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G)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89 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BNP水平,同时检测CAG程度和LVEF,分析血浆BNP水平与CAG程度及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BNP水平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813,P〈0.01);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呈负相关(r=-0.846,P〈0.01).结论 UAP/AMI患者在发病48 h内血浆BNP水平越高其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心功能越差.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血浆BNP水平对UAP/AMI患者在发病48 h内的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严重程度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49例,多支病变86例,15例非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CS患者12h内及其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行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病变性质及程度,比较不同组别NT-proBNP的差异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89.1±76.3、286.3±378.9、1075.3±1743.0pg/mL,ACS各组血浆NT-pro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不同ACS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存在差异,血浆NT-proBNP浓度与ACS患者冠脉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CS患者68例,另选32名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EuSA)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浆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亚组中血浆BNP水平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亚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对照组(992pg/ml〉581pg/ml〉305pg/ml〉48pg/ml,P均〈0.05)。血浆CRP水平为STEMI亚组〉NSTEMI亚组〉UAP亚组〉对照组[(41.2+7.1)mg/L〉(29.1+5.0)rag/L〉(14.6+3.4)mg/L〉(5.5+2.1)mg/L,P均〈0.05]。血浆BNP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
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为对照,探究BNP在ACS发作后的浓度变化。结果 AMI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浓度可以成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普罗布考0.5 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浆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BNP、hs-CRP水平明显降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普罗布考可通过下调BNP和hs-CRP水平缓解ACS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和血清脑利尿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ACS住院治疗患者120例,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并选取普通胸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并比较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水平不仅能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ACS。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58例ACS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BNP和CRP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胸痛患者162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临床资料分为uA组、AMI组、SA组、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进行BNP、hs-CRP测定。结果①ACS组患者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NP和hs-CRP水平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CS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Gem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69、0.74,P〈O.05)。结论BNP和hs—CRP可作为临床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脑钠肽和一氧化氮检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等.早期识别ACS高危患者,并进行危险分层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来研究证实心肌缺血是血浆脑钠肽(BNP)释放的另一重要刺激因素,是缺血严重程度的"标志物",对判断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1],血管内皮细胞是功能活跃的代谢细胞,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对于维持血管壁的张力和血液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血管内皮也最容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是"内皮-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链的始动环节[2].本文通过检测不同人群血浆BN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炎症活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ACS患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使用 TriageBNP干氏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106例ACS患者入院1~3 d的 BNP水平进行测量,随访 1 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①存活组和死亡组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单因素分析表明:血 BNP≥172ng/L(中位数)和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 P<0.01 );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和血BNP≥596 ng/L(75%百分位数)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5.50,P<0.05;OR=21.19,P<0.01)。结论:ACS患者血BNP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和脑钠尿肽(BN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160例患者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90例,对照组70例;入院时检测血浆OPG和BNP水平并进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的数目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OPG、BNP水平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显著升高。OPG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1,P<0.01);BNP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也有相关性(r=0.34,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OPG与BNP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均P<0.01 )。结论: 血清OPG、BNP水平的升高与ACS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钠素是一种神经激素 ,主要在心室容量及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分泌 ,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以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的危险分层及死亡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B-型钠尿肽系列测定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B-型钠尿肽(BNP)系列测定联合TnT、CRP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83例ACS患者分别在入院时、48h、72h测定其BNP、TnT、CRP值,以死亡、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为随访终点,平均随访12个月,对BNP等生化指标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中发现,BNP〉250ng/L的患者与BNP≤250ng/L的患者相比,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为9%和27%(OR3.7,95%CI:2.3-5.7,P〈0.01)。在TnT阴性的患者,高BNP组与低BNP组相比,其危险比为5.9(95%CI2.6-13.3,P〈0.01)。在临床稳定、没有难治性心肌缺血的患者,BNP值快速下降,基线、48h、72h时的BNP值分别为248.6±10、188.9±8(-24%)、126.8±11(-49%),与基线相比,48h、7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在基线时水平较低,而在72h显著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OR值为24.0(95%CI:8.4-32.5,P〈0.01)。而在基线时BNP值较高,72h时明显下降者,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持续升高者相比,为16%vs38%(OR18.5,95%CI:7.6-21-3,P〈0.01)。结论对ACS患者,BNP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判断指标,并且BNP的系列测定与单一基线水平测定相比,其预后判断价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 Diagnostic role in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下载免费PDF全文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its N-terminal fragment (NT-proBNP) are released from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ventricular wall stress and to myocardial ischemia. Both BNP and NT-proBNP have proven to be reliabl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Recently, the diagnostic roles of BNP and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data have been derived from a great number of studies, wherea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recent data is available; although limited, these data show that elevations in BNP and NT-proBNP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CAD, thus providing prognostic information for an unfavourable clinical outcome. However,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re indistinct and need to be elucidated in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ACS患者8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组3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2例,于入院后即刻检测血清BNP水平,并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分析BN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AMI组明显高于UAP组,并且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3支病变BNP水平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s=0.813,P<0.01);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BNP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呈负相关(rs=-0.846,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相关,可用于ACS患者的危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T—proBNP、Hcy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AMI患者、50例UAP患者、50例SAP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NT—proBNP、Hey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CS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其病变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AP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ACS患者血浆NT—proBNP、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ACS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组血浆NT—proBNP、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NT—proBNP、Hcy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粥样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ACS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NP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186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入院时测定其BNP值,并行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平均随访16个月,观察其死亡率,对BNP与死亡率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期间15例(8.0%)死亡。存活者的BNP均值显著低于死亡者(120pg/ml对386 pg/ml,P<0.01)。BNP水平位于最高的四分位数的患者与低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具有高龄、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特点,更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及糖尿病等病史。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BNP水平位于第四个四分位数的患者与第一个四分位数相比,其死亡的危险比为2.4(95%CI:1.5~4.0,P<0.001)。结论:BNP是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其预后判断价值可能大于常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与LVEF的相关性,评估BNP在NSTE-ACS患者近期心功能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入选NSTE-ACS患者138例,依据入院后治疗方式分为:6 h内PCI组(组1,47例),5~7 d PCI组(组2,50例),药物保守治疗组(组3,41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发病48 h及7 d时,测定静脉血清BNP,1个月后测LVEF,比较不同时间点BNP的差异,分析BNP水平与1个月后LVEF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入院即刻和发病48 h时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0.279);发病7 d时,与组2和组3比较,组1BNP水平显著下降(P=0.006、0.001);组2与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发病7 d BNP水平与1个月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结论在NSTE-ACS患者中,早期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7 d时BNP水平,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状态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