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和实验组各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 wk后,分别以60 mg/(kg·d)、120 mg/(kg·d)双环醇治疗8 wk以及不进行任何治疗,第4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和分析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和c-fos mRNA、c-jun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高剂量双环醇治疗后肝纤维化组织病理损伤减轻,高剂量双环醇组TGF-β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平均积分光密度)分别是0.1815±0.0231、0.2324±0.0536、0.1811±0.0514、0.1543±0.0603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0.2139±0.0134、0.2648±0.0361、0.2140±0.0271、0.1862±0.0217.而低剂量双环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实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双环醇组小鼠肝组织中c-fos mRNA,c-jun mRNA表达与实验对照组和低剂量双环醇组相比显著降低(c-fos mRNA:0.65 11±0.0551 vs 0.7844±0.0852.0.8072±0.0923:c-jun mRNA:0.6803±0.0712 vs 0.7982±0.0902.0.8289±0.094).结论:双环醇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双环醇抗血吸虫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即早基因表达、减少TGF-β1、TIMP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2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分别以双环醇60 mg/kg.d、120 mgkg.d治疗8周,实验对照组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作任何治疗,第4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和分析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c-fos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高剂量双环醇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组织病理损伤减轻,c-fos mRNA、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而高于正常对照组,低剂量双环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双环醇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双环醇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即早基因表达、减少TGF-β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昆明小鼠感染尾蚴建立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感染后6、10、14、18周杀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CTGF、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0周时形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此时肝内CTGF表达达高峰。且10、14、18周时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模型组TGF-β1蛋白定量和CT—GF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18周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CTGF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 CTGF与TGF-β1的表达与日木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TGF-β1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通过CTGF的生物学作用介导,阻断CTGF的传导通路可能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致心肌损伤作用及双环醇对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其中3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分别以双环醇60mg/(kg·d)、120mg/(kg·d)治疗56d(8周)以及不作任何治疗(实验对照组),第4组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并分析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前后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同步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用高剂量双环醇治疗后,小鼠心肌组织、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TGF-β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低剂量双环醇对日本血吸虫病致肝纤维化及心肌损伤无明显治疗效果。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可致心肌损伤。双环醇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保护心肌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TGF-β1、TIMP1和Ⅰ、Ⅲ型胶原过度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从而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1,TGF β1)信号传导的Smads分子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 8、12、16和24周取小鼠肝组织 ,作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 结果 Smad 2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后表达下降(P<0.05),16周后恢复正常,2 4周后再次下降(P<0.05)。Smad 3mRNA水平在感染后 16周开始明显升高 ,达正常水平的2倍(P<0.05)。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Smad3促进肝纤维化形成。Smad2对肝纤维化形成具有双效性 ,即感染初期属于促进因子 ,感染后期属于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纤维化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的表达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清洁级6-8 wk龄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血吸虫尾蚴腹部贴附法制成动物模型,正常组未予处理.