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埃布斯坦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埃布斯坦综合征(Ebstein syndrome)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37例Ebstein综合征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31例,三尖瓣置换术4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2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预激综合征旁路切断术4例。结果 术后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1例,其余患者近期效果满意,心功能均达I~Ⅱ级,仅5例患者有轻度三尖瓣反流。结论 Ebstein综合征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矫治,防止房化右心室进一步扩大、变薄,以改善右心功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埃布斯坦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改善埃布斯坦综合征(Ebstein anomaly)的手术疗效,总结36例埃布斯坦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36例手术中,三尖瓣置换术6例,Danielson手术28例,Carpentier手术2全;其中5例同时行右心房室旁路切断术。结果 术后早期右侧心力衰竭死亡4例,其中心瓣膜置换术1例,成形术2例,1例成形术并右心房室旁路切断术死于右心室壁血肿。25例患者随访3个月~11年,1  相似文献   

3.
埃布斯坦综合征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了提高手术疗效 ,总结埃布斯坦综合征 (Ebstein syndrome)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1例患者均有埃布斯坦综合征及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 ,合并 A型预激综合征 4例 ,B型 7例。术中电生理标测显示 11例中有 12条附加旁道 ,右心室游离壁 6例 ,左心室游离壁 3例 ,后间隔 1例 ,后间隔和右心室游离壁双旁道 1例。所有患者的房室附加旁道均在体外循环下被成功地手术切割 ;埃布斯坦综合征按 Danielson方法行成形术 9例 ,三尖瓣置换术 2例。 结果 全组 11例无手术后早、晚期死亡 ;术后随访 4个月~ 6年 ,平均随访 3.4± 1.3年 ,无预激综合征复发 ,2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 级 9例 , 级 2例。 结论 手术治疗埃布斯坦综合征合并预激综合征 ,可同时纠正埃布斯坦综合征伴三尖瓣关闭不全和预激综合征 ,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Ebstein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3例Ebstein综合征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40(15.0±7.6)个月。行单纯三尖瓣环成形术1例,Danielson式折叠术5例,Carpentier式折叠术16例(其中5例患者三尖瓣和功能右心室发育差,加行双向Glenn手术),心脏复跳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大量反流,再次阻断主动脉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均于术后1周内恢复。术后1~2周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有微量至轻度反流19例,中度反流3例。随访19例,随访时间0.5~4.0(3.3±1.6)年,随访期间因右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再次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2例,Ⅱ级4例,Ⅲ级2例。失访4例。结论三尖瓣修复术是治疗Ebstein综合征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右心室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三尖瓣器质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三尖瓣不同类型病变,探讨对三尖瓣器质性病变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病理改变决定手术方式,行三尖瓣器质性病变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53例。以瓣环扩大、瓣叶增厚、关闭不全为主的患者采用改良Kay法或节段性DeVega成形术;交界粘连融合以狭窄为主则切开交界融合,切开处以小垫片缩环,交界对拢缝组成统一瓣;成形失败者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采用改良Kay法或节段性DeVega成形术43例,切开粘连交界对拢缝合5例,置换生物瓣1例,机械瓣4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50例,随访时间5个月-9年,随访率为94%,其中1例5年后死于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无反流41例,轻至中度反流8例。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44例,Ⅲ级5例。结论;三尖瓣器质性病变绝大部分均可采用瓣膜成形术,三尖瓣置换术的远期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下移外科治疗10例谢维泉,张珍治,吕文光,林乌拉,谢琦1985年至1991年6月我们外科治疗三尖瓣下移病人10例,无死亡病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4~33岁。全组均有发绀,血红蛋白达180g/L以上者4例。胸骨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术10例,其中置换生物瓣6例,双叶机械瓣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例,常规心脏停搏手术10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用升压药维持循环,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室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前后径(22.5±5.6mm)较术前(31.9±5.9mm)明显减小(P<0.001)。随访14例,随访时间1.8±1.3年,心功能级2例、级9例,级2例,1例于术后4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外科矫治后疗效满意,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远期疗效,探讨理想的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不同的三尖瓣处理方法,随访6个月~4年,根据超声心动图比较中远期疗效。结果成形组复发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6例,复发率77.5%,三尖瓣置换组效果满意。结论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根据肺动脉压力及三尖瓣腱索病变程度选择适宜的三尖瓣手术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鲁藤巴赫综合征外科治疗3例王闽陈玲李玮我院1989年4月~1992年4月手术治愈3例鲁藤巴赫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9岁。活动后心慌、气促7年。闻及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心尖区双期杂音,P2亢进。心电图示右房、室肥大。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10.
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1.
