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大鼠和人体血吸虫感染时存在的封闭抗体,以及以抗独特型疫苗替代抗原疫苗的新途径。 1.大鼠血吸虫感染时的封闭抗体大鼠IgG2c单克隆抗体(IPLSm 3)不能杀伤童虫,而能抑制体内、外IgG2a单克隆抗体(IPLSml)介导的嗜酸粒细胞依赖的细胞毒作用。IgG2c的封闭作用是双重的,既作用于表面靶抗原(38 000M.W.),又通过竞争Fcγ受体作用于效应细胞。IgG2c单抗的封闭作用主要作用于IgG介导的效应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 (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 (AWA)的识别 ;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 (SSA)的IgG抗体及亚类 ;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 结果 NRS可识别AWA中的 75、47、3 4.5和 2 3ku的抗原分子 ,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 62~ 86、5 4.7、47、3 4.5、3 0 .3和 2 3ku的特异性条带 ;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 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 ,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 ;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 ,培养 48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 41.0 %和 76.2 %。 结论 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 ,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AWA)的识别;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SSA)的IgG抗体及亚类;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结果NRS可识别AWA中的75、47、34.5和23ku的抗原分子.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62~86、54.7、47、34.5、30.3和23ku的特异性条带;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培养48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1.0%和76.2%。结论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感染家兔在治疗前后血清中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4株单克隆抗体3D8,5C7,SM21-3及SM38m(靶抗原分别为肠相关多糖蛋白抗原、肠相关蛋白抗原、虫卵抗原和成虫表膜抗原)作为捕获抗体,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4类循环抗原,与常规ELISA检测IgG抗体比较。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在经硝唑咪治疗后1~2个月,循环抗原基本转阴,而IgG抗体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循环抗原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IgG抗体不具有疗效考核作用。  相似文献   

5.
既往研究发现:在3种血吸虫(曼氏、埃及、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SWAP诱导的IgE和IgG4抗体与年龄和对再感染的抗性有关。近年来发现IgA抗体也有相似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IgA抗体具有抑制GST活性以及抗生殖和抗卵胚发育的作用,且在抗性人群中的滴度显著增高。提示IgA在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中可能也具有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8周内血清中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特异性IgG、 IgM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尾蚴感染BALB/c小鼠, 感染2周后开始每周采血并分离血清, 以SEA为抗原, 通过ELISA测定不同感染时间血清IgG、 IgM值; 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感染时间小鼠血清中SEA特异性IgG、 IgM抗体条带。结果 ELISA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小鼠血清IgG水平在感染5、 6、 9、 11周上升明显; IgM在感染5周和9周时上升明显。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感染血吸虫4周后, 小鼠血清中开始出现140、 180、 210 kDa蛋白特异性IgG抗体; 感染5周后出现43、 50 kDa强反应IgG特异性抗体带; 感染6周后在60~130 kDa处出现 IgG特异性弥散带; 感染9周后出现38、 73 kDa 蛋白特异性IgG条带, 其中38 kDa 条带较弱, 随感染时间延长, 条带反应逐渐增强, 直至感染18周; 感染11周后新增26、 32、 35、 80 kDa特异性IgG条带, 并且在12周后增强。感染3周后出现100、 140、 180 kDa IgM特异性反应条带, 感染9周后出现73 kDa特异性IgM强反应条带及 38、 43、 50 kDa弱反应IgM抗体带, 后3条蛋白条带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变强。 结论 SEA中不同组分抗原对感染宿主的免疫调节具有时间特异性, 其中43、 50、 100、 140、 180 kDa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3 kDa 既可用于急性血吸虫病诊断, 也可用于慢性血吸虫病诊断; 28、 32、 35、 38、 80 kDa抗原既可作为慢性血吸虫感染的优势抗原, 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 可作为疫苗开发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7.
CpG寡核苷酸的筛选及其对rSj28GST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pG寡核苷酸(CpG ODN)对日本血吸虫重组28 kDa GST(rSj28GST)抗原分子的免疫佐剂作用和诱导Th1型反应的效应.方法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筛选对鼠有良好免疫刺激作用的CpG ODN;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rSj28GST抗原分子;ELISA检测小鼠抗rSj28GST的同型抗体IgG1、IgG2a水平.结果筛选出的CpGODN如1826、2002、18264、2102等具有良好的免疫刺激活性,其SI>2;纯化的rSj28GST抗原分子,呈单一电泳条带;以CpG ODN为rSj28GST免疫佐剂,其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同型抗体IgG2a与IgG1比值也明显升高.结论 CpG ODN 18264是一种良好的免疫佐剂,并可显著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Calpain的原位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钙离子激活的中性蛋白激酶 (Calpain)在日本血吸虫体内的表达部位及其特征。方法 用重组纯化的Calpain抗原免疫大鼠 ,制备抗Calpain血清 ,从感染鼠灌流分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被切片 ,用羊抗大鼠IgG抗体作为二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观察Calpain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表达部位。 结果 重组Calpain抗原免疫大鼠后 ,产生了一个极高的抗Calpain特异性抗体 ,并在日本血吸虫成虫切片上识别自然的日本血吸虫Calpain ,且大多数表达在成虫真皮层。结论 日本血吸虫钙离子激活的中性蛋白激酶 (Calpain)主要分布在成虫肌肉和真皮层 ,提示Cal pain可能是日本血吸虫的一个疫苗候选分子 ,并提示这个分子的重组抗原有可能应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9.
