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178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7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手术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机组人员、护士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复杂、高难度的手术。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细心的观察是护士顺利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配合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有关问题。方法1992年3月至1997年12月,对7例儿童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同期修补室间隔缺损3例。结果术后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69个月,患者发育正常,活动量增加。结论儿童换瓣应尽可能选用较大型号的双叶机械瓣,升主动脉根部心包补片加宽及改进缝合技术能使瓣环较小的患儿置入较大型号的心瓣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总结围术期的经验。方法分析我院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围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结果本组二尖瓣置换术2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死亡1例,死亡率2.78%。结论提高手术技术,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加强围术期管理等,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126例患者行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27~85(67.6±10.8)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01例,心瓣膜退行性变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75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0例,AVR+MVR(双瓣膜置换术,DVR)19例。结果行M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5±7.8)min,体外循环时间(85.3±10.1)min;行A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6±12.4)min,体外循环时间(142.3±15.6)min;行D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3.5±18.4)min,体外循环时间(182.3±21.8)min。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时间(25.7±5.9)d,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2.5±1.9)d。术后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未见瓣膜关闭不全。结论生物瓣膜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采用生物瓣的手术风险与机械瓣无异,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当代心脏瓣膜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心脏瓣膜病研讨会于1999年6月11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次专题性学术会议内容比较集中,展示了心脏瓣膜外科近几年的进展,对生物心脏瓣膜,特别是对无支架生物瓣和Ross手术的进展进行了讨论,也对组织工程瓣膜的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1 概  况全世界估计每年约有15万例心脏瓣膜手术,应用了近20种瓣膜。按19861997年收集入英国电脑资料库6.2万例患者置换瓣膜7万个资料分析,在心脏瓣膜领域中总的趋势为:(1)瓣膜置换患者年龄从1986年平均60岁(1887岁)增高到1997年的67…  相似文献   

6.
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论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均须抗凝治疗.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方法,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的疗效,维系病人安全和健康的有力保障.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服药的宣教,病情的观察,以及病人自己的信息反馈,及时的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积极的处理,为终身服药提供客观依据.现将08年3月-10年3月,施行机械换瓣手术172例,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观察体会回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保证人工瓣膜功能正常、防止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我院1995年10月至1999年11月,对43例心脏瓣膜病病人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某些技术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二尖瓣置换术有多种途径,如何选择手术径路,改善显露张宝仁教授二尖瓣置换手术途径可因胸部和心脏切口的不同而有多种,主要有胸部正中切口,右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切口。胸部正中切口最常用、最方便,其优点是心脏暴露好,有利于处理合并的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永...  相似文献   

9.
6年来我院对20例重症心脏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心功能Ⅲ级者10例,Ⅳ级者8例,V级者2例,心胸比率均大于0.70,2例近达0.80。手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均随访6-61个月,心影明显缩小,均恢复工作。作者强调围手术斯的处理、术中心甩保护、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处理、三尖瓣环缝缩术以及保留后瓣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我院首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加心脏瓣膜置换术。提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训练;术后做好呼吸、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抗凝情况;注意取大隐静脉侧肢体的护理,以及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置换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方法在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使心脏在有节律的空跳情况下完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或改为非置管顺行灌注,再行二尖瓣置换或其他合并症的处理,共83例(A组);随机选择20例在间歇灌注冷血含钾心停搏液下完成手术(B组)。检测血液乳酸(LA)、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丙二醛(MDA);观察前乳头肌超微结构改变;Swan-Ganz管测定心排血量(CO)。结果:LA、CPK-MB、cTnT、ET-1、MDA的增高,B组与A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和严重心律失常;81例恢复顺利,2例分别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感染性休克。B组均需每分钟5-10μg/kg多巴胺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9例术后使用临时起搏器,1例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结论: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或联登的膜置换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妊娠、分娩有一定的危险性。我院从1996年8月以来,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我们实施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母婴平安。出院后随访,母婴健康,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期的患者。9例患者置换的均为机械瓣,需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34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的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2349例心脏瓣膜病病人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MVR)133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7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期置换术(DVR)736例,三尖瓣置换术(TVR)9例.结果 早期病死率1995年至1999年6.81%,2000年至2004年3.22%,2005年至2007年2.82%.全组总早期病死率3.40%.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左室破裂和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等.  相似文献   

14.
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62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1991年5月至2002年7月共为62例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病人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56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43例,左房折叠术12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28例(45.2%)。早期死亡11例(占17.7%),晚期死亡4例(6.5%)。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收缩末直径(ESD)≥6.0cm和舒张末直径(EDD)≥8.0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O.40和短轴缩短率(FS)≤0.25,围术期室颤和术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室颤和术前严重左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结论:提高此类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妥善处理围术期和术后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的不断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死亡率逐年下降,换瓣年龄逐年上升[1~3]。从1990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为6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43例,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4%。现将围术期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巨大心脏瓣膜替换的经验体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院对63例心胸比率>0.70,心脏容积指数>正常2倍的风心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其中二尖瓣置换54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双瓣膜置换7例。术前心功Ⅲ级16例,Ⅳ级47例。手术早期死亡率12%(8/63),10年累计生存率78.8%。本文着重对其疗效及围术期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置换术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1年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acvalvereplacement,CVR)以来,随着瓣膜制作工艺、心脏外科手术技巧、麻醉以及监测手段不断发展,CVR在心脏外科领域中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阶段,挽救了大量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命。然而CVR手术仍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普及,凡病程长、心功能Ⅳ级、心胸比例>0.65、反复心衰、不能停用洋地黄制剂和利尿药、肺动脉高压或伴有肺、肝、肾功能损害的重危病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之所以能顺利施行,围手术期处理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院1988年8月至1989年6月进行的40例危重病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面对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终身抗凝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人手一册健康教育手册及检测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登记本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抗凝教育小组对患者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包括组建抗凝小组,住院期间分时段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手册上的内容,出院后患者复查时由小组成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干预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知识掌握调查表及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抗凝知识掌握情况、抗凝治疗依从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R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对面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心肌肌钙蛋白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含血停搏液对心肌保护的优越性。方法 将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冷血心脏停搏液组和晶体心脏停搏液组,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阻断30分钟和60分钟,开放主动脉后20分钟,术后1天,3天和7天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亚韵及心肌酶谱。结果 cTnT的敏感性优于心肌酶谱,cTnT的释放和心肌酶的渗出与心肌缺血的时间成正比,主动脉阻断30分钟以上者差异有显著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