤一般给予放疗;5例无腹膜后淋巴转移的非精原细胞肿瘤,因10年前放疗效果好也接受放疗。非精原细胞瘤根据分期,一般作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和/或化疗,第二  相似文献   

20.
双侧睾丸肿瘤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和病理资料。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双侧同时性癌2例,癌均为Ⅰ期病变。异时性癌8例,初发肿瘤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初次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结果2例同时行双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8例先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3例。术后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7例行雄激素替代疗法。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死亡2例,转移2例(1例带瘤生存),局部复发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双侧睾丸肿瘤异时性多见,常见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可以选择性行保留睾丸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