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215例,男133例,女82例,发生于幕上174例,幕下41例,以脑瘤型起病154例,以卒中中型起病61例,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者最多见,病理分类:腺癌最多,鳞癌次之,未分化癌再次之,其它类型均少,能找到原发癌乾143例,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又以肺最多,占已原发癌中74.6%,结合文献,对脑转移瘤的原发灶、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手术适应证等进行讨论,指出对诊断为脑团  相似文献   

2.
高保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4-135
目的探讨CT对脑转移瘤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以期发现脑转移瘤的特征性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幕上脑转移瘤23例,占71.8%,位于小脑幕及幕下者9例,占29.2%,瘤灶形态以圆或类圆形实性及单环囊状结节多见:增强后病灶明显增加,周围有Ⅱ°以上水肿。结论脑转移瘤的CT表现具有很强的特征性,CT对于脑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10多年来,由于临床治疗的进展,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笔者自1989年来,收治脑转移瘤38例规对有关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问题加以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38例脑转移瘤均经开颅手术和病理证实。男28例,女10例,年龄22~63岁。1.1原发病灶肺癌20例,子宫颈癌和乳腺癌8例,消化道癌2例,甲状腺癌1例,黑色素瘤恶变1例,本组有6例原发癌难以确定。1.2脑转移瘤的部位及数目单发性转移灶:大脑半球右侧者32例,左侧者4例,右侧小脑半球者三例。多发性转移灶(双侧大脑半球、桥脑、小脑等部位,病灶达11个)者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17~73岁,平均53.5岁,40岁以上的占92.3%.58例中4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为临床证实.结果 58例中幕上48例、幕下10例,幕上与幕下比为4.8∶ 1.不典型脑转移瘤可分为三型:结节型31例(31/58);环型18例(18/58);结环混合型9例(8/58);灶周水肿;单发转移瘤一般较多发者大.结论 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CT诊断有一定特点,经仔细分析,大部分可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手术指征切除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例脑转移瘤进行手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脑转移瘤中,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多,手术病例多为单发。结论手术加放化疗是脑转移瘤的较佳治疗方法,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控制情况、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转移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是颅外其它组织、器官的原发癌肿转移至脑内。其发生率在文献报告中约占颅内肿瘤的3.2%~20.5%。我院同期收治的颅内肿瘤84例中脑转移瘤有15例,占总例数的17.9%。现将治疗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6~67岁,平均52岁。原发癌肿部位:肺癌12例;直肠癌1例;肝癌1例;部位不明1例。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病理诊断明确的肺癌脑转移患40例,肺腺癌脑转移最多见,占47.5%(19/40),脑转移瘤位于大脑半球占绝大多数,占92.5%(37/40),较单发脑转移瘤(占42.35%)多见。除了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外,对脑转移瘤进行综合治疗可缓解神经系统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8.
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SBM)的MRI表现,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9例单发脑转移瘤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本组49例单发脑转移瘤,发生于幕上44例(89.9%),幕下5例(10.1%);其中右侧大...  相似文献   

9.
105例脑转移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3%。我们对颅脑CT扫描已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之脑转移瘤105例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层距均为10mm,一般连续扫描12层。全部患者常规一次静脉推注60%泛影葡胺60ml行增强扫描。105例脑转移瘤中。男性81例,女性24例。年龄26~81岁。高峰年龄组在45~65岁之间,有81例,占77.14%。病灶位于幕上94例,其中合并幕下病灶15例。单纯位于幕下1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对1 62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9例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9例(占39.67%);脑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155例(占12.08%),脑膜肿瘤495例(占38.58%),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16例(占1.25%),生殖细胞肿瘤10例(占0.78%),颅咽管瘤35例(占2.73%),转移性肿瘤63例(占4.91%).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和神经鞘瘤为常见类型,而<16岁儿童组则以髓母细胞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见.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1 629例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幕上1 234例(占75.75%)为主,幕下272例(占16.70%),椎管内123例(占7.55%).幕上主要以大脑半球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和鞍区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见;幕下常见的肿瘤为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小脑桥脑角的神经鞘瘤、脑膜瘤;椎管内最多见的肿瘤为神经鞘瘤.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最多见,其次为脑膜肿瘤.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了解其特点,对于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升结肠癌13例,横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11例,乙状结肠癌8例,直肠癌8例。术中同时发现原发病灶与卵巢转移病灶30例,切除原发病灶术后发现卵巢转移病灶9例,切除卵巢转移灶术后发现原发病灶9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属于晚期,恶性度高,易漏诊,预后差,术后随访3个月~5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仅占37.5%。结论提高对结直肠癌卵巢转移认识及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肠癌、癌旁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探讨其与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诸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ELISA法定量检测 34例大肠癌组织、2 0例癌旁组织及 1 6例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的活性 (TA)。结果  34例大肠癌组织中 ,端粒酶阳性表达 31例 ,阳性率 91 2 %。 2 0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 ,仅 2例为阳性 (1 0 % )。 1 6例转移淋巴结中 ,1 3例检出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81 3 %。淋巴结转移“ +”的大肠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 -”的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A值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大肠癌组织与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1 )。端粒酶的活性表达与大肠癌的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及侵袭范围等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端粒酶的活性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恶性肿瘤标志物 ,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揭阳地区食管鳞癌(ESC)病理形态特点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1346例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标本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地区ESC多发于中下段,以中老年为主,大部分中晚期发现,髓质及溃疡型多见,分化程度偏低,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3.2%(581/1346);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分型、分期、分化有关(P<0.05).结论:ESC在本地区大多发现较晚,且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早期发现是本地区一大难题,普查可在本地区进一步摧广.结合本地区上段ESC偏少情况,淋巴结多广泛转移及转移率较高等特点,三野清扫已无较大意义;对中下段ESC可行二野(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配合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及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梁志坚  邵文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48-3149
