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禅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弹性开放禅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5例(62.5%),无一例有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失代偿、前房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型弹性开放禅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作为无条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205例(21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5例(213眼),平均年龄56.8(5~86)岁。右116眼,左97眼,其中双眼8...  相似文献   

3.
作者总结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266例284眼白内障用削梨法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度数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选择合适 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I组:30眼植入Alliergan 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II组:30眼植入Allergan Surgical Model53单焦点硬性人工晶体,所有病例均由同高年资料眼科医师行手术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远、近视力、矫正视力、并发症及眼部症状,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远视力和最佳矫正的近视力差异有显著意义,但I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的近视力明显优于II组,两组之间无并发症的差别。I组病例仅有1例(3.3%)患者术后3d出现眩光,2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度数选择可按眼的度数选择才能更好的发挥远、近视力,功能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眼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31例(31眼)白内障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经8~14个月随访观察,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占80.6%,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者占86.9%,但矫正镜片一般在±2.00DS范围内。术后并发症轻而少,经处理后大部分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我国已普遍开展,我院2002年开始实施该手术以来,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总结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2 6 6例2 84眼白内障用削梨法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经验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白内障 2 2 6例 ,男 15 2例 ,女114例 ,平均年龄 5 4(32~ 76 )岁 ,老年性 195眼 ,并发性 5 6眼 ,外伤性 33眼。晶体核硬度 :Ⅰ级 10 4眼 ,Ⅱ~Ⅲ级 16 0眼 ,Ⅳ级 2 0眼。术前视力 :从光感至 0 .3。1.2 手术方法 常规球周麻醉或爱尔卡因表麻后 ,于 11°方位 2 .2mm钻石刀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 ,3.2mm钻石尖刀平行虹膜面穿刺入前房 ,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用破囊针或囊膜镊做直径 6…  相似文献   

11.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比传统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具有更好的术后视力及更少的并发症 ,我院在1996年10月~1999年12月用此法代替过去的晶体冷冻摘除术共做了136例140只眼。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中老年性白内障128例(94.1 % ) ,外伤性白内障3例 ,并发性白内障5例。老年性白内障中3例伴有糖尿病。男64例 ,女72例。年龄21~84岁 ,以65~75岁为多 ,75以上高龄老人26例。2、手术方法大部分病人在2%利多卡因球周麻醉下手术 ,其中有6例仅在1%…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5例 ( 92只眼 )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术 ,与同期大切口白内障手术 6 2例 ( 6 5只眼 )作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对比。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大切口组 ,而视力高于大切口组。结论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白内障能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 ,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成本低 ,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574-3575
自2005~2006年我院共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88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2例,女86例,年龄48~90(平均68)岁;老年性白内障12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60例,抗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例。术前最好视力0.2,最差为光感,术前均测量角膜曲率,A超测定眼轴长度,术后随访2~4(平均3)个月。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的常见原因,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本院自1990年底开展该手术以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1990年10月~1997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61例71眼,其中男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42例(42眼)同时进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即三联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结果:视力,术前光感-0.1,术后0.01-1.0,眼压,术后37眼恢复正常,随访5-18个月仍正常,5眼术后1周眼压为3.25-3.86kPa,经局部降眼压药作用10天后恢复正常,随访8-24个月的正常,结膜滤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动态变化。方法:对42眼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测量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术眼的屈光变化。结果:术后1周平均眼视力0.2,3个月时视力为0.5。术后不同时期球镜度数变化不显著(P〉0.05)。角膜的屈光变化以术后1个月内明显,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结论:常规切口术后散光术中可采取不同的对策 ,屈光状态在术后1个月内有明显变化,提示术后可选择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囊外摘除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囊不能支撑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较好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在本院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65例)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4例)进行临床随访比较。结果术后脱残率(矫正视力〉0.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缝线固定组人工晶体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早期高眼压前房型组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但1个月后高眼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内皮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瞳孔变形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较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凌懿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8):923-923
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4月共收治 10 3例 10 6眼白内障患者 ,其中高度近视白内障 2 2例 2 2眼 ,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 :2 2例 2 2眼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 45~80岁 ,平均 62 5岁 ,眼轴 :2 6 1~ 3 2 3 9mm ,核Ⅱ级 8例 ,Ⅲ级 8例 ,Ⅳ级 6例 ,术后随访 6~ 12个月。1 2 手术方法 术前按白内障手术常规准备 ,A、B超检查未见视网膜剥离 ,按SRKⅡ公式测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电脑计算打印。作球周麻醉 ,开睑器开睑 ,距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复明工程中的效果。方法:对609例(609眼)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421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均9眼,术中后囊膜破裂18眼,术后角膜水肿35眼,反应性虹膜炎20眼,前房出血3眼,瞳孔变形2眼,高眼压2眼。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安全有效,适于复明工程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