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S)在眼挫伤鉴定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应用眼电生理检查仪对98例无屈光间质病变的眼挫伤患者除行常规眼科检查外,分别行闪光-ERG(F-ERG)、图形-VEP(P-VEP)、闪光-VEP(F-VEP)、OPS检查.结果 记录VEP的P100峰潜时和振幅,EBG的a、b波峰时和振幅,以及OPS峰时和振幅.其中22例(22.45%)VEP100波峰值及峰潜时无明显异常,F-ERG a、b波峰值无明显降低,OPS振幅值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经证实为伪盲.76例(77.55%)F-VEP或P-VEP P100波峰潜时延长,波峰值明显降低,F-EBG a、b波明显下降,OPS振幅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43例(56.58%)经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余33例(43.42%)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结论 眼电生理检查为医学鉴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客观依据.但在视力鉴定及伪盲鉴定中应谨慎.  相似文献   

2.
癔症是一种心源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无器质性病变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癔症性盲目是癔症感觉障碍的一种表现,是眼科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往临床上癔症性盲目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缺乏客观依据。马飞等利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和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h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对癔症患者视网膜及视路功能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评定。为癔症性盲目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闪光ERG和闪光VEP检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本前行闪光视网膜电流团(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notential,F-VEP)修查对白内障水后视力预测的可靠性。方法白内障患者本前用眼科电生理记录仪检查F-ERG,F-VEP,白内障术后3~6mo检查患者的最佳视力,用直线相关及t检验分析闪光ERG和闪光VEP与本后视力的关系。结果F-ERG的a、b波振幅与术后视力均呈正直线相关关系。F-VEP的5b、5c波潜伏时与本后视力均呈负直线相关关系;第5子波振幅与本后视力呈正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白内障术前联合检查F-ERG和F-VEP可以预测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4.
温跃辉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1):108-108,112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联合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在眼挫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79眼)钝挫伤眼及20例正常对照眼,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两组间VEP P100波潜时值和波幅值及F-ERG的a、b波幅值的平均值。结果眼挫伤组VEP P100波潜时值明显延迟,波幅值明显降低,F-GRGa、b波幅值明显降低,其异常率随视功能操作程度的加强而增加。结论VEP联合F-ERG是判断眼挫伤的视功能及早期确诊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测定对手术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5例因眼外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疾患等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或出血患者在手术前行F-ERG测定,并与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195眼)中,术前ERG测定值正常者8例,轻度下降72例,中度下降60例,重度下降和熄灭型55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大部分与ERG测定相符合。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情况下,ERG反应振幅与术后视力间有密切关系,ERG反应振幅越接近正常,视力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6.
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对因严重角膜化学伤、热烧伤、移植失败、终末期干眼症及爆炸伤行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术的27例患者在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F-VEP)检查,将测定结果与术后两周的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7例中,术前明适应闪光VEP的潜伏期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r=0.614,p=0.001。F-VEP测定结果正常者14例、轻度异常9例,在术后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中、重度异常者4例,其中3例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例视力改善不明显。F-ERG的结果与视力亦呈正相关,但其可靠性不及F-VEP。结论: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视觉电生理在评价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检测眼挫伤 12 7例 F- ERG、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 ,运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方法分析视觉电生理改变与视网膜挫伤程度及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1)视网膜挫伤组 ERG a波、b波的振幅下降、峰时值延长 ,较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2 )初诊视力 <0 .0 5、0 .0 5~ 0 .2 5、≥ 0 .33组之间及视网膜挫伤轻度、中度、重度 3组之间 ERG a波、b波振幅及峰时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 ;(3) ERG测定结果与治疗后视力变化有明显联系 ,Spearman相关系数 rs为 - 0 .5 31;(4) ERG单独检测的异常率为 74 .0 2 % ,ERG与 VEP联合检出的异常率为 93.70 % ,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ERG对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而 ERG与 VEP联合检查 ,对眼挫伤预后作出的评价则更全面更客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视觉电生理检查的特征及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使用罗兰RETIport电生理仪,记录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3例86眼的F-ERG、P-VEP及F-VEP。结果受检的86只视网膜色素变性眼中,ERG中暗视视杆细胞反应为熄灭型者占83.7%、暗适应最大反应为熄灭型者占57%、明视视锥细胞反应为熄灭型者占57%、闪烁光反应熄灭型者占43%、Ops熄灭型者占62.8%;P-VEP无波形的患者占26.7%;F-VEP均引出波形。其中视力<0.3与视力≥0.3患者相比,各种电生理检查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视力≥0.3患者的视力与各项电生理检查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结论RP患者的F-ERG各反应与VEP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幅和潜伏期与眼底病变和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5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总波振幅及其子波的波幅和潜伏期测定,术后行眼底检查、矫正视力测定,比较患者术前OPs各子波振幅、潜伏期、OPs总波振幅与术后眼底所见、视力恢复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术前OPs各子波、OPs总波振幅与眼底病变和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术前振荡电位中OPs总波,子波OPs1~4的波幅的降低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视力恢复程度,潜伏期的检测意义不如振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眼电描记术(ERG)联合检测对癔症性盲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视力突然下降(排除器质性疾病)怀疑为癔症性盲的20例患者进行VEP和ERG联合检测,分析VEPP100波的潜伏期,波幅;ERGa波和b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与正常眼组比较。