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其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由学生的抚养人填写调查问卷。结果91.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早餐,44.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零食,8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看电视边吃食物的现象,46.3%的小学生、49.0%的中学生有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结论齐齐哈尔市初中学生偶尔/从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中学生;中小学生吃零食的比例均分别低于4城市;中小学生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比例均低于4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对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作进一步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日常饮食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1864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情况。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正确率仅为41.6%。中小学生边吃饭边看电视比例达到52.9%,有30.9%、23.6%和25.4%的中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或喝含糖饮料、挑食或偏食和经常喝生水。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比例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应对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泉州市2~7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相关行为问题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泉州市2~7岁儿童1 804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进行调查;体格测量、测定末梢血血红蛋白评估儿童健康状况。所得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泉州地区2~7岁儿童中,92.8%的儿童进餐固定时间,62.7%的儿童每顿饭所花时间为15~30min;38.9%的儿童需大人喂饭,34.7%的儿童进餐时看电视或听音乐或玩玩具。大部分儿童的膳食结构较为均衡。儿童饮食行为边走/边玩边吃、挑食偏食、每顿饭所花的时间、固定时间进餐、吃零食等影响儿童的健康状况。结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儿童饮食行为状况不尽相同。泉州地区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为进餐规律性和平衡饮食较好,而进餐习惯、进餐氛围方面尚有欠缺。儿童的健康状况与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1539个学生-家长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行为的资料。结果:广州市中小学生知道和吃过西式快餐的比例分别为99.0%和97.9%,过去1年平均每月吃过2次以上(包括2次)的比例为23.4%,喜欢吃快餐的主要原因是味道好、环境好和方便。父母主要在节假日、孩子要求去的情况下带他们去吃快餐。影响中小学生西式快餐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收入、中小学生性别和母亲的文化程度等。结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吃过西式快餐,吃西式快餐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饮食时尚,防止他们过多消费西式快餐的关键是加强对父母和他们本人进行饮食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北京海淀区969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少年家庭就餐分别以“家里做饭”、“到餐馆用餐”、“购买外卖”、“热剩饭菜”和“吃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为主的比例分别为92.9%、3.0%、1.2%、1.4%和1.1%。58.1%的家庭用餐时“一家人都轻松自在地谈话,气氛活跃”(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庭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P=0.001);8.7%的家长“常利用进餐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5.6%的家长“用餐时谈自己的事,不管孩子”(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20.2%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4.9%的家庭“进餐时气氛严肃,很少交谈”;而67.9%的儿童少年表示在意用餐的环境和气氛(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P=0.001)。户籍和流动儿童少年家庭食物的主要制作人均为母亲。32.2%的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好或表现好时给予某些食物当作奖励或安慰”;10.8%的家长“在孩子吃了某些食物后,才会答应孩子别的请求或允许孩子做某件事”(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33.3%的家长“经常提示或教育孩子吃某些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21.1%的家长“喜欢、经常吃某些食物”。结论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在用餐及饮食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改变不合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体力活动知识与相应行为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预防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9月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整群方法抽取南京市48所学校10 124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 426份。结果中小学生知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体重"、"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能长胖"、"经常喝可乐等软饮料能长胖"和"经常吃西式快餐能长胖"的比例分别为81.1%、33.0%、74.2%和82.8%,体力活动不足、静坐时间过长、软饮料摄入过多和西式快餐摄入过多的比例分别为49.9%、4.4%、10.4%和9.5%。年级、性别、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数不同,学生的膳食、体力活动知识知晓率与相关不健康生活行为比例均不同(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解"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体重"、"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能长胖"、"经常喝可乐等软饮料能长胖"和"经常吃西式快餐能长胖"的学生,相应的体力活动不足(OR=0.785)、静坐时间过长(OR=0.604)、软饮料摄入过多(OR=0.566)和西式快餐摄入过多(OR=0.425)的比例低。结论正确的膳食、体力活动知识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应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用眼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用眼行为状况,为预防近视,保护学生视力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小学生家庭用眼行为情况家长调查问卷",对西城区6所小学、4所中学共1 97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看电视≥1 h/d的报告率为55.8%,看电视距离≤2 m的为39.2%,看电视、看书时采取坐姿的分别为85.1%和85.3%,书桌光源及看书距离合理的报告率分别为34.1%和50.1%;48.3%的家长能够根据孩子身高调整桌椅高度,85.3%的家长认为应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家长对保护视力的措施有一定的了解。结论针对学生家庭用眼行为存在的问题,应对学生和家长共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饮食、运动与减肥相关行为状况,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抽取的6所学校共10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经常喝汽水饮料、吃甜点心、吃西式快餐及吃油炸食物的比例分别为29.8%,16.7%,40.5%和43.5%;经常喝牛奶和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52.3%和69.2%。经常参加日常体育锻炼的学生为35.5%;每天看电视/录像、做课外作业、玩电子游戏、上网时间>1h的比例分别为61.6%、64.4%、64.4%和65.1%。采取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学生比例为10.2%。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和运动行为,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饮食行为问题,探索通过家长教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综合饮食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18~72月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饮食行为,对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家庭给予饮食指导,为期1个月。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检测血清营养学指标。结果 研究最终调查310名儿童,其中51.0%的ASD儿童有挑食行为,其他高发的行为问题有进餐容易分心(35.3%)、进餐要看电视或玩玩具(25.5%)、不愿在餐桌进餐(19.0%)。ASD儿童体重过重(11.6%)及肥胖(11.2%)的比例较高,个别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锌降低。本研究最终干预问题条目有7条,每个问题条目干预过程中都有不同比例的儿童得到改善。同时个别条目干预中发现主要照顾者为父母及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的干预改善率更高(OR>1,P<0.05)。结论 ASD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应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ASD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0.
