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遥感图像对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洲滩植被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利用卫星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遥感图像对江西恒湖茶叶港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洲滩植被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用于聚类分析的TM3、TM4和TM5等3个波段遥感数据,然后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支持下对卫星TM图像进行假彩色合成及聚类分析,最后通过现场勘察确定不同类别的地物属性,并在研究现场进行螺情调查。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和实地勘察,在研究现场的遥感图像上共划分出3个地表类别,在各种植被中,占据绝对优势的苔草为茶叶港洲滩钉螺的主要薛生地。根据2000年春季的查螺结果,苔草生长区域的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为2.51/0.11m^2和0.0069/0.11m^2,钉螺感染率为0.28%。结论 遥感遥测技术有助于钉螺分布规律的研究,在血吸虫病及其他与生态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卫星图像对江西省蚌湖钉螺孳生草洲植被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遥感图像对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孳生的洲滩植被进行分类。方法: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支持下,通过卫星TM图像的合成和聚类分析,对江西省鄱阳湖的蚌埠周围的草洲植被进行分类。然后通过现场调查确定不同类别的地物属性,并将分类结果合并、整理。结果:蚌湖草洲被划分为8个地表类别,其中第2苔草带为钉螺主要孳生地。结论:聚类分析能将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种类分辨出来。此方法有助于对与生态有关的疾病的环境进行分类,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方法:对鄱阳湖洪水季节和枯水季节的卫星TM图像进行图像合成和重新赋值,使水体与其它不同类虽的地物明显区分,并对其面进行计算,结果,在枯水季节计算机屏幕上的鄱阳湖的水体中共采集了192083个像元,其中192066个(99.99%以上)灰度值位于2-5.8,11-11.9,38-41.9和45-45.9间,而非鄱阳湖的其它水体采样3223个像元,其中2948个(91.5%)位于以上灰度值内,枯水季节鄱阳湖区的水全面积约为鄱阳湖区的水体面积为1557.59km^2,洪水季节采集86568个像元,其中86351个(99.75%)灰度值位于5-5.99,11-11.9,41-41.9和47-47.9间,而鄱阳湖的其它水体采样7806个像元,7044个像元(90.23%)位于以上灰度值内,1998年洪水季节期间鄱阳湖区的水体面积为4807.85km^2,约为枯水季节的3倍,重新赋值的形成的图像能将水体与周围的表面物全明显区别出来,结论:TM星遥感图像能作为与环境的水体有关卫星领域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江宁县江潍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方法:在ERDAS IMAGINE8.5软件支持下,根据LANDSAT7 ETM图像中各波段的光谱特征,选择对植被敏感的2、3、4波段的伪彩色复合图像ETM234进行非监督分类,并通过计算分离率(TD值)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将分类结果图与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矢量图重叠,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并分析钉螺在各植被中的分布。结果:通过对ETM234进行非监督分类,可将江宁县江潍地表特征分为包括水、沙滩、裸露地表等非植被区域在内的10种地表类型;对分类分离率评价显示,虽然总体分离率较好(TD=1860),但存在类间的混杂错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以值被指数为参考滤掉ETM234图像中无植被的像素然后再进行分类,消除了非相邻类间的混杂错分。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植被类型发现,钉螺孳生地的植被主要为非监督分类的第3(3)、5(C5)、6(C6)三类,且钉螺密度为C3<C5<C6,实地考察显示该三类分别为植被稀疏的滩面、杂草丛及芦苇滩。结论:通过对遥感图像适当分析能将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种类有效地鉴别出来,有利于对钉螺孳生地的监测,为钉螺的有效防制及血吸虫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居民移民建镇到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方法2002-2006年间,对观测点居民进行血吸虫病情、重复感染以及洲滩螺情等指标的纵向观测。结果2002-2006年队列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0.57%、11.78%、5.17%、6.01%、3.14%,血吸虫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渔民及半农半渔民感染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2003-2006年观测村外洲钉螺和感染性钉螺持续存在,密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洲滩型移民建镇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及再感染率都呈下降趋势,感染率在性别、年龄和职业间都存在着差异。洲滩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用于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地生态的监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应用遥感技术探索适于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地生态监测的合理指标。方法 选择长江安徽段东至县境内的一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3个相邻的洲滩作为遥感分析的研究现场。运用Idrisi遥感分析软件对遥感数据进行多波段信息合成并进行计算机非监督分类,计算反映地物绿度和亮度的校正植被指数(NDVI)、穗帽变换绿色植被指数(GVI)和亮度指数(BI)值,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上述各类处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NDVI、GVI和BI能够定量描叙地物特征,不同类型的地物,其NDVI、BI和GVI值有所差异,其中适宜钉螺孳生环境的NDVI、GVI和BI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522~0.3566、2.4162~28.2672和29.3404~40.3135。结果显示NDVI模型标记出的第5、6类区域为钉螺的主要孳生地,第4类区域为钉螺潜在扩散区域,其NDVI值为0~0.1。GVI模型分类显示钉螺的孳生环境主要为第5~7类区域,第4类区域是钉螺迁移扩散的潜在区域,其GVI值为2~10。NDVI、GVI均显示第2、3类区域暂不适宜钉螺孳生。结论 通过合理分组重新形成的NDVI和GVI指数图不仅能够反映洲滩钉螺孳生地以及钉螺潜在扩散区域的分布范围,而且能够反映洲滩的演变规律,即新生滩地的形成和植被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遥感数据在钉螺生态学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技术 (RemoteSensing ,RS)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 ,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 ,运用各种传感器 (如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 )获取地表的信息 ,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科学 ,目前已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面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保、灾害监测、考古和旅游等许多领域〔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也不断加深 ,近年来我国研究…  相似文献   

8.
