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p-e间期、Tp-e/Q-T比值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5例,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43例,并进一步按LOWN分级分为两个亚组,A1组(LOWN2-3级)20例,A2组(LOWN3级以上)23例;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4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各组的Q-T间期、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和Tp-e/Q-T测值。结果 A组Q-T间期、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Tp-e/Q-T测值比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c间期、Tp-e间期、Tp-ec间期、Tp-e/Q-T比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测值A2组比A1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p-e间期、Tp-e/Q-T等心电学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慢性肾衰竭CKD各期患者QTc、Tp-ec及Tp-e/QT指标的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关系。 方法 慢性肾衰竭患者258例,测量并计算慢性肾衰竭CKD各期患者QT间期、Tp-e间期及Tp-e/QT比值,记录住院2周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正常心电图99例作为对照。结果 (1) QTc、Tp-ec、Tp-e/QT在CKD1、2、3期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其在CKD4、5期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Tp-ec、Tp-e/QT在CKD1、2期之间,CKD2、3期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其在CKD3、4期,4、5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在CKD1、2期之间,CKD2、3期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其在CKD3、4期,4、5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以420ms,Tp-ec以100ms,Tp-e/QT以0.250为节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明显差异(P<0.05),慢性肾衰竭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与QTc、Tp-ec、Tp-e/QT指标的延长明显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CKD4、5期后,QTc、Tp-ec、Tp-e/Q指标逐渐延长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明显相关,QTc、Tp-ec、Tp-e/QT有望成为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损害的心电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p-e间期与冠心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冠心病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n=42)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n=138),比较两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e(Tp-ec)间期.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间期和Tp-ec间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Tp-e间期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QT间期、QTc、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V2导联QT间期、RR间期、Tp-e间期,计算QTc和Tp-e/QT。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QTc、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c、Tp-e间期和Tp-e/QT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Tp-e间期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Tmax法、T均法和TV3法)测得的冠心病患者Tp—e间期差异以及其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15例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处理获得Tp—e间期资料,同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按检查结果分组:A组,冠心病单纯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组(室性期前收缩≥30次/h);B组,冠心病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组(多形性、多源性、R在T上、连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合并室性逸搏);C组,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及颤动组;D组.冠心病对照组(无明显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30次/h,且无其他室性心律失常);E组.正常对照组。评价上述3种不同方法测得的Tp-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并将Tp—e间期与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比较。结果B、C组的Tp-e问期不仅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也显著大于冠心病对照组(P〈0.05)。而A组Tp—e间期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间期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且优于Q-T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6例男性及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V3测定心率、Q-T间期、Q-Tp间期,计算Tp-e间期、Tp-e / Q-T比值、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间期(Tp-eC间期),并对上述参数作不同性别组间比较.结果 男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Q-T间期及Q-TC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p-e间期[男性(106±19)ms、女性(90±17)ms,P<0.01]、Tp-e / Q-T比值(男性0.26±0.05、女性0.22±0.04,P<0.01)、Tp-eC间期[男性(116±19)ms、女性(96±16)ms,P<0.01]男性组均显著大于女性组.结论 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相比,男性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根据心脏超声心功能参数联合BNP定量评定心功能分级方程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级亚组68例,Ⅲ级亚组55例,Ⅳ级亚组36例;以上病例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上分别测定T波峰末间期(Tp-e)、QTc、QTd、Tp-e/QTc,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各亚组的Tp-e、QTc、QTd、Tp-e/QTc;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各病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心电图上各项指标与试验组各指标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QTc显著延长(P<0.05),Tp-e、QTd、Tp-e/QTc也显著延长(P<0.01);(2)心功能Ⅳ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Ⅳ级组与Ⅲ级组比较、Ⅲ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两者各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5.7%vs 0.6%,P<0.05);试验组的Tp-e、QTd、Tp-e/QTc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的各指标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1)老年缺血性心脏病TDR增大,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2)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对TDR有显著影响,随着心功能减退,TDR逐渐增大;TDR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成功溶栓前后不同时期校正QT间期(QTc)、校正Tp-e间期(Tp-ec)、Tp-e/QT比值等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指标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STEMI患者213例,其中瑞替普酶溶栓76例(36%),临床判断再通57例(75%)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2周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治疗,分别测算溶栓前、溶栓后(7±1)d和(30±3)d梗死相关和非梗死相关导联QTc、Tp-ec、Tp-e/QT比值,并进行比较;随访1个月内MAE情况。