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氟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寅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黑柴胡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药材黑柴胡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黑柴胡对照药材为对照,用薄层色谱法对黑柴胡进行鉴别。结果:黑柴胡药材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和重现性好,能够为黑柴胡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芩口服液中葛根、黄连、大黄等主药进行了鉴别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清口服液中桔梗,柴胡的薄层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7.
<正> 当归养血口服液为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收载品种当归养血丸的改变剂型,药效学试验结果证实两者均具养血调经之效,且高剂量口服液组优于丸剂(另文报道)。本品处方由当归、炒白芍、熟地黄、炙黄芪、丹皮、制香附、阿胶等十味中药组成,属中医妇科要药,主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等症。虽其丸剂已录入199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但现剂型全粉末水蜜丸仍存在体内溶散时间长、溶出需通过植物细胞屏障,降低有效成分吸收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新的剂  相似文献   

8.
咽舒欣口服液由虎掌草、射干、牛蒡子、玄参、陈皮等 8味药组成 ;具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 ;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症。本文对处方中的君药虎掌草、牛蒡子进行薄层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1 实验材料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咽舒欣口服液 (由云南金碧药厂提供 ) ,齐墩果酸及牛蒡子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虎掌草对照药材 (由云南金碧药厂提供 ,经云南药物研究所鉴定 ,按标准检验合格 )。2 方法与结果2 .1 虎掌草的鉴别2 .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2 0 m l,…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弱视明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各味药材进行研究。结果弱视明口服液中熟地黄、陈皮、石菖蒲、黄精和枸杞子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TLC色谱斑点清晰,Rf值适中,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弱视明口服液的定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仙苓口服液具有益气补血,宁心安神,滋阴补肾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年老体虚、失眠、贫血等症。经药理临床研究,疗效明显可靠。为了更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对其制剂中的淫羊藿、五味子、蛇床子进行薄层鉴别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 淫羊藿甙、五味子乙素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仙苓口服液由吉林市中药厂提供。 硅胶G、硅胶HF_(254)薄层板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方法与结果 1.淫羊藿的鉴别 取本品10ml,于水浴上蒸去乙醇,放冷,继用  相似文献   

11.
柴胡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玲  王京娥 《中成药》1997,19(8):1-3
探讨了柴胡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薄层扫描法,以柴胡皂甙a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加热提取时间及不同醇沉浓度对柴胡皂甙a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筛选制定了确保柴胡制剂质量及疗效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柴胡及其制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腾  高展  孙玉侠  阚红玉  曹凤兰 《中成药》2011,33(11):1840-1843
目的利用TLC和HPLC指纹图谱技术,揭示柴胡及其制剂前后皂苷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TLC采用高效硅胶G板,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显色剂为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磷酸(3∶1),检视条件为365 nm;HPLC采用Waters XBridge RP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8、252 nm。结果经TLC法对比柴胡经煎煮制成制剂前后,发现柴胡皂苷d可转化成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a与柴胡皂苷c基本没有变化;经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柴胡皂苷d向柴胡皂苷b2转化,且煎煮制成制剂后,指纹图谱中出现6个原药材中不存在的新色谱峰,大多数新色谱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基本集中在250nm左右。结论对柴胡在煎煮制剂过程中新出现的皂苷类成分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中药柴胡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余世春  尹双青 《中成药》1993,15(5):10-11
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首次对小柴胡汤制剂中柴胡皂甙进行含量测定。本法利用聚酰胺柱,样品特定处理及薄层层析展开溶剂系统消除了人参、甘草、黄芩等药所含成分对测定成分的干扰,为柴胡复方制剂质量控制及方药研究所需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胡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柴胡配方颗粒中的柴胡皂苷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配方颗粒可以检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a的线性范围为4~40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22%.配方颗粒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限度规定不得少0.8 mg/袋....  相似文献   

15.
5种习用柴胡的ITS序列鉴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用PCR扩增方法测定5种常用柴胡的ITS序列,为柴胡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5种柴胡的叶片中提取总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各样品的ITS1长度为214~220bp,ITS2长度为230~231bp。5种柴胡的ITS序列分别有多个特异性信息位点。结论:ITS序列可以作为柴胡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方法:采用UV,HPLC,TLC法考察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结果:UV,HPLC,TLC法均证明柴胡炮制后化学成分存在变化。结论:柴胡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可能是柴胡炮制前后功效发生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柴胡总皂苷抗内毒素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云海  陈永顺  谢委  白杰 《中药材》2003,26(6):423-425
目的 :探讨柴胡总皂苷 (BCS)抗内毒素活性。方法 :从柴胡中提出柴胡总皂苷 ,用体外鲎试验法、细菌内毒素致兔热模型、细菌内毒素致卡介苗增敏小鼠毒性证实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 :体外鲎试验法显示将 5 0mg·ml 1的柴胡总皂苷溶液稀释至 32倍仍有直接破坏内毒素作用 ;解热实验显示 ,BCS +LPS组、模型组 (LPS)、BCS组的最大升温和平均升温分别为 0 0 5℃和 0 75℃ ,0 0 1℃和 - 0 2 5℃ ,0 4 9℃和 - 0 37℃ ,BCS +LPS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细菌内毒素致小鼠毒性实验显示 ,BCS +LPS组死亡率 (13 3% )大于BCS组 (5 0 % ) ,但与模型组 (90 0 % )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柴胡总皂苷具有抗内毒素活性。  相似文献   

18.
柴胡及其炮制品有效成分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秦鹤  陈会平 《中成药》1994,16(2):20-21
对柴胡原生药,生品,洒、醋、蜜炙品的皂甙及挥发油进行定性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炮制后皂甙及挥发油含量升高,除蜜柴胡挥发油的组分变化外,各种炮制品的皂甙及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姜华  张延萍  张倩  徐幽  石任兵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6):1337-1340
 目的 建立HPLC测定柴胡口服液工艺药渣中5种柴胡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Hypersil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10,254 nm。结果 柴胡皂苷a、c、h、b1、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4.6 μg(r=0.999 8)、0.11~2.2 μg(r=0.995 6)、0.15~3.0 μg(r=0.999 6)、0.35~3.5 μg(r=0.999 3)、0.71~7.1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0%(RSD=1.73%)、100.60%(RSD=2.25%)、98.60%(RSD=2.08%)、97.27%(RSD=0.83%)、99.70%(RSD=2.2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柴胡口服液工艺药渣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