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翻身过床法预防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2018年6—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ICU护士腰背痛发生情况,将纳入的92名护士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名和试验组47名.最终对照组43名、试验组46名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徒手翻身过床法,试验组采用新式翻身滑垫翻身过床法,对2018年6—...  相似文献   

2.
周爱萍 《包头医学》2014,38(4):229-230
目的:通过浴巾对患者翻身的辅助来降低压疮发生率并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方法:对一定量的患者翻身使用浴巾时压疮发生率和护士腰背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护士腰背痛发生率43.2%,观察组中护士腰背痛发生率22%.结论:运用浴巾给病患翻身在减少护士腰背痛发生率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量表对内蒙古自治区3所三甲医院的199例骨科职业性腰背痛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得分为(38.32±3.12)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职称、腰背痛病程是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骨科护士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意识较强,但自我管理信念及相关知识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骨科护士开展职业性腰背痛防护培训及自我管理教育,以提高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叶蕾  吴亮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4):659-662
目的 了解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流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减少护士职业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于2015年6-8月抽取浙江省4所三甲医院的202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腰背痛的评定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状况、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采用 x±s、构成比和率等描述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2名ICU护士中共有143名在过去一年中存在职业性腰背痛,职业性腰背痛年患病率为70.8%。在有职业性腰背痛的ICU护士中,在过去一年中,有40.1%的ICU护士总患病时间超过30 d,有19.3%的ICU护士因腰背痛而减少活动总时间超过30 d,有21.8%的ICU护士因腰背痛检查治疗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因素有:工龄(OR=2.17,95%CI:1.38~3.66)、搬抬重物次数(OR=2.14,95%CI:1.18~4.35)、工作紧张(OR=1.83,95%CI:1.24~2.99)、身体锻炼(OR=0.62,95%CI:0.41~0.86)、月夜班数(OR=2.37,95%CI:1.53~3.72)。 结论 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状况严峻,为降低其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率,应针对可改变的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职业防护措施,如加强培训,纠正不良姿势,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排班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职业性腰背痛护士的疼痛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对工作心理负荷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护士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5-8月纳入495名三甲医院的职业性腰背痛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疼痛恐惧问卷-Ⅲ和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疼痛恐惧感差异进行统...  相似文献   

6.
余帅 《中外医疗》2014,(10):160+162-160,162
目的:探讨患者方法的改进ICU护士在预防职业性腰背痛中的作用。方法20例ICU护士移动提高训练方法。参与培训的护士,工作2个月后,调查采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果患者改善方法移动ICU护士在预防职业角色年龄,累计总时间照顾患者的腰痛结果ICU工作经验而发生腰痛的护理专业正相关,掌握移动方法,腰痛呈负相关的危险意识教育水平和职业水平;应用此法,腰背痛的发作频率在培训前为(5.85±1.50)次,培训后为(4.10±1.33)次,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5)。结论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ICU护士移动患者掌握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意识,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腰背护理专业背部疼痛的发病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背痛是一种职业相关性疾病,有研究表明,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护士和辅助护士患腰背痛的危险性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为了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本文对护士腰背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进行探讨。1腰背痛的诊断标准及发病机制在《骨科手册》中腰背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酸痛或胀痛,休息时减轻,劳累时加重,适当活动和改变体位后减轻,活动过渡又加重;(2)睡眠时用小枕垫于腰部能减轻症状。常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即加重;(3)病人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腰肌痉挛及压痛。有时用拳击腰部反觉舒适;(4)X线检查多无异常。据…  相似文献   