另以6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1溶栓前试验组梗死相关和非梗死相关导联QTc、Tp-ec和Tp-e/QT较对照组均增大(均P0.05),且在梗死和非梗死相关导联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1周QTc在梗死和非梗死相关导联即回落至正常水平,溶栓后1周、1个月时Tp-ec和Tp-e/QT较前一期相同导联显著减小(P0.05),且在梗死和非梗死相关导联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Tp-ec溶栓后1个月时在非梗死相关导联回复正常。2试验组以溶栓前梗死相关导联QTc 440ms作为节点分组,1个月内组间MAE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以溶栓前梗死相关导联Tp-ec 100ms和Tp-e/QT比值0.25作为节点分组,1个月组间MAE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TEMI患者溶栓前Tp-ec、Tp-e/QT比值的变化与1个月MAE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复极储备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窦性心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29例,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动周期中QT间期的恢复,将恢复异常者纳入观察组,将恢复正常者纳入对照组,比较组间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室速发作的差异性;比较组内不同心率下QTc间期的变化;评价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QTd无统计学差异,QTc间期(p=0.0100.05)、Tp-ec间期(p=0.0000.05)、Tp-ed(p=0.030.05)有统计学差异,室速发作(17例、5例),发生率(p=0.003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对照组不同心率下QTc间期变化有统计学差异;QTc、Tp-ec、Tp-e/QT比值对复极异常有诊断价值(p0.05),QTd、TP-ed、对复极异常无诊断价值(p0.05),各指标诊断复极储备异常的最佳界值如下:男性QTc≥458ms,女性QTc≥469ms,Tp-ec≥95ms,TP-e/QT比值≥0.22。结论 QTc、QTd、TP-e、TP-ed、TP-e/QT比值是适用于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储备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指标,结合室性期前收缩后QT间期的动态性变化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对SCD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心室复极的昼夜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人心室复极的昼夜变化规律. 方法 对34例健康体检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其心率、Q-T间期、QRS波群起点至T波波峰的时间(Q-Tp间期).计算T波波峰至终点的时间(Tp-e时间)、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时间(Tp-ec时间)、Tp-e/Q-T值,并比较一天中8个等分时间段的上述参数. 结果 Q-T间期和Tp-e时间呈日间短、凌晨及午夜长的昼夜节律变化,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Q-T间期与心率呈高度负相关(r=-01796,P<0.01).而Tp-e时间与心率呈低度负相关(r=-01267,P<0.01);各时间段Q-Tc间期接近,而Tp-ec时间呈07:00~09:00最高、10:00~12:00次之、01:00~03:00最低的昼夜节律变化,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Q-T值昼夜变化节律与Tp-ec时间相近.结论 反映心室复极跨壁离散度的Tp-e时间除受心率影响外,尚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Tp-e时间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君  卢瑛 《心电学杂志》2009,28(2):67-68,91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时间(Tp—e时间)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组,n=17)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照组,n=45)。比较两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时间、经心率校正的Tp—e(Tp-ec)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时间及Tp—ec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Tp—e时间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80例无心脏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组与非室速组的晕厥发生率(61.74%vs11.76%,P〈0.05)、家族史(38.9%vs11.7%,P〈0.05)、Q-Tc间期[(448.83±28.22)msvs.(427.38±25.55)ms,P〈0.05]、T波峰-末(T—peak—end,Tp.e)间期[(108.33±6.85msvs(100.00±11.32)ms,P〈0.051、经心率校正后T波峰-末(Tp—ec)间期[(126.33±12.13)msvs(95.95±12.15)ms,P〈0.05]、射血分数(53.03%±14.31%眠71.00%±8.6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e间期、Tp—ec间期、Q—T间期延长、左心室流出道梗vs与H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结论HCM患者的心肌结构排列紊乱和心电紊乱严重,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Tp—e间期、Tp—ec间期、Q—T间期延长、左心室流出道梗vs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Tp—e间期、Tp—ec间期可能具有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波峰末时间(TP-TE时间)、TP-TE/√R—R、TP-TE/Q-T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73)和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组(n=107)。并以健康人(n=180)为对照组。对恶性心律失常组依据NYHA分级分为NYHAⅠ~Ⅱ组(n=34)及NYHAⅢ~Ⅳ组(n=39);依据超声心动描记术结果分为左心室前后径增大组(n=42)及左心室前后径正常组(n=31)。比较各组的TP-TE时间、TP-TE/√R—R、TP-TE/Q—T值。结果TP-TE时间、TP—TE/√R—R、TP~TE/Q—T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126.75±15.65ms、131.85±16.12ms、0.27±0.08)显著大于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组(90.43±10.11ms、92.56±12.71ms、0.22±0.07)及对照组(88.36±11.23ms、91.32±10.16ms、021±0.03)(均P〈0.01);NYHAⅢ~Ⅳ级组(137.27±15.32ms、144.69±12.64ms、0.32±0.05)显著大于NYHAⅠ~Ⅱ级组(114.55±16.35ms、129.71±14.82ms、0.25±0,04)(均P〈001);左心室前后径增大组(138.78±13.41ms、156.53±17.44ms、0.33±0.03)显著大于左心室前后径正常组(117.54±18.58ms、120.31±1138ms、0.23±0.04)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P-TE时间、TP-TE/√R-R、TP-TE/Q—T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4.
