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鳝经过春季的觅食,到了夏季身肥肉美,不仅味道好,而且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有滋补保健的功能。据测定,每百克鳝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8.8克,脂肪0.91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_2,尼克酸等营养成份。黄鳝性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功效。黄鳝可用于气血两亏、体弱消瘦、肾虚腰痛、虚  相似文献   

2.
黄鳝,又名鳝鱼。我国除西北地区外,各地均产。它生活于稻田和靠近田的池塘、河沟里,在田埂和堤岸边钻洞穴居。黄鳝白天藏于洞穴,夜晚出洞觅食,以小鱼、虾类、青蛙、昆虫等为食。每年春末到初秋均可捕到黄鳝,以5~6月为盛期。黄鳝的繁殖十分奇特,具有性逆转的生理  相似文献   

3.
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立冬开始进补人参,小暑则开始进补黄鳝为佳,因为在小暑那段日子里,是黄鳝长得最为鲜美之时,在我国民间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黄鳝一名鳝鱼,它容貌丑陋,属鳗鱼类动物,一如无鳞之蛇。黄鳝体黄身圆,全身不时地分泌出一种滑腻无色的粘液,只要稍不留神,它就会从你手中溜之大吉,宰杀它时,可用南瓜叶、抹布作衬垫物,即可把它牢牢地抓住。其实黄鳝身上的粘液是它防身的武器。既可  相似文献   

4.
鳝鱼,俗称黄鳝,又名长鱼。经常食用鳝鱼,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和脂溢性皮炎。对贫血、消瘦、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患者,有助于病体的康复。鳝鱼的脂肪含量很低,适合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食用。从黄鳝中提取的黄鳝素,不但可以降血糖,还能使患者恢复正常调节血糖的生理功能,血糖高的可以降糖,血糖低的可以升糖。 下列几款鳝鱼的保健药膳,可  相似文献   

5.
常怡勇 《药物与人》2010,(11):60-61
营养丰 药食俱佳 黄鳝,即鳝鱼,是一种生长在江河湖塘和水田里的淡水鱼,经过夏季的觅食摄生,到秋季身肥丰满,肉嫩鲜美,对人体具有较好的滋补功能。因此,我国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秋食黄鳝赛人参”、“秋令之补,黄鳝为首”等说法。黄鳝除青藏高原之外,我国各地均有出产,尤以江南为多。  相似文献   

6.
黄鳝经过春季的觅食,到夏季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食疗上总结和积累的经验。黄鳝,又名鳝鱼、长鱼,形似长蛇,是一种生活在湖  相似文献   

7.
“黄鳝滋补赛人参”,这是民间对黄鳝的称颂。事实也确是如此,它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8克、磷15.5毫克、钙36毫克,分别比甲鱼高1.8克、56毫克和21毫克。明代宁诩《宋氏养生录》中,载有迄今仍盛传的名肴“蒜烧鳝”。以黄鳝为原料做成的菜肴,...  相似文献   

8.
邢湘臣 《东方药膳》2003,(8):10-11,14
黄鳝,又名鳝鱼,鱼旦(鱼单)鱼,俗称无鳞公子。其体形似蛇,无鳞无鳍,有青黄二色,浑身滑腻多粘液。我国南方江湖、水库、池沼、河泊和稻田中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广大群众所喜爱。黄鳝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性食品。据分析,每100g黄鳝肉(鲜品)含蛋白质18.8g,脂肪0.9g,钙38mg,磷150mg,铁1.6mg,钾325mg,钠45mg,镁14m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95mg,烟酸3.1mg和维生素A等。营养丰富,并能增强性欲,故很多人认为吃黄鳝能“壮阳生精”。黄鳝还含有一种特有物质———“黄鳝素”,可降低人体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夏令之补,黄鳝为首。黄膳经过春季的觅食摄生,到夏季身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又称长鱼,是底栖性鱼类,可用口腔和皮肤直接呼吸空气,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常栖于湖泊、河沟、稻田、池塘、水库等处的石缝中,有昼伏夜出觅食的习  相似文献   

10.
2 黄鳝的常见疾病2.1 黄鳝打印病:又称“赤斑病”,本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多发于夏季鳝鱼捕捉集中暂养时。死亡快、死亡率可超过80%以上。 症状与诊断:病鳝体表背部两侧和腹部发炎充血,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的红色斑块,表皮腐烂,严重的可深及内脏;口流血,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11.
冬有冬补,夏有夏补,夏令之补,黄鳝为首。黄鳝经过一春的觅食摄食,到夏季已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食疗上总结和积累之经验。黄鳝,又名鳝鱼,长鱼,形似长蛇,是一种生活在湖旁、池塘、稻田中的野生穴居鱼,也是一种淡水无鳞鱼。民间称鳝鱼、甲鱼、泥鳅、乌龟为“四大河鲜”。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第一次尝到又嫩又鲜的黄鳝肉,不禁问店家是何菜,主人答曰:“游龙绣金线!”游龙,乃  相似文献   