父母提示对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了解父母提示或强迫对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泛,上海,济南和哈尔滨等4个城市,随机选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家长9464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38.0%-44.0%;有10.1%-10.9%的父母在就餐时总是或经常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强迫后,孩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28.2%-33.5%。结论 城市儿童少年父母就餐时对孩子的提示或强迫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应在家长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指导孩子的饮食。  相似文献   

11.
了解城市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家庭环境因素对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儿童的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和教育水平中等的小学五年级共507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3%的儿童蔬菜食用频率达到每周6~7d,水果的食用频率低于蔬菜(67.8%),肉、蛋、奶豆类的食用频率较低(每周食用6~7d的分别占57.5%,45.3%,60.0%,17.3%);部分儿童每周不食用蔬菜水果肉蛋奶豆类食品,其中不食用豆类的儿童最多,达9.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饮食行为(β=0.21)、家长对零食的限制(β=0.21)、家庭亲密程度(β=0.15)、家庭月收入(β=0.13)可促进儿童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家庭零食的储备情况与儿童良好饮食行为养成呈负相关(β=-0.11)(P值均<0.05).结论 城市小学生的饮食行为受多种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的饮食环境.可以通过对家长的宣教和引导,规范家庭饮食环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越秀区中小学生及家长对伤害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方法 2 0 0 3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天河、越秀区6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用统一调查表对选择对象的伤害有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除了小学一、二年级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以外,其余均用自填方式进行。结果 本次共调查天河、越秀区中小学生115 5人,其中男生5 5 9人,女生5 96人;小学5 5 6人、初中4 4 1人、高中15 8人;4 9 8%的学生表示知道伤害是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6 5 5 %的学生表示知道年龄在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街,5 1 8%的学生认为“手指受伤出血可以用水洗净,然后用纸或布包扎”是不正确的,72 0 %的学生知道伤害能预防;2 3 4 %有过逆向骑车的行为,4 5 9%有过在红灯时横穿马路的行为,2 0 2 %有过和同学打架的行为;男生的伤害知识正确回答率低于女生(P <0 0 5 ) ,男生不正确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P <0 0 1) ,不同年级学生的伤害认知程度、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共调查学生家长110 1人,86 2 %的家长认为有必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各种安全教育,84 4 %的人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只有17 3%的家长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结论  相似文献   

13.
4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主要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抽取样本10276名儿童少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早餐行为及相关因素的资料。结果83.0%的儿童少年1周每天都吃早餐;有时不吃早餐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没有食欲(46.1%)和没有时间吃(44.2%);是否每天吃早餐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父亲职业和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等。儿童少年早餐营养质量良好者占9.5%,一般者占35.5%,较差者占55.0%,影响早餐营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和父亲的职业。结论 城市儿童少年有时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普遍,早餐的营养质量也不高,父母和居住地是影响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改善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父母和儿童少年的营养教育以及学校提供营养早餐。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天河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和行为差别。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 0 5 %的学生表示知道伤害是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64 2 %的学生表示知道年龄在 1 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不同年级比较发现 ,某些认知和行为随年龄增长反而变差 ,尤以高中学生明显。 96 9%以上的家长认为有必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各种安全教育 ;86 8%的人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意外伤害 ;只有 1 6 1 %的家长填写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结论 多数中小学生和家长对某些意外伤害认识不足 ,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健康教育 ,同时对家长也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习惯,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 853名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留守儿童占59.2%。父母均外出务工者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均较低;留守的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低于中学生,而饮食行为得分高于中学生。结论留守儿童营养知识较少,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应开展综合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健康行为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营养改善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度北京市全部在校1 024 47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采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3 82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78%。女生肥胖检出率(15.83%)低于男生(29.44%),营养不良率(18.13%)高于男生(9.76%);城区学生肥胖检出率(19.99%)低于郊区(20.76%),营养不良检出率(14.13%)高于郊区(13.27%);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0.70%)高于中学生(19.81%),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15.46%)高于小学生(12.42%)。郊区学生不健康饮食和运动行为发生情况普遍高于城区学生,更多的女生不吃早餐,更多的男生常吃西式快餐,男生运动锻炼行为好于女生,男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长于女生。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应依据不同性别、地区相关行为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现状,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82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依次为95.0%,98.9%和97.8%,大部分学生在家里吃饭。早上7:00前吃早餐为多,占58.0%;在1周的饮食中有15.5%的学生每天吃糖果、巧克力等甜品1次以上,有56.1%的学生每天喝牛奶或相同量的奶制品少于1杯(约200mL),20.9%的学生每天喝含糖碳酸饮料1次以上,有34.5%的学生每天吃蔬菜少于1次,有少部分学生每天吃油炸、腌熏食物1次以上;大多数学生有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的习惯;有38.3%的学生在调查前1周内光顾过街边小摊。结论中小学生是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预防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矫正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了解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座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07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城市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8±1.5)h,78.7%的学生睡眠不足,且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F=2 342.243,P<0.01).初中生睡眠不足的比例最高(78.8%),女生睡眠不足的比例(76.1%)高于男生(72.4%),城市(75.6%)高于郊区(71.6%),家长睡眠不足的学生更容易睡眠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学生性别、家长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长睡眠状况均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睡眠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段、家庭环境对学生睡眠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