结果两组受检者VEPP100波潜伏期、波幅,ERGa、b波潜伏期、波幅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癔症性盲患者视网膜和视路功能正常。经暗示治疗后视力均恢复正常。VEP和ERG联合检测可以更加全面的判定患者的视功能,为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在眼球挫伤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的联合应用在眼球挫伤的表现特征和价值。方法 :91例 (91眼 )挫伤眼 ,健康对侧眼为对照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 -ERG检查 ,比较分析两组间VEPP10 0 波潜伏期和振幅、F -ERG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 ,以及挫伤眼组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 :挫伤眼VEPP10 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 (P <0 .0 1) ,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F -ERGa波、b波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VEP和F -ERG异常率分别为 6 3.73%和 72 .5 3% ,双项检查异常率为 5 6 .0 4 %。结论 :VEP和F -ERG联合检查是评价眼球挫伤后视功能、损伤程度和范围的客观检测方法 ,是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觉电生理检查在职业眼病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对两年中进行职业眼病鉴定的150例(均为双眼)进行分析.视觉电生理检查主要是进行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主观视力以及临床体征与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有42例(占28%),不一致者为106例(占71%),有两例无法判定(占1%).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在职业眼病的鉴定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并发的一种严重的致肓性眼病,其复杂的病理变化破坏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导致视力不可逆性的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1)、多焦视网膜电图(muhifoeal ERG,m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作为新的无创性检查技术,能在早期发现视网膜功能的异常并追踪病情进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有关视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和视网膜电图联合测定对诊断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术后视功能预测的价值。方法:对68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前测定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网膜电网(ERG),术后1周检查视功能,结果:ERG和VEP与患者术后视功能有较高的一致性。结果: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术前行视觉电生理联合测定对选择术式及预测术后视功能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眼压、P-VEP、Octopus-123视野计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通过改变空间频率选择青光眼电生理学诊断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对22例(32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进行眼压、P-VEP静态视野检测,分析眼压、静态视野与P-VEP P100波潜伏期关系,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压、定量静态视野缺损程度与P-VEP P100波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刺激在青光眼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静态视野捡出异常率高于P-VEP。结论:眼压、静态视野、P-VEP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青光眼,对预后及疗效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 P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m visnal evoked potential,P-VEP)对慢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慢性青光眼采用P-ERG和V-VEP检测,观察指标:P-ERG的b波波幅(AB50)及其潜伏时(LB50),P-VEP的P100波幅(AP100)及其潜伏时(LP100),定量中心视野的总灰度值。结果:(1)AB50、LB50、AP100和LP100对慢性青光眼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04%、38.06%、67.16%和76.12%。(2)中心视野总灰度值为AB50和AP100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LB50和LP100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P-ERG和P-VEP可以为慢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P-ERG和P-VEP与青光眼视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对对青光眼的定量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0年6月受理的鉴定案例中轻型脑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案例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相关电生理检查,排除伤前视力下降、伪盲、癔症等,分析受伤机理。结果:18例纳入分析,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14例),单眼受损占15例,双眼3例。头面部着力部位:眶周2例,眉弓2例,额部6例,颞部5例,顶枕3例。损伤当时有11例伴有昏迷。后遗盲目3、4级3眼,低视力12眼,接近正常视力6眼。结论:对于轻型脑伤,由于损伤较轻,其并发视神经损伤及后遗症常难被人所理解;法医鉴定人员应耐心听取伤者的陈述,详细了解受伤和治疗过程,通过全面的眼科检查、影像学及眼电生理检查确诊视神经损伤,明确视力损害程度,排除伪盲、癔症及原有疾病,判明轻型脑伤与视神经损伤的因果关系,客观、准确、公正的作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8.
麻醉间隔时间对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豹可  张作明  顾永昊  郭群  李莉 《医学争鸣》2003,24(21):1935-1938
目的:观察短时间内重复麻醉对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RETl-scan系统,自制的银-氯化银角膜电极和不锈钢针状电极,观察重复麻醉对SD大鼠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明适应视网膜电图、20Hz闪烁反应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麻醉间隔时间为12,24和48h组的明、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和20Hz闪烁反映的结果波动很大,而麻醉间隔时间为72h组则与首次麻醉记录的结果相似.再次麻醉对大鼠诱发电位记录结果没有显性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在麻醉3d后,麻醉因素对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的影响基本可以得到恢复,对同一大鼠进行重复视觉电生理检查时每次检查间隔3d以上,以消除麻醉本身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