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急诊需求逐年上升和急救条件不断完善,许多病人却因无法支付急救医疗经费而得不到治疗,急救医疗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为完善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急救医疗保障体系,本文在借鉴相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急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挑战,提出建设急救医疗保障体系"两步走":首先将急救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全民医疗保障的整体制度,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其次建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本分摊为主要筹资渠道的"急救医疗保障基金",以预付形式拨付给承担急救服务的单位,从而保障病人有急救需求时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并从经济上减轻医院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将急诊急救与疾病危重期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很高的效率性。通过创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可提高战创伤救治技术水平,搭建平战结合我军卫勤保障任务准备平台,形成军队医院急救医疗优势,促进我军综合医疗水平的提高。创伤救治和以创伤救治为特色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军卫勤保障任务的职能要求,应作为部队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救医疗设备的风险类型,为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方法:从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具体方法。结果:急救医疗设备具有高风险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论: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和风险管控,为正常和应急情况下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医疗急救保障工作不仅要满足奥运会和残奥会各场馆对医疗急救服务的需要,还要满足奥运会赛期北京市日常医疗急救和应急保障的需求.为此,北京急救中心从调度指挥系统、网络建设、车辆装备、人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筹备,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医疗急救的保障工作.同时,奥运会也促进了北京市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院成立“999“红十字急救求援中心,坚持“就近、从优、从速“的原则为患者服务,是新世纪急救医疗服务与全球急救医疗网接轨的需要,是急救医学引入竞争机制的一种模式。作为医院来讲,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管理的新课题,必须借鉴先进的经验,将原来以院内急救为主扩大成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实施以院前急救为新内容的医院急救,有必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院内急救,实施急救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6.
发展建设中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是一所集急救、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近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急救为特色,以改进促发展的办院原则,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急救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2004—2006年度被重庆市卫生局评为优秀领导班子,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7.
2014年南京世界青年奥运会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大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科学设计、精心打造和顺畅执行。医疗急救指挥管理系统、场馆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及城市涉奥医疗服务系统是构成体系的三大系统,须通过科学运行发挥最大效能,才能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医院主要面向师生,是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性医疗机构.急救是校医院的功能之一;加强校医院急救能力并完善相应的急救流程,建立校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急救绿色通道,缩短校医院向三级医院的急救转诊时间,是城市急救医疗体系的必要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完善卫生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关键内容之一.现将北京邮电大学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实践和成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等城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石市作为一个中等地级市,城区医疗机构187家,其中三级医院3所(含中医院) ,二级医院8所。这11所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具备开展院前医疗急救能力。2 0 0 3年,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医疗急救资源,运用法律、行政的手段纠正医疗急救上的无序状态,建立起“12 0”急救指挥中心、6个院前急救站、若干医院急诊科为体系的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急救工作。一、黄石地区急救网络模式建设的具体做法(一)建立“12 0”急救指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使用“12 0”急救服务电话,“12 0”急救指挥中心隶属市卫生局领导,独立设置,独立运…  相似文献   

10.
急救工作站是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的固定场所。《急救工作站配置规范》地方标准编制遵循规范性、一致性、协调性、科学性原则,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规范了急救工作站功能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外观标识等内容,可用于指导急救工作站建设,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5年参与地方"120"院前急救的回顾分析,认为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及军事变革的新时期,部队医院参与地方院前急救,能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急救设备优良、组织纪律性强、高机动性能及指挥系统灵活的优势。充分利用院前急救这个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平时的应急急救水平,促进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未来战争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为部队伤病员服务,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参与社会院前急救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5年参与地方“120”院前急救的回顾分析,认为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及军事变革的新时期,部队医院参与地方院前急救,能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急救设备优良、组织纪律性强、高机动性能及指挥系统灵的优势。充分利用院前急救这个实践平台,提高平时的应急急救水平,促进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未来战争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为部队广大伤病员服务,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筹划组织“卫勤使命—2009”演习和近年来车区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实践,就如何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从科学谋划、演练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刻总结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规律,提出了抗震救灾“四十字医学救援保障法”,即:快字当先,救命第一;灵活指挥,模块组分;信息支撑,快救速转;综合防控,心理跟进;军地一体,联救联保。对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快速抽组收拢人员,快速筹措装载物资,快速立体多路机动,灵活机动统一指挥,首用精兵就近用兵,依靠现代科技支撑,快速救治快速后转,防疫防护措施并举,军地携手联救联供等环节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医院船援外医疗服务模式建设。方法通过对"和谐使命-2010",以及外军医院船活动总结分析,提出援外医疗计划任务、突发任务二种模式,对不同模式的要求和建设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针对不同模式要求,建立健全卫勤任务预案系统、人装模块建管机制、院船结合训练考评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结论医院船援外医疗服务模式可循、要求可据、建设可鉴,不断探索特点规律,加强针对性建设准备,必将有力提升医院船遂行援外医疗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际运行中看军院前急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京军区张家品急救中心在3年运行中完全适应军队院前半径大、任务少、现场高技术抢救比重大的特点。在完成军地院前急救需求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介因受发展规模和体制制约,在院前现代化网络通讯保障的建设阻力远大于地方急救网。因此,在提高军队院前急救速度、质量上,必需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初级救治作用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上突发事件频发,研究军队医院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服务体系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结合军队医院图书馆现实工作,分析了社会上一些突发事件的特点,就军队医院图书馆应急医学信息服务保障的现状及原因,建立应急医学信息保障系统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保障作用,以及军队医院图书馆应急医学信息服务保障任务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对于加强军队医院图书馆建设,增加军队医院图书馆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军队医院应急机动卫勤力量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军队医院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应依据平战时所担负的各项卫勤保障任务。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在组织准备、制度建设、战备训练等方面,通过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和应急作战的卫生救援工作中,能充分发挥组织、技术、人员和装备的优势,提高机动卫勤力量的应急救援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军事医学理论、军事医学技术和卫勤装备的研究,切实加强现代条件下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军队医院以其快速的机动能力、扎实的战备基础与全面的专业素质,日益成为国家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参与形式有抽组机动卫勤力量、集中收治伤病员和接收支援医学救援力量三种。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特点,结合军队医院自身实力与所处环境特征,从制定卫生应急准备预案、组织应急医学救援训练、建立军地协作机制、加强自身保障水平等方面提高应急医学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是军队卫勤保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承担全军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经验和近年来完成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实践,就如何提高战时和应急情况下的卫勤保障效能和效率,探索军队医院与部队卫生机构模块化混合编组、实战化联演联训、一体化联合保障的卫勤保障新模式,为军队卫勤保障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完成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长期实践中,就医院提高应急卫勤保障能力,总结经验和做法,通过建立高效的指挥体系,制定多种条件下的应急预案,采取灵活多样的编组模式,强化战救伤基础训练,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使卫勤分队在应急反应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抗震救灾、泥石流抢险及军地重特大救援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