MODIS遥感图像在江宁县江滩钉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MODIS遥感卫星图像中植被指数 (NDVI)与江宁县江滩各钉螺孳生地钉螺分布之间的关系 ,探索Terra MODIS遥感卫星图像在小范围江滩钉螺孳生地监测中的应用可能。方法 利用现场测量的江宁县 2 0 0 1年度各钉螺孳生地经纬度在ArcView 8.1软件上制作钉螺分布Vector图层 ;利用ERDAS 8.5软件空间模板板块中图层间信息添加功能 ,通过 2 0 0 1年度钉螺分布Vector图层从MODIS卫星图像中提取各钉螺孳生地NDVI。以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NDVI与钉螺分布间的关系。结果 江滩钉螺孳生地的螺密度与 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最大NDVI(N2 0max)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51、0 .50 ,P <0 .0 5) ;同时活螺框出现率与 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呈正相关 (r=0 .51 ,P <0 .0 5)。进一步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江滩钉螺孳生地钉螺密度与 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最大NDVI(N2 0max)存在 :Y1 =0 .0 0 947×N2 0max(P <0 .0 1 ,R2 =0 .73) ;活螺框出现率与 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值(N2mean) ,存在 :Y2 =0 .0 1 86×N2mean(P <0 .0 1 ,R2 =0 .90 6)。结论 通过研究显示MODIS卫星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分布状况 ,且可应用于小范围钉螺孳生地的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血吸虫病的传播预测和控制研究已成为地方性疾病流行性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血吸虫病的生长和传播有着特定的环境和流行要素,这使得研究人员对血吸虫病的控制可以通过对其流行要素的研究来实现,实现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控制则需要建立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的监测体系。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的监测提供了快速、可靠的途径。 1.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研究:人们对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的研究主要基于调查统计的方法获得,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洞庭湖疫区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血吸虫病流行趋势,为有关部门防治血吸虫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历史回顾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对10年来沅江市南大镇29个村血吸虫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0年来,南大镇血吸虫病患病率在11.01%~4.43%之间,呈逐年降低趋势。患者以慢性病患者为最多,占90%以上,晚期患者次之,急性型很少。患者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99%以上。感染方式主要是下水捕鱼,其他方式较少。[结论]湖区血吸虫病患者仍以农民为主,感染方式主要是接触疫水,且多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家畜粪便污染江滩在血吸虫病流行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江滩型地区各类传染源血吸虫感染及污染情况。人和牛的克粪毛蚴数(有效EPG)分别为1.82和9.5。按EPD公式推算,宿主每天排出有效虫卵数牛占99.6%,人仅占0.4%,滩地实际污染结果与推算基本相符。经3年人畜同步尤其强化耕牛化疗防治后,牛感染率为1.75%(1/57),居民感染率仅0.87%(10/1149),分别下降了95.13%和82.14%,野粪阳性率与人畜感染率下降水平亦基本相符。提示针对耕牛为主要传染源而采取的防制对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用于乳腺增生症的超声影像学分型,以提高乳腺疾病诊断水平。方法:对比分析80例乳腺疾病手术患者的"肿块"旁腺体组织术前超声特征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乳腺增生症超声影像可分为6种类型:规则的大豹纹型、不规则的小豹纹型、纤维硬化型、囊性增生型、导管扩张型、局部结节增生型。结论:国人乳腺增生非单一影像,有规律可循,通过高频超声影像分型可提高乳腺增生性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简单催化模型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用简单催化模型拟合金堂县梓桐村日本血吸虫皮试率年龄分布调查资料。从定量结果看出,流行区总人口的感染力为0.012,即平均每年1,000人中有12人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而男性与女性的感染力分别为0.022和0.006。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同时由相应的催化曲线反映出当地居民以往感染血吸虫病的积累历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感染标志物的变化。 方法 对 80例急性期、78例慢性期及 60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吡喹酮杀虫治疗 ,用 EL ISA法测定治疗前后 HBV5项标志物含量。 结果 急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HBV阳性率分别为 62 .5 0 %和 2 8.75 % ,慢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阳性率分别为 2 8.2 1%和 3 0 .77% ,且各项阳性率与对照人群相似 ;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 5 0 .0 0 %和 5 3 .3 3 %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小三阳阳性率治疗前后分别为 3 3 .3 3 %和 3 1.67% ,在各组病例中最高。 结论 急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 HBV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后 ,且 HBV感染标志物组合阳性率也是治疗前高于治疗后。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人 HBV感染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但晚期血吸虫病人 HBV感染标志物小三阳和大三阳的阳性率高于慢性和急性治疗后。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一个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内,作者每年对6~15岁年龄儿童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五年纵向观察结果显示:IFA反应率与GMRT的变化均与粪检阳性率呈正相关。IFA反应率曲线理论估计值ŷ=10.090e0.036x(γ=0.972),GMRT的ŷ值=0.765e0.044x(γ=0.994)。本文认为该法较其它方法敏感,可用来推测当地粪检阳性率或新感染率的变化,具有考核防治效果与预测疫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