感染后wk 4、6、8和12末分批处死2组小鼠且称肝脾质量,取部分肝做病理学观察,HE染色和猩红染色,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在各细的表达状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脾质量和肝指数均高(肝,12 wk:2.99±0.28 g vs 1.83±0.13 g;脾,12 wk:0.87±0.15 g vs 0.14±0.02g;肝指数,12 wk:0.09±0.01 vs 0.04±0.00;均P<0.01),TGF-β1和Smad2/3表达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GF-β1.12 wk:0.105±0.008 vs 0.024±0.002;Smad2/3.12 wk:0.094±0.009 vs 0.003±0.001,均P<0.01),以上指数分别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35,0.482,0.646,0.347,0.662;均P<0.01);Smad4表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纤维化的发展表达量在逐渐下降(4wk:0.075±0.011 vs 0.023±0.006.6 wk:0.043±0.008 vs 0.010±0.002.8 wk:0.038±0.009 vs 0.003±0.002.12 wk:0.028±0.004 vs 0.013±0.006;均P<0.01).Smad7仅8 wk表达增强.结论:TGF-β1和Smad2/3表达增强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Smad4可能主要在纤维化的早中期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纤维化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的表达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清洁级6-8 wk龄ICR小鼠8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用血吸虫尾蚴腹部贴附法制成动物模型, 正常组未予处理. 感染后wk 4、6、8和12末分批处死2组小鼠且称肝脾质量, 取部分肝做病理学观察, HE染色和猩红染色, 制作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检测TGF-beta1、Smad2/3、Smad4和Smad7在各组的表达状况.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模型组小鼠肝脾质量和肝指数均高(肝, 12 wk: 2.99±0.28 g vs 1.83±0.13 g; 脾, 12 wk: 0.87±0.15 g vs 0.14±0.02 g; 肝指数, 12 wk: 0.09±0.01 vs 0.04±0.00; 均P<0.01), TGF-beta1和Smad2/3表达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GF-beta1, 12 wk: 0.105±0.008 vs 0.024±0.002; Smad2/3, 12 wk: 0.094±0.009 vs 0.003±0.001, 均P<0.01), 以上指数分别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 = 0.635, 0.482, 0.646, 0.347, 0.662; 均P<0.01); Smad4表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纤维化的发展表达量在逐渐下降(4 wk: 0.075±0.011 vs 0.023±0.006, 6 wk: 0.043±0.008 vs 0.010±0.002, 8 wk: 0.038±0.009 vs 0.003±0.002, 12 wk: 0.028±0.004 vs 0.013±0.006; 均P<0.01), Smad7仅8 wk表达增强. 结论: TGF-beta1和Smad2/3表达增强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Smad4可能主要在纤维化的早中期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分别运用槲皮素及吡喹酮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槲皮素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中即早基因c-fos与c-ju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与吡喹酮组相比,c-jun mRNA、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而c-fos mRNA、TIMP1含量无显著改变,提示其远期抗血吸虫肝纤维化效果优于吡喹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beta1,TGFβ-1)mRNA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昆明小鼠感染尾蚴复制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分别在6、10、14、18周杀鼠,治疗组在6周时予吡喹酮治疗后10、14、18周杀鼠;masson染色并图像分析进行胶原半定量;RT-PCR检测小鼠肝脏CTGF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10周时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胶原量进行性增加,肝脏CTGFmRNA表达达高峰,10周、14周、18周时与治疗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模型组TGFβ-1mRNA表达水平和CTGFmRNA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18周时与治疗组已无明显差别(P>0.05);模型组CTGF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CTGF与TGF-β1的基因表达与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TGF-β1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通过CTGF的生物学作用介导;通过阻断CTGF的传导通路可能是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FN-γ、重组TGF-β1 RⅡ 蛋白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6~8 周龄,体重18~25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 组(6 只/组),正常对照组除外,其余30 只通过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8依2 条/鼠,六周后成功建立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具体治疗分组:淤正常对照组;于模型对照组;盂吡喹酮(PQT)治疗组;榆PQZ +IFN-γ治疗组;虞PQT+rTGF-β1RⅡ 蛋白治疗组;愚PQT+IFN-γ+ rTGF-β1 RⅡ 蛋白治疗组.第九周末处死小鼠,HE 染色法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TBA 法测肝匀浆MDA 含量.结果 IFN-γ、rTGF-β1RⅡ 蛋白治疗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数,抑制日本血吸虫诱导的肝MDA 水平的升高.结论 日本血吸虫病化学药物治疗中,以PQT 为基础配合rTGF-β1R域蛋白、IFN-γ的联合疗法策略优于PQT 单独用药策略;rTGF-β1R域蛋白、IFN-γ的抗纤维化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α-SMA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α-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0 mL/L CCL4 sc,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高[2.0 g/(kg·d)],中[1.0g(kg·d)],低剂量[0.5 g/(kg·d)]甲珠干预,测定各组肝功能、血清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α-SMA、TGF-β1 mRNA 的表达.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总蛋白及白蛋白显著升高,胆红素降低;血清TGF-β1显著降低;高,中,低甲珠剂量组肝组织α-SMA及TGF-α1 mRNA 表达.染色面积比.灰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α-SMA:9.21±1.12、12.63±2.42、14.23±1.57 vs 16.32±2.14.P<0.01、P<0.01、P<0.05;TGF.131 mRNA:5.58±0.80、8.62±1.16、11.92±1.35 VS 14.57±1.59.P<0.01、P<0.01、P<0.01),(α-SMA染色面积比:9.21%±1.29%、12.63%±1.44%、14.23%±1.41%vs 16-32%±1.75%.P<0.01、P<0.01、P<0.05;TGF-β1染色面积比:5.3 1%±0.70%、8.37%±1.09%、11.92%±1.42%VS 14.47%±1.48%,P<0.01、P<0.01、P<0.01),(α-SMA灰度值:91.29±9.53、99.55±11.83、107.18±12.06 VS 116.44±12.97.P<0.01、P<0.01、P<0.05;TGF-β1灰度值:89.96±9.64、1 06.92±13.90、110.50±12.91 vs 127.13±14.88,P<0.01、P<0.01、P<0.05).结论: 甲珠对CC14诱导的实验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TGF-β1激活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GF-β1在激活肝星状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大量合成中起关键作用,而TGF-β1的激活是发挥其生理功能的首要条件。本就TGF-β1的激活机制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叶军  薛冬英  张洁  陈蓓  孙琳 《肝脏》2007,12(4):294-295
