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内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K-B纸片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13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35.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分别为18.1%和17.4%。产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普遍耐药,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有多脏器损害、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入住ICU、有介入治疗等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 ,避免选择如头孢噻肟等易耐药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2.
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高产AmpC酶的细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菌株的分离、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无重复收集临床分离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86株,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头孢西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高产AmpC酶阳性率为23.3%(20/86),以阴沟肠杆菌最高,达39.4%(13/33)。在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紊中,除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外,高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结论 细菌高产AmpC酶是对头孢西丁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高产AmpC酶菌株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相当严重,应高度重视高产AmpC酶细菌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趋势监测(SMART)监测中国腹腔感染患者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趋势。方法收集2005—2006年中国7所教学医院分离自腹腔感染患者的需氧和兼性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共收集菌株1208株,其中肠杆菌科菌占84.9%。在被测药物中,肠杆菌科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43.7%~50.5%、27.5%~35.3%和33.8%~44.2%。除亚胺培南100%敏感,ESBLs阴性株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ESBLs阳性株。患者入院<48 h分离株的敏感率均高于≥48 h分离株,<48 h分离株的ESBLs阳性率均低于≥48 h分离株。结论本研究为中国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腹腔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了依据。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是引起腹腔感染的肠杆菌科菌体外较为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阴沟肠杆菌耐药及ampC基因表达状况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14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及ampC基因的表达。方法 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其特异性,并根据耐药表型对ampC基因表达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44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8.6%,对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65.9%和63.9%,但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120株ampC基因阳性(占83.3%),其中36株高水平表达(占30.0%),45株诱导表达(占37.5%),未表达或低水平表达的有39株(占32.5%),有56株合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46.7%),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敏感率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而单纯高产AmpC酶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在85%以上,如合并产ESBLs,则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下降。结论 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严重。明确ampC基因的表达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2001年4月~200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株的初筛,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作确证试验,并测定产ESBLs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6.4%和18.2%。产ESBLs菌株多呈多重耐药,耐药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环丙沙星(93.3%)、头孢噻肟(70%)、头孢哌酮/舒巴坦(66.7%)、氨曲南(63.3%)、阿米卡星(36.7%)、头孢西丁(20%)、头孢他定(16.7%)、头孢吡肟(10%),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产ESBLs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大量使用,细菌因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而耐药的现象愈来愈多,由于产ESBLs菌株往往表现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低水平的敏感,临床实验室用常规的药敏方法不能检测而被忽视,故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常见产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我们采用纸片确证法对我院分离到的442株细菌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所产ESBLs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安徽铜陵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探讨当地抗感染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方法收集2003~2004年安徽铜陵地区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统一进行Kirby-Bauer纸片法药敏试验和纸片法酶抑制剂增强试验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按NCCLS2002年标准判定。结果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5%。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敏感率53·2%,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复方磺甲口恶唑的敏感率仅31·2%。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分别为37·8%和30·7%。肠杆菌科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31·4%~39·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第2、3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敏感率多为50·1%~65·4%。非发酵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仅33·9%~50·2%。结论葡萄球菌对多年来少用的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只有23·7%和29·0%;肠杆菌科除亚胺培南100%敏感率外,尚有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定敏感率为74·0%~83·9%;非发酵菌总体敏感率仍以亚胺培南(82·6%)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2·9%)为高。因此,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仍需结合当地的细菌耐药状况来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8.
856株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ESBLs检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产ESBLs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率分别为42.0%、52.0%和35.1%,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耐头孢美唑的肠杆菌科细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三维法测定AmpC和ESBLs及纸片扩散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的抑菌环直径。结果50株耐头孢美唑的肠杆菌科菌有24.0%的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有28.0%的菌株单产AmpC酶,有6.0%的菌株单产ESBLs,有46、0%的菌株AmpC酶和ESBLs酶均阴性;AmpC和ESBLs总的阳性率分别为48.0%和26.0%;AmpC和ESBLs总的阳性率分别为44.0%和26.0%;肠杆菌属的产AmpC酶率最高,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气单胞菌属均能产生AmpC酶,而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的几率较小。结论耐头孢美唑的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几率较高,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得到的1 892例菌株中的1 1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API系列鉴定,K-B方法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判断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1 1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全部分离菌株的58.30%(1 103/1 892),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28.92%(319株),其他常见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7.68%(195株),肺炎克雷伯菌12.33%(136株),鲍曼不动杆菌11.51%(127株),产酸克雷伯菌5.08%(56株),产气肠杆菌3.81%(42株),阴沟肠杆菌3.80%(4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7%(35株),洛菲不动杆菌2.17%(24株)。分离出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对以上几种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2%,阴沟肠杆菌对以上几种药物的耐药率略高但也低于40%。分离出的主要肠杆菌细菌未检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低于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99%、21.32%、17.86%。结论:由于常见菌株的耐药现象严重且耐药率不断增高,应当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浙江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各地区临床分离的E.coli和K.pneumoniae共362株,经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筛选出产ESBLs细菌,并用浓度梯度法(E-test)检测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浙江省E.coli和K.pneumoniae中ESBLs检出率分别为37.9%和41.2%,总检出率为39.2%。