8.
王宇 《重庆医学》2016,(20):2843-2845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肌肉力量训练防治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名注册护士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B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C组20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干预2周(共计14 d),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不同干预方法的职业性腰背痛(OLBP)发作频率、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干预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LBP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3组患者VAS评分、OLBP发生率与干预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治疗及单纯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相比,手法结合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于改善OLBP患者腰背部疼痛发生频率及疼痛评分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起采血护士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采用数字疼痛量表,对498名血站采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血时间<3年的发生腰背痛的人数占78名(18.57%),3~5年发生腰背痛的人数占104名(24.76%),>5年发生腰背痛的人数占238名(56.67%)。结论采血年限不同,采血护士腰背痛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腰背痛是造成职业人员作业能力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发病主要与职业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护士患腰背痛发生率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1].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16例发生腰背痛护理人员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护士腰背痛防治中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选取护士10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10月,分为2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综合干预措施,对比2组护士相关干预后的腰背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腰背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护士腰背痛防治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对护士的腰背痛进行缓解,降低腰背痛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加强护生普及性预防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人员职业性感染的问题被越来越重视。如何从护生的教育着手。从根本上提高未来护士预防职业性感染的意识尤其重要。通过分析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的原因,以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引入普及性预防观念,旨在从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角度减少护士职业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ICU内患者压疮的发生率,避免危重患者翻身加重病情的可能,减轻护士在翻身时所做的功。方法:使用自制节力单利用力学原理翻身保护受压局部皮肤,并对传统与改进的两种翻身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种翻身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改进的翻身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翻身方式。结论:使用节力单进行对危重患者进行翻身时明显减少了压疮的发生,避免危重患者因为翻身而加重病情,并同时减轻了护士翻身的工作量,改进了危重患者的皮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了解对职业性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认知程度,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探讨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危险,以确保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能力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性损伤的定义、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职业防护知识等。对急诊科1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专人发放,采用统一的解释术语,并当场收回问卷。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知识知晓率较低,针刺伤的发生率高,发生针刺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率低,进行一般操作时戴手套率低,对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意识较差。结论:应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职业性损害的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学习职业性损伤防护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使护士了解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及现状,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避免发生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装新生儿床对护士工作疲劳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位护士使用改装前新生儿床及改装后新生儿床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护士工作疲劳度情况.结果 改装后新生儿床护士工作疲劳度明显低于改装前(P<0.05).结论 改装后新生儿床(家庭式新生儿床)的使用,使护理人员工作疲劳度减轻和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患健康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6.
翻身法是减轻身体对皮肤的垂直压力,杜绝发生褥疮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多单独值班,而翻身法又经常被用到。瘫痪且肥胖的病人全要依赖外力翻身,当病人体重超过护士本身承受力时,难免造成皮肤擦伤而诱发褥疮。作者摸索了1种单人分位3步翻身法,认为较基础护理学教材中1人协助翻身法,2人协助翻身法更为省力,符合临床实际。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选择对象 瘫痪、昏迷及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共62例。根据病人身高、体重、体型、瘫痪程度等种类分为探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人。1.2 判断标准 以翻身…  相似文献   

17.
李晓玲  余启碧  袁世平 《重庆医学》2018,(9):1237-1238,1296
目的 基于监测数据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性针刺伤发生现状及特点.方法 收集整理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该院各科室上报的职业暴露案例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性锐器伤调查问卷》于2016年4月1-15日收集调查对象锐器刺伤情况,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职业性针刺伤发生率为11.77%,遭遇针刺伤的医务人员性别以女性为主,年龄以25岁以下居多,工种以护士及实习护士为主;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 44.54% 的医务人员在同时段遭遇过针刺伤,男、女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266,P=0.132),25~ <40岁年龄组发生风险最高,护士针刺伤发生率48.40%,医生发生率43.50%.结论 当前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遭遇职业性针刺伤后上报意识亟待加强,医生同样也是职业性针刺伤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安全及对舒适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在术后5h术侧肢体制动,5h后被动翻身,按摩腰背部肌肉,24h后开始康复运动,第四天下床;对照组绝对卧床72h,1星期后下床。通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疼痛指数评估腰背痛。结果两组出血情况、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术后24h、48h腰背痛有明显差别。结论术后24h行康复运动是安全的,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昆明地区护士职业紧张与腰背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护士的职业紧张和腰背痛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5所医院的132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付出-回报失衡模式研究职业紧张,以VOH Korff量表评价腰背痛的情况,运用Epidata和SAS8.2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 护士付出-回报比平均值为1.21,表明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状态;职业紧张与腰背痛的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职业紧张组是低职业紧张组患腰背痛的1.77倍(P<0.05).结论 职业紧张与护士腰背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母婴床旁护理中护士易患腰背痛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母婴床旁护理中的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5%的护士有腰背痛病史,年龄为(28.2±2.1)岁,易患腰背痛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护龄、操作姿势、操作平台、工作时间等。结论母婴床旁护理中护士患腰背痛是多种因素协同的结果,防治腰背痛的关键是护士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应用自我研制的腰背防护支具,改进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