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院自1989-01~1999-06收治甲状腺癌78例,术前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23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又行再次扩大切除术。现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平均36岁。病程2个月~8a,右侧11例,左侧10例,峡部2例。甲状腺肿块直径1~8 cm,多数在4 cm以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首次手术方式:甲状腺腺瘤切除4例,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12例,腺叶局切2例,腺叶及峡部切除5例。病理诊断:乳头状腺癌16例,滤泡状腺癌5例,未分化癌2例。再手术方式:腺叶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大部切除17例,腺叶并峡部切除加改良根治术4例,腺叶并峡部切除2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89- 0 1~ 1999- 0 6收治甲状腺癌 78例 ,术前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 2 3例 ,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又行再次扩大切除术。现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2 0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1岁 ,平均 36岁。病程 2个月~ 8a,右侧 11例 ,左侧 10例 ,峡部 2例。甲状腺肿块直径 1~ 8cm,多数在 4cm以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6例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5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2例。首次手术方式 :甲状腺腺瘤切除 4例 ,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 12例 ,腺叶局切 2例 ,腺叶及峡部切除 5例。病理诊断 :乳头状腺癌 16例 …  相似文献   

3.
在甲状腺癌中约90%为分化型癌,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误诊率较高,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有报道误诊率甚至达77%[1]。我院1990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86例,术前、术中漏误诊46例,误诊率53.5%。现分析漏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中,男27例,女59例;年龄22~76岁,中位年龄41.7岁。病程1周~2年。1·2临床表现86例均因颈部肿块就诊,其中单发结节60例,多发结节26例;肿块直径≥5 cm者12例,1~5 cm者68例,≤1 cm者6例;伴颈部淋巴结增大16例,声音嘶哑4例,呼吸困难2例。1·3术前诊断及误诊疾病本组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病例首次手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疾病;首次手术方式肿物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3例,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颈淋巴结切除3例.再次手术原因主要为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率低、首次手术方式不当及肿瘤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由于甲状腺癌的术前误诊或首次手术方式不当,致术后的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对于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复发或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作合理的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法。方法:对因误诊误治后再手术的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有:首次于外院误诊为甲状腺瘤16例行甲状腺肿瘤局部切除,9例诊断为甲状腺癌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3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我院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肿瘤5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d~3个月。患侧残留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除30例,附加患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7例,传统颈淋巴结清扫2例。再手术后残留甲状腺及周围疤痕迹组织无残癌9例,有残癌21例;5a、10a生存率84%、64%。结论:甲状腺癌误诊误治而导致术式选择不当,术后具有较高的残癌率,应尽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并不少见。国外统计临床发病率为 4 0 /百万 [1 ] ,国内统计发病率为 114 .4 /百万 [2 ] ,其中 90 %为分化型癌。由于甲状腺分化型癌的特殊生物学特性 ,误诊率较高 ,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 ,总体约为 5 0 %左右 ,国内有报道误诊率高达 77% [3]。我院自 1990 - 0 1~ 2 0 0 1- 0 4共收治甲状腺癌 5 4例 ,术前及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14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4例 ,甲亢 4例 ,误诊率4 0 .7% ,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8例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 4 1.3岁 ,发病至确诊时间 2周~ 8a,所有病例均因颈前区肿块来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 选择.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双侧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肿瘤≤4 cm但超出甲状腺包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19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中央区(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结果 乳头状癌68例(87.18%),滤泡状癌10例(12.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6例.术后并发症:短期低钙手足麻木12例(15.38%),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8例(10.26%),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2.56%),乳糜漏3例(3.85%).7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4.87%,随访6个月~6年.6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30%(72/74).结论 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应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对于高危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4- 0 1~ 2 0 0 1- 0 6甲状腺癌术前误诊 14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2 3~ 5 1岁 ,术前皆诊断为腺瘤。其中 3例 (2 1.43% )术中行肿物快速细胞学印片发现恶性细胞 ,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检 :乳头状腺癌 2例 ,滤泡状腺癌 1例。余 11例 (78.5 7% )行单纯切除术 4例 (36 .36 % ) ,患侧腺叶大部切除术 7例 (6 4.6 4% ) ,术后病理诊断 ;分化癌与腺癌并存 3例 ,乳头状腺癌 5例 ,滤泡状腺癌 3例。其中 8例在首次手术后 5~ 2 0 d行 2次手术 ,术后病检 5例有残癌 ,残癌率6 2 .5 % ,肿瘤浸及被膜者 4例 ,未浸…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64例分析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274300)崔守新,孙敬春早期甲状腺癌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尽管经过各项检查,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我院近6年收治160例甲状腺癌病人,其中有64例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腺瘤,误诊率达40%,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临床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75 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75 0例中 ,甲状腺单发结节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良性病变 60 4例 ,恶性病变 14 6例。术后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690例获随访 ,随访率达 92 %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10年 ,其中良性病变 5 5 0例均存活。恶性病变随访 14 0例 ,5年生存率达 90 % ( 12 6/14 0 ) ,10年生存率达 78% ( 10 9/14 0 )。结论 甲状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 1982 - 0 5~ 2 0 0 1- 0 5共收治甲状腺癌 98例 ,术前误诊 2 4例 ,其中 19例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 ,5例诊为良性病变变但不排除恶性。由于甲状腺癌的诊断 ,易与甲状腺实性肿物等良性病变相混淆 ,且临床上与甲状腺良性疾病鉴别有一定困难 ,我们结合临床资料将甲状腺癌的误诊情况等问题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17例 ,最小年龄 16岁 ,最大年龄 70岁 ,平均 37.7岁。其中 35岁以下 15例 ,占 98.2 %。本组均为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甲状腺乳头癌 17例 ,滤泡状癌 5例 ,高分化癌 2例。1.2 病程及临床表现 病程…  相似文献   