抗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抗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性质。方法以重组表达纯化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印迹法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类和亚类、效价、浓度、纯度、亲和常数、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的测定与鉴定。结果共获得6株针对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为5G9、3F1、3F7、5C6、5D1和1G6,抗体类型分别为IgG1、IgG1、IgG2a、IgG2b、IgG1和IgG1。对其中的单克隆抗体5G9分析显示,制备的腹水抗体效价为1∶1.28×105,亲和层析纯化后的浓度为5.3 mg/ml,纯度95%,亲和常数为5.1×107mol/L。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可与体外重组表达纯化的日本血吸虫14-3-3蛋白特异性结合,同时也能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和成虫抗原特异性反应,而与大肠埃希菌、健康人血清和华支睾吸虫抗原均无明显交叉反应。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5G9检测14-3-3蛋白的灵敏度为31.25 ng/ml。结论本研究获得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日本血吸虫14-3-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建立新的日本血吸虫活动性感染检测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单链抗体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NP11-4VH、VL、scFv和PE38KDEL基因,经测序后将scFv及PE38KDEL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AD/gIIIA-scFv-PE38KDEL,转化E.coliTop10F′,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其活性。结果构建了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IIIA-scFv-PE38KDEL,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70kD;经变性、复性后的重组免疫毒素与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构建及表达了抗日本血吸虫单链抗体免疫毒素,为血吸虫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易感人群对曼氏血吸虫童虫表膜的IgG抗体反应,可将其分为高、低两类,两类人群抗童虫表膜的IgG水平相当,但50~80%低易感人群的血清IgG抗体主要同童虫表膜165、72、37kDa的抗原反应,而50~80%高易感人群血清IgG抗体主要同童虫的165和72kDa的抗原反应,这提示37kDa抗原可能是保护性免疫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株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A6,SJ31/32和SE9作为捕获抗体建立检测三类循环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OT-ELISA)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普通ELISA分别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三类循环抗原和IgG抗体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免在经砒喹酮治疗之后的第8周,睦相关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和肠相关抗原的转阴率分别为80%,70%和20%,而减后第18周全部转阴;IgG抗体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因此,MAA和SEA具有改好的疗效考核价值,GAA的疗效考核效果较差,IgG抗体不具有疗效考核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已知的6种日本血吸虫抗原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评价,为研制用于哨鼠早期诊断的免疫试剂提供候选抗原。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收集感染前及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清。采用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kDa膜蛋白大亲水性肽段与谷胱甘肽的融合表达蛋白(GST-HD)、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血吸虫四跨膜蛋白第二亲水基团(TSP2HD)、血吸虫虫卵蛋白(IPSE)、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抗原(SjMP-10)及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Sj14-3-3)作为诊断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感染血吸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水平,通过分析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及阳性率,筛选具有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价值的抗原分子。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对血吸虫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感染后第18、21、28天,抗GST-HD抗体IgM阳性率分别为60%、70%、100%,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40%、60%、90%;抗SEA抗体IgM阳性率为50%、60%、90%,特异性IgG阳性率为20%、50%、70%;抗TSP2HD抗体IgM阳性率为30%、40%、50%,特异性IgG阳性率为20%、30%、70%;抗IPSE抗体IgM阳性率为20%、30%、50%,特异性IgG阳性率为20%、30%、60%;抗SjMP-10抗体IgM阳性率为10%、20%、20%,特异性IgG阳性率为10%、20%、30%;抗Sj14-3-3抗体IgM阳性率为0、10%、20%,特异性IgG阳性率为0、10%、30%。以GST-HD融合蛋白和SEA为抗原,检测小鼠早期感染血吸虫的敏感性高于Sj14-3-3、IPSE、TSP、MP-10,检测IgM的敏感性高于IgG。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SEA中分子量在73kDa左右的蛋白条带可被感染后1周小鼠血清所识别,并随着时间推移反应加强。GST-HD最早出现反应的血清是感染后第10天小鼠血清,反应强度在感染后第5周达到最强。结论重组GST-HD融合蛋白与SEA中分子量约73kDa的蛋白分子具有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价值,免疫印迹试验的敏感性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高。  相似文献   

14.
