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通过腰椎正侧位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腰椎椎体融合率、椎间高度及丢失情况。结果 19例随访1~22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48.2±8.3)%,优良率为85.6%。椎体滑移距离及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14个月,平均6.8个月,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结论 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创伤少,适用范围广,脊柱的融合率高,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B组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对手术前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滑脱椎体融合率及相对椎间隙高度等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结果随访18~34个月,两组间术后滑脱椎体融合率及相对椎间隙高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症状,临床疗效相当,椎管狭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比椎间单纯植骨术具有更优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治疗的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滑脱程度(SP)、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4.8~6.5 cm,平均(5.6±0.6)cm;手术时间80~220 min,平均(125±23)min;术中出血量130~550 mL,平均(185±113)mL。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9±5)个月,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从术前(5.07±3.89)分下降至(1.63±1.20)分,腰痛VAS评分从术前(6.32±2.70)分下降至(1.15±1.01)分。 JOA评分从术前(11.05±3.12)分增至(22.51±4.03)分。腰椎滑脱完全复位28例,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12±1.38) mm增至(10.87±1.45) mm,腰椎前凸角从术前(47.23±16.19)°降至(43.51±14.88)°。结论对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能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恢复良好的腰椎前凸角,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而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椎间隙高度恢复理想、术后腰痛残留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旋转复位,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加椎弓根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旋转复位、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63例临床资料,对滑脱椎体复位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手术时间220-320min,平均260min;出血量270-1200ml,平均550ml;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神经损伤1例,手术前后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随访5例,对随访58例患者评价,手术前后ODI和VAS评分有显著性提高。根据Bridwell标准,53例获I级骨性愈合,5例为II级,骨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2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术后与随访时比较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铰刀旋转复位、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有效矫正腰椎生理曲度,骨性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5.
李攀  邱玉金  张春祥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33(6):450-452,F0003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管减压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对85例腰椎滑脱症病人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提拉复位及椎体间自体骨植骨融合.结果 85例平均随访16个月(6~24个月),术前滑脱率(23.5±8.3)%,术后6个月滑脱率(14.7±6.2)%(P<0.05);术前椎间盘高度比(13.2±6.6)%,术后6个月椎间盘高度比(22.6±5.8)%(P<0.05);JOA下腰痛评分系统术前评分(10.4±1.2)分,术后6个月评分(25.6±2.7)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1%.结论 对于退变性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病人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减压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滑脱复位及椎间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临床效果较好,该术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不同植骨融合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经后路椎管减压并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同时根据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椎管狭窄类型选择椎体间隙双Cage植骨融合,双侧或单侧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前、后和随访期的JOA评分、滑移率、滑脱角、椎体间隙高度、融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9~30个月,平均14.7个月。双Cage植骨组滑移率从术前平均(31.70±8.957)%降至(8.20±2.44)%,滑脱角从术前平均(7.08±1.32)°降至(-3.19±0.633)°,椎间隙平均高度从术前(4.47±0.80)mm升至(12.30±0.73)mm,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植骨组滑移率从术前平均(31.73±8.85)%降至(8.23±2.33)%,滑脱角从术前平均(7.05±1.305)°降至(-3.23±0.623)°,椎间隙平均高度从术前(4.45±0.81)mm升至(12.17±0.70)mm。JOA评分由术前的6.1分术后升至12.5分,改善率为72.2%,优良率80%。植骨骨性融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6.3个月。结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根据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椎管狭窄类型选择相应的植骨融合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能恢复脊椎的正常解剖序列,并获得三柱间永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4±2.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整体复位率、术后融合率分别为92.9%、94.1%、96.5%;术后1月和6月的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 结论: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椎体滑脱复位满意、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融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进行腰椎滑脱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5月-2009年5月,对21例(23节段)腰椎滑脱患者进行TLIF手术,患者包括男7例,女14例;年龄42~67岁,平均53.6岁,根据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14例,术中选择采用Sofamor Danek公司TENOR、CDHM8或BASIS内固定系统,Sofamor Danek公司TELAMON或钛网,或CAPSTONE Peek材料融合器,术后随访包括JOA腰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常规X线摄片、CT扫描。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无1例出现感染、断钉、椎间融合器下沉、后移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手术腰椎节段不同程度融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突弧度不同程度改善,融合率为90.5%,腰背痛评分统计:术前(14.8±4.2)分,术后(24.9±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技术;CT扫描可以简单、精确评估椎体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IF(TLIF 组,n=24)与 PLIF(PLIF 组,n=24)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成功率、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 PLIF 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后半年 TLIF 组融合率为87.5%,PLIF 组为95.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滑脱椎体术前滑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且术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 VAS、ODI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但术后半年两组 VAS、OD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 与P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入路椎体间单侧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患者31例,其中L1~S12例,L2~55例,L2~S12例L3~S19例,L4~S113例。腰椎不稳、滑脱部位:L1~52例,L2~45例,L2~52例,L3~59例,L4~513例。峡部裂性滑脱12例(外伤性2例),退变性滑脱19例。采用改良TLIF入路椎管减压、GSS或SINO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混合植骨、单侧单枚cage治疗。分析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按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5例,31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按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改善率达90%~98%(平均96%)。结论应用改良TLIF入路椎体间单侧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稳定、微创植骨易融合、神经副损伤少等优点,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平举  宋才  陆岩鹏 《中外医疗》2009,28(11):62-62