目的:探讨CT在脊柱转移瘸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6例有完整临床资料脊柱转移CT表现。结果:原发灶以肺癌、乳腺癌、肝癌多见,CT表现主要成溶骨型72%、成骨型12%或混合型16.7%。CT扫描在发现和估价方面较平片检查敏感。结论:CT对评价脊柱转移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结直肠癌并肝转移32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手术切除效果的分析。结果: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脏有1-3个转移灶者24例,在20例为同时性肝转移癌中,转移性与原发灶行一期切除者15例,分期(2-4周后)切除者5例。5例为结肠肝曲癌局部浸润转移。与原发灶整块切除,其它手术方式有不规则肝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肝右后叶切除,肝右叶切除及肝右3叶切除等。全部病例均病理检查证实,无手术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25.0%。结论:肝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对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应合理选择具体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t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下咽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单纯手术患者下咽癌原发灶及相应36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52例下咽癌原发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54%(32/52)和75.00%(39/52);Ets-1、p-STAT3蛋白在,13~T4级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1—T2级(P〈0.05,P〈0.01);在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Ets-1蛋白在有肺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肺转移者(P〈0.05);在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中,Ets-1、P-STAT3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和58.33%(21/36);原发灶P-STAT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Ets-1和P-STAT3蛋白在下咽癌中均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ts-1表达还与肺转移有关。Ets-1和P-STAT3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下咽癌侵袭性、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评价CT对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近3年手术治疗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5例,术前CT对4例结肠癌侵犯膀胱患者做出准确诊断,1例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做出疑似诊断。结果:5例分别为结肠癌及前列腺癌侵犯膀胱,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的CT表现不同于膀胱原发肿瘤,CT检查对二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为形态相似的一系列肿瘤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 对肝脏的20例原发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及26例转移性肿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用SP法和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0例(43.4%)原发肿瘤中肉瘤样癌3例(6.5%),血管肉瘤11例(23.9%),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2(5%)例,梭形细胞类癌1例(2.2%),未分化肉瘤3例(6.5%);26例(56.5%)转移性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GIST)20例(43.4%),平滑肌肉瘤3例(6.5%),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2例(4.3%),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2.2%)。46例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无论原发或转移,在形态上都有重叠,其中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最为常见,几乎在每一类型的肿瘤中均可出现。组织形态最为复杂的是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同一肿瘤内同时出现2种或3种不同结构的情况在切除的肿瘤标本中广泛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间质瘤CD117大部分病例阳性,存在原发瘤阳性而转移瘤阴性或同一肿瘤内部分细胞阳性部分细胞阴性的情况。平滑肌肉瘤SMA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NF、S-100阳性,二者均CD117阴性。血管源性肿瘤对CD34、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有不同的阳性反应。肉瘤样癌CK及Vimentin均阳性。梭形细胞类癌CK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结论 原发的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血管肉瘤最为常见,转移转移瘤则以胃肠道间质瘤最多,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病程晚,平均10.8个月;临床Ⅱ、Ⅲ期患者占91.8%(90/98);病理分型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淋巴结转移率65.31%(64/98);肿瘤〈3.0cm67例,〉3.0cm31例;均行手术治疗。98例乳腺癌手术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为67.35%(66/98)。结论本组乳腺癌病例有中晚期多见的特点,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生存差。强调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藏族患者经病理确诊脑转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至2020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全部脑转移性肿瘤病例,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13例为脑转移癌。全部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辅助诊断及分型。结果 13例脑转移癌病例,年龄26~62岁,男女比例9∶4,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部分伴恶心、呕吐。4例既往有肿瘤病史,9例既往无肿瘤病史,其中7例发现脑占位同时发现其他脏器占位。10例能查到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11例有原发灶(8例原发灶为肺,4例为腺癌,3例为小细胞癌,1例为鳞癌;1例为肾盂、尿路上皮癌;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子宫绒毛膜癌);2例原发灶不明(1例为小细胞癌,1例为腺癌)。结论 西藏地区脑转移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病例无既往肿瘤史,以脑转移病灶为首发部位,最多见的原发部位为肺,个别病例原发灶不明。脑转移癌以多灶常见,其中大脑半球受累最多见。对于年龄较大的多发性脑占位患者需警惕转移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