12.
中医有“脾主长夏”之称。夏季一般多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精神疲乏等现象,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夏季调养脾气,使得气血化源充足,人体才能充满活力,永保健康。 一、饮食调理 夏季宜进食一些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薏仁米;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紫菜等,均宜适量多食。猪、牛、羊、鸡肉或其他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易少食。夏季小暑前后正是黄鳝肥美之际,此时黄鳝的滋补作用最强,人称“夏暑黄鳝赛人参”,经常食用黄鳝有健脾益气养血利湿的功能。祖国医学认为,甘薯有“补虚乏,益气血,健脾胃,强肾阴”的作用。适当吃些甘薯也有益于健脾益胃,还可多吃醋,既可增进食欲,又能杀灭病毒。  相似文献   

13.
范士忠 《健康博览》2007,(10):36-36
冬有冬补,秋有秋补。秋令之补,黄鳝为首。 黄鳝,即鳝鱼。鱼鳝是一种生长在江河湖塘和水田里的淡水鱼,经过夏季的觅食摄生,到秋季身肥丰满,肉嫩鲜美,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秋末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黄鳝,属鳝科淡水鱼类,可食,也作药用。每百克鳝肉含蛋白质18.8g,脂肪0.9g,钙38mg以及丰富的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是低热量、高营养食物。祖国医学认为:黄鳝性温、  相似文献   

15.
最近见到《药膳食疗》(2004年第2期)“黄鳝保健作用佳”一文,读后颇受启迪,特续文附于骥尾。黄鳝的食疗,在我国古医藉中多有记载。唐代《食疗本草》载:“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治风湿。”唐代《本草拾遗》载:“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明代《滇南本草》载:“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黄鳝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性食品。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含量较多,它能使新陈代谢加强,性欲旺盛。不仅如此,黄鳝还含有一种特殊物质--黄鳝素A、B,具有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功效,对…  相似文献   

16.
乙酸铜对黄鳝白细胞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黄鳝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对黄鳝外周血白细胞数目、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方法,以0.25,1.00,3.00,9.00,15.00,30.00mg/kg不同剂量乙酸铜处理黄鳝。结果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乙酸铜剂量的增加黄鳝外周血白细胞的数目下降,而CAT活性升高;至1.00mg/kg时白细胞的数目达最低值,至3.00mg/kg剂量时CAT活性达最大值;剂量再增加,白细胞的数目上升、CAT活性下降。结论一定剂量乙酸铜能明显影响黄鳝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及CAT活性,且乙酸铜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酚A(BPA)与壬基酚(NP)联合喂养对黄鳝周围血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影响.方法 选23~30 g健康黄鳝24条,随机分为4组,用BPA与NP联合喂养.低、中、高剂量组喂养池浓度(均为mg/L)分别为BPA 10+NP 5、BPA 50+NP25、BPA 250+NP 125;另设自来水为阴性对照组.连续喂养20 d后取黄鳝周围血细胞,进行常规SCE检测.结果 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黄鳝周围血细胞各组SCE率(SCE/细胞)分别为:(4.53±1.36)、(5.06±1.39)、(7.87±1.59)、(14.37±2.15),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仅中、高剂量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PA与NP联合喂养可诱发黄鳝周围血细胞SCE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长寿》1994,(7)
黄鳝又名鳝鱼,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据《本草纲目》载,黄鳝性温味甘,有补虚损、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本草经疏》载,鳝鱼甘温俱足,能补中益血、通经脉、祛风湿。可见黄鳝是一种于人体有益的食疗佳品。 黄鳝的吃法很多,可以制作出许多花色品种的美味佳肴,诸如烧鳝段、熘鳝  相似文献   

19.
黄鳝 ,又名鳝鱼 ,长鱼 ,形似长蛇 ,是一种生活在湖旁、池塘、稻田中的野生穴居鱼 ,也是一种产于淡水的无鳞鱼。民间称鳝鱼、甲鱼、泥鳅、乌龟为“四大河鲜”。据说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第一次尝到了又嫩又鲜的黄鳝肉 ,不禁问店家是何菜 ,主人答曰 :“游龙绣金钱!”游龙 ,乃是黄鳝别称。此后 ,黄鳝便身价百倍 ,年年进贡。黄鳝全身只有一条脊椎骨 ,无杂刺 ,肉细嫩 ,味鲜美。黄鳝入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明代宋诩在《宋氏养生部》中 ,即载有追究今仍盛传市上的“蒜烧鳝”。据统计 ,目前全国鳝肴不下百余种 ,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名厨高手 ,…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方法,以0.25,0.50,0.75,1.00,1.50mg/kg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处理黄鳝,测定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 0.50mg/kg剂量组的微核率与核异常率均高于0.25mg/kg剂量组.0.75mg/kg剂量组的微核率与核异常率均下降,且低于阴性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剂量继续增加到1.00,1.50mg/kg时,其核异常率又显著回升,而微核率回升却并不显著.0.25~1.00mg/kg 4个剂量均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结论三氧化二砷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的作用具有双向性,且对CAT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