腰椎椎体滑脱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方法较多,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较新的方法之一。作者本人在TLIF的基础上设计了L-TLIF技术,放置8~11mm植骨块在脊柱中柱,应用杠杆原理,植骨块作为支点,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力臂,通过适当的压力恢复腰椎前突并维持椎间隙高度。使用L-TLIF技术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腰椎滑脱基本复位,并有效地恢复了腰椎前突和椎间隙高度,获得了较高的骨融合率,为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PLIF,同时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滑脱复位程度、椎间植骨融合率及术前术后JOA评分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并随访2~6年。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6.5%,滑脱基本复位,脊柱序列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失败。JOA评分术前为7~24分(14.3±2.7分),随访时为23~29分(26.7±3.1分)。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 )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1月~2013年9月,共收治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42例;年龄42~68岁,平均54岁。按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30例,III度11例;L3椎体滑脱6例,L4椎体30例,L5椎体25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2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0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融合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棘突,棘间及棘上韧带,术后3天复查X片后佩带腰围下床。根据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下腰痛评分系统(15分)评价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括约肌功能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系统无松动和断裂,无明显腰椎不稳征象。复位后的滑脱椎体无丢失。术前腰腿痛VAS评分8.4分,术后2.3分,术前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平均8.6分,术后22分。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 )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通过两侧开窗减压,既能解除神经组织的压迫,又保留了后侧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能有效的保护椎管内神经组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腰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基础,减少了创伤。是一种疗效确实、具有复位可靠、远期稳定性确切的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Steffee椎弓根钢板加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远期疗效并分析术前,术后影像特征。方法 对36例腰椎不稳症患全部实施Steffee手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并进行影像观察。包括椎间隙高度,移位值,滑脱角度改变,以及融合率和主,客观评价。结果 Steffee手术加椎间植骨融合方法术后滑脱复位,椎间隙高度增加,滑脱角改善,脊柱稳定性增加,随访2-2.5a,平均2.25a,矫正度无明显丢失,融合率100%,断钉率1.0%。结论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应充分彻底减压,最大限度复位,同时行椎间植骨融合,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技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及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25例患者, 男7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平均55岁。融合节段:L3~4﹑L4~5 3例,L4~5、L5S1 4例,L4~5 12例,L5S1 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结果: 25例患者行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弧度恢复正常,随访时无一例发生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弧度及复位丢失,植入物无移位、断裂、松动,骨融合良好,临床评价优17例,良7例,尚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 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技术(TLIF)在同一手术入径中一次性完成神经减压、椎间融合与内固定等手术操作,手术创伤小,安全系数大,预后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滑脱 经椎间孔 腰椎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50min。参考Prolo腰椎术后功能评定标准:治愈11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94.4%;住院时间10~21d,平均15d。3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滑脱率较术前显著降低(t=34.235,P〈0.01),椎间隙高度明显提高(t=4.237,P〈0.01),滑脱角明显缩小(t=17.346,P〈0.01)。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3.264,P〈0.01),JOA评分明显升高(t=6.823,P〈0.05)。随访期间结果显示,3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JOA分与术后比较,差异不显著(t=0.235、0.573、0.873、0.467,P〉0.05)。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围手术期中医康复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脊柱外科行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的高龄(70岁以上)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MIS-TLIF术后联合围手术期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MIS-TLIF术。术后根据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定;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预后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在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滑脱节段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在各时间点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出院时间、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较好,能在短期缓解疼痛,快速康复,但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撑开椎间隙置入插入型融合器,再进行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滑脱程度、椎间隙后高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由术前(3.9±1.2)mm增加至术后(9.7±1.3)mm,生理曲度恢复.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4.6±6.1)分降至术后的(15.6±5.4)分,结果优良.结论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不仅能使滑脱椎体复位,也有利于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和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宜春欧阳骨科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组(PLIF组)和TLIF组,各27例。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滑脱改善情况、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Prolo评分。结果:与PLIF组比,TLIF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治疗前两组VAS、Prol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PLIF组比,TLIF组VAS评分相对较低(P<0.05),Prolo评分较高(P<0.05);与PLIF组比,TLIF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与PLIF组比,TLIF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滑脱椎体术治疗前滑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PLIF组比,TLIF组滑脱度明显低(P<0....  相似文献   

20.
改良Jaslow技术治疗成人双节段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0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以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Henderso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复位,手术平均复位率(43.60士25.29)%。椎间隙高度指数由术前(17.68±6.67)%,至术后1周(50.99±4.94)%及末次随访(44.3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illard指数由术前(20.91±7.11)%,至术后1周(10.23±2.16)%和末次随访(11.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结果:Lenke A级49个节段,B级11个节段;临床JOA评分术前9.60±1.89,至术后6个月22.40±2.06和末次随访22.7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由术前34.90±5.56,至术后6个月11.80±1.81和末次随访10.7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19例,良8例,可3例。结论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