健康人Tp—e时间与Q—T间期比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芝 《心电学杂志》2010,29(5):401-403
目的观察健康人T波峰-末时间(Tp—e时间)与Q—T间期的比值(Tp—e/Q—T),为临床Tp—e/Q—T的研究提供正常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12例健康体检者,其12导联心电图T波在Ⅱ、V3、V4和V5直立,终末部清晰可辨,心率60~100次/min。分别测量Ⅱ、V3、V4和V5 Q—T间期、Q—TP间期,计算Tp—e时间、Tp—e/Q—T值。结果Tp—e/Q—T各导联总均值为022±0.03,95%可信区间0.16~0.28;V3、V。和V5Tp—e/Q—T总均值为022±0.03,95%可信区间0.16~0.28。当心率从60次/min至100次/min不等时,各导联间Tp—e/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导联Tp—e/Q—T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导联Tp—e/Q—T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到了健康人Tp—e/Q—T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朱明燕 《心电学杂志》2010,29(5):399-400,432
目的探讨T波峰-末时间(Tp—e时间)及离散度与Brugada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测量3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Tp—e时间及离散度。随访2~6年,每年2次,心脏事件为猝死幸存和(或)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结果无症状者发生心脏事件的Tp—e时间及离散度分别为(116.00±8.94)ms、(3300±1150)ms;未发生心脏事件者分别为(8666±1000)ms、(22.00±6.30)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症状者再发生心脏事件的Tp—e时间及离散度分别为(108.50±10.69)ms、(3420±1060)ms;未发生心脏事件者分别为(85.45±9.34)ms、(18.10±12.60)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Tp—e时间及其离散度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0703。结论Tp—e时间及离散度可作为一种无创手段用于预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QT综合征(LQTS)患者T波峰-末(Tp-e)间期及Tp-e/QT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QTS的14个家系,对家系成员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先证者(包括发作期和稳定期)、无症状者及家族中正常者共149例成员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计算心电图校正QT(QTc)间期、Tp-e间期以及Tp-e/QT,并进行比较。结果先症者发病年龄19.2岁。在20岁以前发病者占57.1%。患者以女性居多,均以晕厥为主要发病表现。运动及情绪激动诱发12例,休息或睡眠时发生2例。先证者和无症状患者的QTc间期、Tp-e间期及Tp-e/QT显著大于家系其他正常成员(P≤0.05)。先证者发作期的Tp-e间期及Tp-e/QT大于稳定期(P≤0.05)。结论伴有晕厥的长QT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延长,Tp-e/QT增大提示增加跨壁复极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动态观察LQTS患者心电图改变可能成为预测LQT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电图左、右胸导联QT间期和T波峰值至终点(Tp-e)的不同。方法依据病史及心脏超声,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健康组,高血压病组(高血压左室肥厚)和慢阻肺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行12导联心电图,左胸导联为V4、V5、V6,右胸导联为V4R、V5R、V6R。测量QTend(Q波起点至T波结束),QTpeak(Q波起点至T波峰值),差值(QTend-QTpeak)为Tp-e,QT与Tp-e通过巴兹德公式矫正(QTc,T(p-e)c)。结果①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病组左胸导联QTc间期延长,而右胸导联QTc变化不显著,左右胸导联间QTc差异增大(66±4msvs39±3ms,P<0.01);慢阻肺组左胸导联QTc变化不著,而右胸导联QTc明显延长,左右胸导联间QTc差异减小(4±8msvs39±3ms,P<0.01)。②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病组左胸导联T(p-e)c明显延长,而右胸导联T(p-e)c变化不显著,左右胸导联间T(p-e)c差异增大(35±4msvs23±6ms,P<0.01);慢阻肺组T(p-e)c左胸导联变化不著,右胸导联T(p-e)c明显延长,左右胸导联间T(p-e)c差异减小(1±8msvs23±6ms,P<0.05)。结论生理状态下左、右胸导联的QTc和T(p-e)c间期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因左室肥厚而加剧,因右室肥厚而减弱,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