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并结合临床探讨了晚电位在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中的阳性发生率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晚电位主要发生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伴室速、室颤者(发生率75%);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非缺血性心脏病人中的晚电位发生率较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晚电位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是在心电图QRS波终末或ST段内出现的微弱高频低振幅碎裂电活动,常规心电图不能描记出来,对心脏手术病人从外膜、内膜或采用导管内膜电图标测,可记录到这种VLP。目前可采用体表非创伤性信号叠加平均技术检测之。VLP的研究对心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冠心病(心肌梗塞、室壁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LP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室晚电位的发现是预测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频域分析方法与时域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频域分析方法优于时域分析方法。尤其是发生较早的晚电位,因其未能伸入到ST段中,或QRS波群增宽者,频分析方法更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心电图 (HFECG)和心室晚电位 (VLP)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 781例各类心血管病人的ECG ,HFECG和VLP ,并将异常信号区分为高风险和非高风险两大类。结果 :高风险异常信号的检出率ECG为 78% ,VLP为 1 3 % ,HFECG为 52 %。结论 :由梗塞 /缺血心肌病灶产生的ECG高频信号的高检出率并不能说明其具有高预测价格。计算机辅助的VLP和HFECG反映了这种碎裂延迟电位高频成份有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但标准化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并结合临床探讨了晚电位在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中的阳性发生率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晚电位主要发生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伴室速、室颤者(发生率75%);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非缺血性心脏病人中的晚电位发生率较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晚电位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等关系密切,常用其预测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评价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VLP的概念、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10.
3000例心室晚电位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的方法检测心室晚电位(VLP),作为预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发生的指标,已在临床广泛开展。特别对心肌梗塞患者心性猝死可能性的估价,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338例心脏病患者和健康人VLP检测,观察了不同心脏病及有无VT/Vf的患者VLP发生率,初步探讨了VLP的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对象:收集1989年~1991年期间检测对象338例,缺血性心脏病190例,男1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38例,心绞痛110例。心肌病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岁。心肌炎32例,男20例,女12例,平  相似文献   

12.
贺岱芳 《甘肃医药》1995,14(2):97-98
心源性猝死大多由室任心动过速和(或)室颤引起。如何识别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并予以有效防治,是10几年来国际上心血管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电生理程序刺激技术被认为是识别室速(室颤)高危病人的较可靠方法,但属创伤性检查,难以普遍开展。运动试验,左室功能检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预测价值有限,敏感性和和特异性不高。应用信号叠加心电图记录心室晚电位(VLP)可能为识别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高危病人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心性猝死发生率的逐年上升,人们正力图寻找某些能预测心性猝死的方法,以期达到能够尽早防治,减少猝死的发生。国外一些学者采用体表信号叠加技术结合心室程序刺激,心血管造影和对病人随访,证明了晚电位与室速室颤的发生、心功能及心性猝死有关。目前国内对晚电位的检测仅限予心内膜标测和少数病例体表信号叠加技术的应用,而结合其它检测方法综合评价心室晚电位的临床意义则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附194例分析郭晓碧王西平黄丽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广州510220)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恶性心律失常中图号R331.38心室晚电位(VLP)是在信号叠加心电图的QRS波群终末附近出现的低幅高频电位...  相似文献   

15.
应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时域分析法(TDA),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伴有室性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同时,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心功能愈美,阳性率愈高,故认为,VLP的检测,能够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信息,是一个较实用的无创性心电学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6.
殷跃辉  李增高 《四川医学》1993,14(6):331-336
通过对119例研究对象的分析,探讨了心室晚电位频谱分析各环节,如窗口的位置、窗函数、频谱规一化,频谱检测参数和噪声水平等因素对其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一合理的频谱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种心血管疾病与心室晚电位(VLP)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心脏病患及200例正常人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组比较,以探讨心脏病组VLP检出阳性率。结果:心脏病组VLP阳性率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心肌梗塞、不明原因室性心律失常高于其它心脏病组;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VLP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室晚电位 (VLP)做为无创性的体表检查 ,为发现危险的室速或突然死亡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它已被动物试验和临床病人的心外膜和心内膜心电标测得到证实[1 ]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产生根源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对 1 81例VLP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 81例均为我院受检患者 ,男性1 0 2例 ,女性 79例 ,年龄 2 0岁~ 82岁 ,平均年龄 48岁。将其分为两组 ,一组为心血管疾病组 ,5 7例 ,其中冠心病 2 5例 ,单纯性室性心律失常 (VAS) 7例 ,高血压 1 6例 ,肺心病 1例 ,风心病 2例 ,心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共检测119例,其中冠心病69例(含室性心动过速17例)和正常人50例,分别在滤波后QRS综合向量模(A窗)和单导绝对稳过模(B窗)上选取≤40μV的120ms低振幅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X、Y、Z导联60~120Hz的平均高频面积(HFA)为检测参数,发现各组病人两窗口间有显著差异(p<0.01)。若以HFA≥740和1240μV为两窗口阳性标准,则B窗对本组室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88.24、97.62和94.92%,A窗为64.71、95.24和86.44%,说明B窗优于A窗。  相似文献   

20.
心室晚电位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中级医刊》1994,29(7):1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