产ESBLs细菌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头孢西丁(FOX)、头孢吡肟(FEP)、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U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ZP/TAE)、阿米卡星(AMC)、环丙沙星(CIP)的耐药率比不产酶株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IMP)都敏感。结论 浙江各地区ESBLs在E.coli和K.pneumoniae中的检出率高。产ESBLs菌对所测试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比不产酶株为高,但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年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基因型及耐药情况。方法 2010年1~12月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43株,肺炎克雷伯菌27株,采用CLSI(2009)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法,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 70株细菌中检出32株产ESBLs细菌,检出率为45.71%;PCR结果显示CTX-M、SHV、TEM-1基因型分别有21株、14株和5株,6株细菌携带2种以上基因型;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对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亦较高(50%~85%),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25%)。结论 ICU产ESBLs菌检出率较高,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医疗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产酶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酶(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表型及其基因特性。方法先后用标准纸片扩散法、三维试验、等电聚焦、酶抑制试验以及微量稀释法等进行表型检测。然后用接合试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受试的86株细菌中有4株三维试验阳性,等电聚焦以及酶抑制试验表明这些菌株都产一种等电点(PI)为7.8并具有AmpC性质的β内酰胺酶,基因测序表明和DHA01型AmpC酶一致;它们同时伴随产生一种PI为8.2的ESBLs,基因测序表明其来源为SHV-12。微量稀释法检测表明上述菌株不但对多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且出现了对头孢吡肟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敏感。结论本研究发现同时产DHA-1型高产AmpC酶和SHV-12型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耐药表型。此类菌株的出现,将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王暖  陈晋  陈慧萍  孙立山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57-1858
目的评价头孢美唑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K-B法测定头孢美唑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125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94株,头孢美唑对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头孢美唑对产ESBLs株的体外敏感率为87.2%,优于测试的青霉素类、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但低于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头孢匹肟和头孢替坦敏感性相近。结论头孢美唑钠对ESBLs稳定,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殿武  李明成 《山东医药》2008,48(38):71-72
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对儿科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检测;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和DNA序列,分析产ESBLs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从422份感染标本中分离出20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阳性率39.4%(63/201);携带blaCTX-M-11基因17株(17/63,26.9%)、blaTEM-1基因7株(7/63,11.1%)、blaSHV-2基因5株(5/63,7.8%).ESBLs阳性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株,只对亚胺培南敏感.提示吉林地区儿科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高,并呈多重耐药性,携带三种ESBLs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刘敏  王欣  章政  赵鹏飞  邢昂 《山东医药》2012,52(43):80-81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临床分离的378株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鉴定为大肠埃希菌173株、肺炎克雷伯菌120株、肠杆菌属67株,阴沟杆菌9株,产酸克霉伯菌4株,其他肠杆菌6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98.41%和94.9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00%),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0)。结论目前我院住院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对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本地区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B.内酰胺酶的关系。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55株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以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选,以纸片扩散初筛试验、扩散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查,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进行头孢菌毒酶(AmpC酶)p-内酰胺酶表型检查,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并进行产物测序。结果55株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87%以上,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在30%以下;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率为74.54%,主要来自产ESBLs+AmpC酶菌株,其次为单产ESBLs酶和单产AmpC酶菌株;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DHA、CIT、TEM、CTX.M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27%、16.36%、27.27%、27.27%、16.36%。结论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菌株呈不断增加趋势,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产酶细菌所致感染的方法;菌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原因并非产碳青霉烯酶,而可能为同时产ESBLs+AmpC酶或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分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用APl或V1TEK-AMS系统(Bio’Merieux,法国)鉴定菌种,用NCCLS推荐的初筛和确证法检测产ESBLs的细菌,并用K-B法测定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000年武汉地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202株肺炎克雷伯菌、149株阴沟肠杆菌、67株费劳地枸椽酸杆菌、43株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9%、29.2%、20.1%、29.9%、和23.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2.4%,对其它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产ESBLs的菌株集中在肠杆菌科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费劳地枸椽酸杆菌的ESBLs产出最高。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ESBLs的产出应引起重视。治疗其感染时应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了解烧伤外科住院病人细菌感染的特点与耐药性。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检测方法,对烧伤外科住院病人进行标本采集,送检进行病原学检测与临床分析。结果烧伤组共检出细菌297株,其中创面分泌物195株、痰液9株、血液57株、尿液3株、穿刺引流液2株、各类导管插管31株。感染的各类型的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非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最高(112株);再次是肠杆菌科细菌(104株);非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最低(81株)。烧伤外科分离的主要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严重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相对较低,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超广谱β-丙酰胺酶(ESBLs)(+)在试验中可以表现出对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ESBLs(-)的耐药率相对较低,ESBLs对青霉稀类抗生素敏感度较高,耐药性为0,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高度耐药,尤其对复方磺胺甲噁唑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为0%的耐药外,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度。结论烧伤病房住院病人临床分离菌株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及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烧伤外科住院病人的细菌感染、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人合并感染的细菌分离谱和耐药现状,为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痰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40株细菌分离菌分布:革兰氏阳性菌(9.71%),革氏阴性菌(40.59%),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类占(49.71%)。药敏提示,亚胺培南、头胞他定、派拉西林/Tazo、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往往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经验选择亚胺培南、头胞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第2、3代头孢菌素等。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以G-杆菌和真菌为主,对多药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