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照射部位放射性损伤时有发生,其中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局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损伤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剂量大小、强度、射线性质、照射部位、年龄、机体的机能状态、个体对射线反应的差异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甚至迫使放疗中断,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1]。  相似文献   

2.
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的常见副作用,同期放化疗增加了皮肤反应的发生[1]。据估计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从轻度红斑到湿性脱皮的发生率约87%~96%,其中湿性脱皮发生率相对低,大约10%~15%。Mercedes Portas等报道照射3~10Gy时出现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常见的急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南方地区,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已被大家所公认。但由于多野照射、照射面积大、临床上放疗副作用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放射野皮肤的反应,粘膜的反应,腮腺的急性反应,全身放疗反应,情绪的变化等,均可在放射治疗中出现。针对这些副作用,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些会发展为放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现通过对我科收治的54例住院做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针对其放射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实施不同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治疗鼻咽癌一般都采用~(60)钴治疗加深度X线治疗放射疗法。放射治疗鼻咽癌虽然能杀灭肿瘤细胞,但亦能杀伤被照射的正常组织。放射治疗的全身反应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血球降低等;皮肤反应有红斑、色素沉着、皮肤红肿、疼痛、水泡、湿性脱皮,甚至有经久不愈的放射性溃疡;口腔反应有口干、粘膜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中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以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为主。头颈部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率低,对放射治疗敏感。放射治疗作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超过70%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但是由于头颈部皮肤薄弱和放疗剂量较大,在放疗区域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和黏膜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灼热、红斑、溃疡以及水泡等。这种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加强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患者的的防治与护理,加强放射性治疗前的防治措施,以减轻放射性治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皮肤反应,同时提高放射性治疗后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恢复。因此,本文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患者的防治与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肿瘤患者放疗的皮肤护理,以改善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观察我科232例肿瘤患者放疗后不同级别的皮肤损伤区别护理并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后一般2周左右出现I级损伤,3-5周出现II级损伤,4-7周出现III-IV级损伤。经过上述护理措施,I、II级皮肤反应约占80.6%,III级皮肤反应占15.1%,患者没有中断治疗,IV级皮肤反应占4.3%,患者一般休息2-7d后继续完成治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绝大多数患者皮肤恢复到治疗前的状况。结论针对皮肤损伤的综合护理措施,使严重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同时促进了皮肤损伤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1 临床放射治疗剂量学的质量控制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外统计数字表明,在临床治疗中有50%~70%的癌症患者需要不同程度地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给肿瘤靶区足够精确的治疗剂量,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照射最少,以提高肿瘤局部的治疗增效比,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疗程放疗的宫颈癌患者206例病例资料,采用盆腔外照射及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结果:206例患者中有40例(占19.4%)出现骨髓抑制,34例(占16.5%)出现胃肠道反应,15例(占7.3%)出现皮肤及阴道炎症反应,10例(占4.7%)出现泌尿系统反应。经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降低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将173例需要放射治疗的病人分为2个组:实验组79例,在每次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疗区皮肤涂抹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94例做空白对照组,由厂家提供不含任何药物成分的防护剂基质作为对比剂,使用方式同实验组。结果 皮肤反应发生率:轻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87.3%,对照组为61.7%。重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5.1%,对照组为37.2%,出现于照射50Gy以前实验组为44.3%,对照组79.8%。结论 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的射线耐受量,对病人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7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美国统计也有5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几乎可用于所有的癌症治疗,对许多癌症病人而言,放射治疗是唯一必须用的癌症治疗方法。高的放射剂量可以破坏消灭癌细胞,但同时也损害正常细胞,导致副作用。主要为皮肤粘膜反应。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後萍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11):F0003-F000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后期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例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术后进行三维立体放射治疗时皮肤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研究。结果科学的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后期皮肤反应有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维持放疗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危险因素。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放射治疗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造成正常组织损伤,如不提前预防,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口腔并发症。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和治疗后最常见的口腔并发症是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症、放射性龋齿、牙关紧闭,甚至可能发生放射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13.
在放射治疗中,有时由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引起严重的皮肤溃疡而使放射治疗中断,这是因为皮肤表面和皮下表浅组织接收到较高的剂量所致,因此对放疗中所用射线的表面和浅层剂量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高能X线体表面和浅层剂量学的测量方法,以及表面剂量的改造方法,从而避免在放疗中出现皮肤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其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1],其中湿性脱皮的发生率为10%~15%。  相似文献   

15.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建立剂量体积直方图和计量参数,比较两种不同放疗技术的放疗并发症及计算存活率。结果:应用适形技术,正常组织平均并发症概率从0.11减至0.03。肾脏的受照量、直肠反应发生率、膀胱反应、远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维适形治疗技术能显著减少小肠受照体积,对直肠、膀胱受照量的降低也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区域的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而不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病症,随着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新的更有效的诊断、治疗技术不断出现和发展,许多癌症患者经治疗得到了痊愈,或癌变组织的生长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当今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放疗、化疗3大类,其中放射治疗采用各种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部位,这些射线穿过人体组织细胞,使细胞内部发生电离,破坏其内部成分,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扩散。据统计,有70%以上的肿瘤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在实施放射治疗时,对某些肿瘤组织的漏射,或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过量照射,均会造成较危险的后果。一个成功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护理贯穿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分成阶段护理,即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并且针对患者治疗部位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通过有计划及有针对性的护理,顺利地完成治疗。结论有计划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21例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放射性早期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3.8%,对照组为76.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52.3%。膀胱放射性早期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61.9%,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4.7%,对照组为36.4%;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可以取得与常规治疗相似的局控率,但能明显降低放射反应,避免了繁杂的腔内治疗操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其放射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病患28例,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评价患者近期疗效,观察其6、12和18个月(或随访至患者死亡)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全部28例病患均随访18个月以上(或随访至患者死亡),6、12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9%(22/28)、64%(18/28)、46%(13/28),病例中生存超过3年的有4例。治疗前10例患者血AFP>400 ng/m L,最高≥61 000 ng/m L,平均约为1 800 ng/m L;治疗3个月后,8例患者血AFP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5例恢复正常。治疗前20例患者血CEA异常升高;治疗3个月后,有18例患者血CEA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0例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放疗反应主要为早期放疗反应,其中15例出现一般性全身反应(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2例出现放射性胃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单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特点,但其晚期放射损伤及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后服用厄洛替尼引起的头部皮肤放射治疗回忆反应。方法:对右肺腺癌(T3N2M1)骨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DT:40 Gy,20次,4周。放疗结束后即开始服用厄洛替尼150 mg/d。结果:服用厄洛替尼第21 d,开始出现头部皮疹、毛囊炎及局部感染,并逐渐加重,按RTOG急性反应标准评为3级;皮肤严重反应界线与全脑放疗范围一致。停用厄洛替尼,对症处理5d后明显好转,考虑为厄洛替尼引起的放射治疗回忆反应。结论:放射治疗后服用厄洛替尼有可能引起回忆反应,程度严重时需减量或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