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转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并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沉积于肝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3组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治疗组用吡喹酮500 mg/(kg·d)灌胃治疗2 d,罗格列酮治疗组在吡喹酮治疗2 d后再用罗格列酮4 mg/(Kg·d)灌胃治疗6周.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罗格列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TGF-β1和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能显著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降低肝脏TGF-β1及α-SMA的表达.结论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机制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抑制其表达α-SMA及分泌TGF-β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γ干扰素 (IFNγ)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 ,观察小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I、II型跨膜受体(TβRI、TβRII)表达的变化,同时动态观察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TβRI及TβRII的变化趋势。 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1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吡喹酮治疗组和吡喹酮联合IFNγ治疗组,治疗8周。于感染后8、12、16周和疗程结束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TβRI及TβRII表达部位;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TGFβ1、TβRI及TβRII转录水平。  结果 TGFβ1、TβRI和TβRII在小鼠肝细胞、窦周细胞中均有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强,特别在虫卵肉芽肿周围;IFNγ治疗后,虫卵肉芽肿减少,TGFβ1、TβRI及TβRII表达较治疗前降低;TGFβ1mRNA在感染后12周表达开始上调,模型组达高峰(P<0.05),经吡喹酮联合IFN γ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TβRIImRNA在感染后8、16周表达下调(P<0.05),疗程结束后恢复正常;TβRImRNA表达水平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TGFβ1表达上调和TβRIImRNA表达下调促进肝纤维化形成,IFNγ抑制TGFβ1的分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晚期血吸虫病(晚斑)肝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晚血(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MMP-1、TIMP-1表达;采用EIASA法检测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TIMP-1、TGF-β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TIMP-1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无合并HBV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而MMP-1无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GF-β1、TIMP-1水平及TIMP-1/MMP-1值明显增高(P均〈0.01),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均〈0.01),而血清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MMP-1、TIMP-1与晚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晚血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TGF-β1、Sm ad3、Smad7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家兔肝脏中的表达变化规律 ,为逆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腹贴法制备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n=4 0 ) ,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 4、8、12、16周及正常对照共 5组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m RNA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 、 型胶原的表达 ,且同时分别以 RT- PCR、Western blot检测原代分离肝星状细胞 (HSC)的 Sm ad3、Sm ad7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 TGF- β1m RNA表达进行性增强 ,伴有肝组织 、 型胶原含量的明显增高 ,且分别与 、 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 (r1 =0 .5 36 ,P<0 .0 1;r2 =0 .5 4 4 ,P<0 .0 1) ; 、 型胶原表达在肝窦壁、中央静脉壁、Disse腔、虫卵肉芽肿内及其周围 ,呈弥漫状分布 ,伴有门管区胶原纤维隔形成和窦壁完整的基膜形成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各期肝纤维化家兔 HSC中 Smad3m RNA表达增加 ,与 TGF- β1m RNA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而 Sm ad7m RNA较正常对照组一过性升高 (P<0 .0 5 ) ,第 8~ 16周表达水平则持续下降 (P<0 .0 1)。 Smad蛋白表达与其m RNA改变基本一致。结论  TGF- β1/ 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制备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吡喹酮治疗前后肝脏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定量表达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治疗组与感染组比较,TGF—β1,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降低其肝脏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