12.
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误诊的早期甲状腺癌的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勇  马清涌  李华  高晓鹏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37-1038
目的 探讨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误诊的早期甲状腺癌的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误诊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次手术行残余甲状腺全切除术 5例 ,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 2 0例 ,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切除术 6例 ,余 4例未行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首次高。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诊断早期甲状腺癌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对临床上怀疑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行甲状腺患侧并峡部及对侧部分切除 ,这样可避免再次手术 ,从而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8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特点和术前、术中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甲状腺微小癌占同期收治的甲状腺癌的38.9%,男女之比1:4.6,年龄26~68岁,28.6%病灶为多发性。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性肿大,8例为健康查体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20例(71.4%)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可疑甲状腺癌。术中常规行快速病理检查。主要术式为腺叶、峡部和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术,其中10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较高,多伴有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多数病人预后好。注重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全面探查及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酌情选择恰当的术式,既清除病灶又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4.
自 1999- 0 5~ 2 0 0 1- 0 5 ,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 49例 ,术前误诊 2 3例 ,其中 2次手术 10例。现就误诊原因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误诊 2 3例 ,年龄 18~5 5岁 ,平均年龄 37岁。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8a。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均为孤立性结节 ) 18例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2例 ,异位甲状腺 1例。误诊 2 3例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 17例 (占73.9%) ,滤泡性腺癌 4例 (占 17.3%) ,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各 1例 (占 4.4%)。术前均行 B超检查 :16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 ,5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1例提示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15.
本院在1983年1月~2001年12月间 ,共行甲状腺癌根治术69例。术前误诊27例 ,其中22例系经各级医院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肿瘤切除术或腺叶部份切除术后来院就诊的病人 ,5例为本院甲亢术后的病人 [1]。现对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甲状腺癌作一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 ,女17例 ,男女之比为1 :1.7。发病年龄18~67岁 ,平均46.3岁。以30~40岁组病人为多 ,共16例 ,18~29岁7例 ,41~67岁4例。1.2病理类型27例中乳头状癌19例 ,滤泡状癌4例 ,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各2例。2结果第二次手术 ,经病理检查发现有残存癌者21例 ,颈…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再手术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相关问题.方法 分析51例甲状腺癌再手术原因,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和效果.结果 49例首次手术前仅依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致误诊,2例首次手术医师处理不当致再手术.49例初次手术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1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1例当时无法定性.51例均再手术治疗.术前临床检查诊断癌灶残留符合率为83.3%;术后病理证实25例癌残留,残留率为49.0%;术前临床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66.7%;1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加患侧改良颈清术,7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加患侧改良颈清术,18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加VI区淋巴结清扫术,12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术前检查过于简单和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误诊误治的甲状腺癌应及时给予再手术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其再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CT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癌误诊病例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以颈前无痛性单发肿物(右侧5例、左侧7例)就诊,甲状腺均增大,5例可触及多个颈部增大淋巴结;出现声嘶、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5例;肿物质硬,吞咽时活动性差5例。12例中形状不规则7例,边界清楚4例;3例肿物邻近气管、肌肉或血管浸润包埋,4例包膜欠完整,5例颈部淋巴结增大。12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误诊为甲状腺腺瘤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均拟行手术治疗,经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为乳头状腺癌。误诊时间2~3 d。12例中行患侧腺叶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4例,同时行患侧增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5例,术后予以放疗6例。12例术后均口服甲状腺素片防止复发。术后随访1年,均存活且未复发。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以无痛性颈部肿物就诊,若CT影像不典型,未及早行针刺细胞学病理检查,易导致术前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熟知CT影像学征象,及早行针刺细胞学病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再次手术的原因、指征及操作要点。方法对31例DTC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首次手术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16例;患者要求仅行患侧腺叶切除术、短期内补充性再次手术1例;术后复发或/和颈淋巴结转移14例。再次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个月内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口唇四肢麻木。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误诊和术后复发或/和颈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难度大,应尽量完善术前准备,谨慎细致操作,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多发于青年人群。肿瘤较大时可产生压迫症状,并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术前诊断及确定肿瘤性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分布、形态、内部血管及血流情况[1],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收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总结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声像图、血流特征,为鉴  相似文献   

20.
冯淑 《当代临床医刊》2020,(2):182-182,180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超声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癌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误诊为甲状腺癌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共100例(124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7个(78.23%),误诊率为27个(21.77%)。其中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共37个,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病变共10个,良性病变之间相互误诊为67个。结论当甲状腺病变良性与恶性相互叠加同时存在时,超声诊断较难诊断鉴别,需要临床医师依赖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