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小儿80%为急性型,需迅速控制多部位出血。我院从1994年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小儿急性ITP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1990年以前8例用强的松治疗的急性ITP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儿,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ITP并符合诊断标准['j。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出血点,多数病儿有鼻血,口腔粘膜或齿龈出血,1例患儿有巩膜下出血,2例患儿有消化道出血。均未见肉眼血尿及颅内出血。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先回19俐1*…  相似文献   

3.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4.
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小儿患者以急性型多见,多呈自限性,慢性型少见,占16%~29%,临床表现较急性型缓和,但常呈慢性难治性。近年来国际上对慢性ITP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原有的皮质激素及切脾的基础上,对一些新疗法如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和干扰素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也有人在回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是否治疗是更好的选择”的疑问。本文着重对近几年有关小儿慢性ITP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 (IVIG)、地塞米松 (Dex)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治疗效果。将 5 2例ITP患儿随机分成 3组 ,A组为IVIG +Dex联合用药组 ,B、C组分别为IVIG、Dex单独用药组做对照 ,观察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各组血小板计数均有增加 ,其速度B组高于A、C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疗效结果显示为A、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认为Dex仍是治疗ITP有效首选药物之一 ,但对于血…  相似文献   

7.
本组应用不同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其中肌注丙球每日320mg,连用5日10例,静脉输注低pH静脉注射人血丙球每日400mg/kg,连用5日8例;每日输注1g/kg1次4例。以T检验方法计算观察。3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27.5±53.71×10^9/L,206.5±144.84×10^9/L,238.25±110.27±10^9/L,3组治疗后血小板数比较无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抗D免疫球蛋白(Anti-DIg)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成功经验令人瞩目,儿科病例报道甚少。该文报道1989年5月~  相似文献   

9.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坚 《中国小儿血液》2002,7(5):213-215
  相似文献   

10.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亦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证明该病由免疫介导,急性ITP与病毒感染有关,而慢性ITP可能由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所引起。PAIg/C_3的检测为ITP的诊断提供了依据;血小板相关抗原的研究表明自身抗原主要是血小板膜糖蛋白成分;ITP时有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提示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缺陷。本文还简要综述了ITP治疗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组应用不同剂量人血雨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其中肌注丙球每日320mg,连用5日10例,静脉输注低pH静脉注射人血丙球每日400mg/kg,连用5日8例;每日输注1g/kg1次4例。以T检验方法计算观察。3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27.5±53.71×109/L,206.5±144.84×109/L,238.25±110.27±109/L,3组治疗后血小板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3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都有效。  相似文献   

12.
α 干扰素在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ITP)方面不乏成功的报道 ,而在儿科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尚不多。我院自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ITP患儿 2 15例 ,其中 2 5例病程迁延 ,为慢性ITP ,我们对其中 7例病程均在 2年以上者加用α 干扰素治疗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对象 7例 ,诊断均符合 1998年山东荣城会议制订的慢性 (难治性 )ITP的诊断标准。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2个月~ 12岁 ,平均6 6岁。病程均在 2年以上 ,1例病程已 5年。 7例患儿初始治疗 ,均使用过地塞米松(0 2 5~ 0 5mg Kg·d)静滴 …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与免疫有关。大部分患儿有自限倾向,少数病例病情反复,转为慢性,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15例应用a-干扰素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情况15例小儿CITP中,男6例,女9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5岁。诊断标准根据ITP诊疗建议[1]。病程均超过6个月,最长2年6个月。全部病例均先后接受常规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Vit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达那唑,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CSA)及中草药等治疗,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观察应用干扰素 (IFNα_2b)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的临床疗效。14例患儿中平均年龄4岁 ,病程>6个月 ,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IFNα治疗后 ,其中血小板恢复正常5例 (占35.7 % ) ,4例好转 (28.6% ) ,总有效率为64.3 %。临床副作用主要有发热、寒战、消化道反应 ,但未发现骨髓抑制。由于该治疗方法有效、简便、副作用轻 ,对于儿童慢性、难治性ITP ,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5.
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2年至今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儿110例,其中27例采用静滴雨种球蛋白(丙球)联合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收到良好疗效。资料和方法一、对象110例ITP患儿,诊断标准按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标准“’。急性sl例,慢性29例,均为初发。按治疗方法分4组:I组(两球十地米)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smo~12a,血小板计数<20X10’/L7例,~50X10‘/L20例。I组(丙球)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smo~12a,血小板计数M20X10’/Lll例,~50X10’/L14例。皿组(地米)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smo~1…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与免疫有关。大部分患儿有自限倾向,少数病例病情反复,转为慢性,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15例应用α-干扰素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CITP患者(年龄8个月~13岁,男13,女19)及30例健康查体正常对照儿童(年龄1岁~14岁,男14,女16)。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病毒[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疱疹病毒(HHV)相关抗体。结果慢性ITP患儿各种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两组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慢性反复性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ITP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②临床上对ITP患者特别是慢性ITP患者应该常规进行病毒学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细小病毒B19检测: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购自华美工程公司,其余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2例ITP患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12%,62例ITP患者进行了EB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6例阳性,阳性率为10%,70例患者进行了细小病毒B19的检测,其中30例阳性,阳性率约为43%。30例ITP患者进行了单疱病毒Ⅰ型及Ⅱ型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为27%,其中单疱病毒Ⅰ型抗体阳性者为7例,1例为单疱病毒Ⅱ型抗体阳性。30例ITP患者进行了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8例阳性,阳性率为27%。42例ITP患者进行了甲、乙、丙、戊肝炎抗体的检测,其中15例阳性,包括:抗HBsAg(+)及抗HBc(+)4例,11例为抗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率为36%,另外,43例ITP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其中7例阳性,阳性率为16%。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病例和方法 7例慢性或间歇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3例作过脾切除,这3例中有2例(例1、2)虽经免疫抑制治疗仍有出血发作(经过至少1年,当治疗中断时,血小板数立即降至<3万/mm~3),例3间歇用强的松维持血小板在3万~10万/mm~3。未作脾切除的4例中有1例(例4)对强的松有抗药性(在最后6个月中血小板数为0.5万~9.7万/mm~3)。2例为强的松依赖者(例5、6,血小板数至少在18个月中为4万~12万/mm~3)。例7完全缓解,但数年后复发。6例急性ITP儿童中,2例对强的松  相似文献   

20.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科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呈多样性,疗效也与多种因素相关,现将我院近4年收治的92例ITP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2例患儿年龄从新生儿到14岁以下,其中新生儿1例,3岁以下58例,占63.0%,4~6岁26例,占28.3%,7~14岁8例,占8.7%,男44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1∶1.2。入院时轻度出血13例,占14.1%;中度出血63例,占68.5%;重度出血12例,占13.0%;极重度出血4例,占4.4%,其中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颅内出血1例。所有病例都有皮肤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