青蒿琥酯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血清IgG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抗体与体外杀童虫效果的相关性。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在感染后8、15、22和29d分别一次性灌服300mg/kg青蒿琥酯,对照组小鼠灌服1%羧甲基纤维素钠。最后一次给药后7d剖杀小鼠,计算成虫数和虫卵数,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观察接受青蒿琥酯治疗的小鼠血清与巨噬细胞体外协同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效应。结果青蒿琥酯治疗组小鼠未检获成虫和虫卵;血清中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特异的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21d达高峰,此后下降;成虫抗原特异的IgG抗体水平呈上升态势,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青蒿琥酯治疗小鼠血清中虫卵抗原特异的IgG抗体呈低水平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青蒿琥酯治疗组小鼠血清和对照组小鼠血清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杀童虫效果。结论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血清与巨噬细胞在体外具有协同杀伤童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感染昆明杂种小鼠后,定期剖杀小鼠取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测定尾蚴表皮结合的抗尾蚴IgG的水平,同时检查小鼠体内血吸虫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两性成虫感染的小鼠产生抗尾蚴抗体较雄性感染的小鼠出现得早,而且抗体含量高。抗尾蚴IgG能被撕碎的血吸虫虫体、或两性血吸虫成虫培养的上清液所中和,而未成熟卵、或成熟卵的培养物不能吸收机尾蚴IgG抗体。小鼠含抗尾蚴IgG抗体的感染血清可使成虫冷冻切片中的成虫表皮呈现荧光,而对成虫消化道或子宫上皮不出现免疫荧光反应。抗尾蚴IgG抗体阳性的感染血清经尾蚴吸收后,可使之对成虫表皮的荧光明显减弱。因此,日本血吸虫成虫表皮及其脱落物能在小鼠体内产生IgG此抗体能与尾蚴表皮抗原相结合,说明成虫与尾蚴及表皮之间存有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SjMAg的单链抗体。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代谢抗原SjMAg包板,对已构建的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富集,然后用ELISA法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筛选阳性克隆,最后借助ELISA、SDSPAGE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根据阳性克隆表达产物与其它4种吸虫抗原反应的情况,进行特异性鉴定。 结果 从随机挑取的72个克隆中筛选到阳性克隆6个,经交叉筛选和鉴定最终获得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阳性克隆2个。 结论 用固相富集和ELISA筛选法可以从抗体库中有效地筛选到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阳性克隆,获得的抗体克隆可用于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单链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该保护力可能是通过同时诱导受体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组织内的抗原,抗体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肠内抗原,结果感染后4wk未检出抗原,6wk抗原水平显著升高,10—12wk达到高峰、其几何均数倒数分别高达512和483。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病变,亦最为显著,而肝内虫卵肉芽肿的直径显著大于肠内的。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T)及IFAT测定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肠组织内抗体,结果在感染6wk后,三种抗体(IgG、IgM和IgA)均达低水平,10—12wk均显著上升,而肝、肠组织内IgG抗体则非常显著地高于IgM和IgA的。提示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免疫应答,主要是IgG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一步探讨抗重组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rSjCTPI)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对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价值。方法 建立以纯化的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多克隆抗体(IgG)为捕捉系统,以酶标抗rSjCTPI为检测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M-ELISA)法,分别对同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12个月的血吸虫病人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检测抗体的SEA-ELISA法比较。结果 P-M-ELISA法对治疗前血吸虫病人检测阳性率为96.6%,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为98.3%,P-M-ELISA法对治愈后2、4、6、12个月血清循环抗原检测阴转率分别为15.3%、37.3%、52.0%、83.3%,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法分别为3.4%、6.8%、12.0%、16.7%。结论 表明该法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又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重组表膜蛋白Tetraspanin 2免疫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表膜蛋白Tetraspanin 2(rSjTsp2)作为免疫诊断抗原的潜能.方法 利用表达纯化的rSjTsp2建立间接ELISA法(rSjTsp2-ELISA)检测不同感染时期的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与成虫粗抗原(AWA)-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 rSjTsp2-ELISA对感染日本血吸虫2、4、6周家兔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5.4%(46/61)、77.6%(45/58)和81.5%(44/54),AWA-ELISA法敏感性分别为68.9%(42/61)、86.2%(50/58)和88.9%(48/54),同一时期两种方法检测抗体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652、1.454、1.174,P均>0.05).结论体外成功表达了日本血吸虫表膜蛋白rSjTsp2,其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