胃癌肝转移八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88~ 1993年间行胃癌切除术 42 8例 ,其中同时发现肝转移者 2 1例 ,占 4 9%。我们对 8例肝转移者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灶 ,其余 13例仅行胃癌切除术 ,而对肝转移灶未作特殊处理。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肝转移灶切除组 8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2例 ,年龄 47~ 71岁 ,平均 5 6 8岁 ,肝转移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肝转移灶未切除组 13例 ,其中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42~74岁 ,平均 6 1岁 ,经手术探查证实肝转移。2 术中发现 :肝转移灶切除组 (8例 ) :其中胃原发癌Bor rmannⅡ型 3例 ,…  相似文献   

12.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1998年,我们对10例右肺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病人,在切除肿瘤或手术探查的同时施行了上腔静脉替换或旁路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33~62岁。均为右肺上叶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和SVCS。10例病人均有刺激性咳嗽、痰血等临床症状。8例有不同程度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其中颜面部水肿4例,双侧颈静脉怒张4例,颜面、眼睑部瘀血2例。按Soler分度法SVCSI度6例,II度3例,III度1例。中心型肺癌8例,周围型2例…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36岁。因腹胀、活动后心悸 1年 6个月 ,伴胸闷、咳嗽、咳痰加重 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有明显的全心功能衰竭体征 ,心脏超声心动图示 :主动脉瓣、二尖瓣有明显的病变 ,三尖瓣下移伴重度狭窄和中度反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重度狭窄合并轻度反流 ,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合并反流 ,埃布斯坦综合征 (Ebstein syndrome) ,心功能 级。术前经改善心功能治疗 10天后 ,予以手术治疗。术中经右心房切口 ,探查见三尖瓣发育不良 ,交界欠明确 ,后瓣及隔瓣轻度下移 ,瓣叶边缘增厚 ,近瓣环处变薄 ,瓣下腱索发育不良 ,偏细 ,切除病变瓣叶 ,用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51例Ebstein畸形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9例;平均年龄15.8(0.8~48.0)岁;平均体重35.3(7.0~68.0)kg。Carpentier分型A型12例、B型34例、C型5例。超声心动图(UCG)提示:三尖瓣轻度反流7例,中度反流8例,重度反流36例。手术中应用褥式缝合上提隔瓣和后瓣,平行折叠房化右心室加三尖瓣环缩术21例,Carpentier法8例,二瓣化法11例,纵向折叠房化心室加三尖瓣成形术4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生物瓣置换术2例;另有2例因右心室发育不良仅做双向格林手术。17例患者于三尖瓣成形术后加做双向格林手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低心排血量。术后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32(2~102)个月。随访期间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30例、Ⅱ级19例;三尖瓣中度反流8例,轻度反流6例,无反流35例。3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患者的机械瓣、2例生物瓣置换术的生物瓣功能均正常。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无需再次手术患者。结论对Ebstein畸形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报告57例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重点介绍对术式选择见解;肝静脉出口平面或其上方的下腔静脉膜状梗阻、或≤2cm的节段性梗阻、狭窄病变,应选择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或成形术.本病70%以上患者适用此术式;肝静脉阻塞应首选门-腔分流术;肝静脉闭塞及其邻近下腔静脉梗阻,病变>2cm时,可选择肠─房转流术。总之要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不同确定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疗效.全组57例,术后3mon内死亡2例,失访1例。54例随访5mon至8a,平均 2a+8mo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布加氏综合征外科治疗7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总结78例面加氏综合征治疗方法,以探讨多种手术及介入方法的疗效。方法 78例中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18例,PTA加支架入术10例,脾肺固定加大肉膜包肺术20例,经右心房及股静脉联合破膜扩张并置支架术15例,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10例,直视根治加支架置入术5例。结果 术后病情缓解,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2.50~3.93kPa下降至术后1.41~2.33kpa,门静脉压力由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例先天性三肖瓣发庆膛全外科治疗病例。方法: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房行三泊瓣成形术8例中DeVega6例,Kay2例,三尖瓣替换术3例中高位替换2例,原位替换1例。结果:11例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Marfan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可同时受累 ,导致功能损害 ,病人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而需手术治疗。 1 997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 ,我们对 1 0例Marfan综合征病人在实施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Bentall手术 )的同时 ,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 (MVR)或二尖瓣成形修复术 (MVP)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  1 0例病人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 2 6~ 58岁 ,平均 (43 3± 9 4)岁 ;体重 50~ 65kg ,平均 (60 6± 4 8)kg ;平均身高 (1 79 1± 3 1 )cm。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TR) 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7~72 (52.3±8.0) 岁,其中合并心房颤动 (AF) 59例。功能性TR 61例,风湿性TR 4例。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1~26 (11.2±4.7) 年。行三尖瓣置换术 (TVR) 55例,三尖瓣成形术 (TVP) 10例。 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死亡11例 (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术前右心室内径、血浆白蛋白 (ALB)、结合胆红素 (DBil)、体外循环 (CPB) 时间及术前心功能Ⅳ级与手术死亡显著相关;而术前心胸比率 (C/T)、TR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肺动脉收缩压 (PAs)、术前血红蛋白 (HGB)、肌酐 (Cr)、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均与手术死亡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心功能Ⅳ级 (OR=7.23,95% CI:1.57-33.25,P=0.01)。54例生存患者中共有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6%,随访时间1~160 (47.2±43.3) 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行TVR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主动脉瓣梗阻1例;TVP1例患者死于心跳骤停。行TVR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和89%±7%;行TVP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0%±18%(P=0.9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肌酐值(HR=1.10,95% CI:1.03-1.17,P<0.01)。 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与术前患者全身状况和心功能独立相关,外科手术治疗应在严重心力衰竭发生之前进行。术后5年生存率较好,术后远期死亡主要与术前肌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