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72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为56.25%,体重增加的因素包括撮食增加、药物的镇静作用、住院患者活动减少、健康关注的缺乏等.结论 减少睡眠,鼓励运动,调节饮食,加强健康教育,选用不良反应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措施可阻止或减少体重增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的问世,改变了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态度,减少了对精神病病人的封锁和约束,成为精神疾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抗精神病药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人们又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抗精神病药,然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几乎无效,且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会加重阴性症状和认知损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往往病程迁延呈慢性状态,伴有阳性和阴性症状,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能同时改善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本通过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自身对照分析,进一步观察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奥氮平替换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使用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替换奥氮平治疗8w,采用PANSS、TESS作为评估工具,于换药前及换药后的第1、2、4、8w进行测评,对换药前后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有58例患者能顺利地从原来使用的药物替换了奥氮平治疗,替用奥氮平治疗8w显效率76.7%,有效率88.3%,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性因子分在治疗2w末起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因子分治疗4w末起有显著下降,与之前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越长下降越明显,药物的不良反应少。结论:奥氮平替换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长期服药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TRS患者在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和阳性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赛乐特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抗精神病药联合赛乐特治疗30例Ⅱ型精神分裂症,并与30例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的Ⅱ型精神分裂症对照。结果 联用组阴性症状的减分率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乐特联合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采用舒血宁片合并原抗精神病药物12周的动态观察治疗,选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症状变化和副作用。结果 舒血宁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临床有效率为72.9%,BPRS总分,BPRS-ANEC分量表分,SANS总分,SANS五项总评以及CGI严重程度评分无明显下降,而且能减轻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 舒血宁片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氟哌啶醇均致患者的体重显著或十分显著增加,体重指数显著或十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体重增加幅度以氯氮平最大,氟哌啶醇最小;氯氮平、舒必利低效价药物及传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致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增加的幅度大于氟哌啶醇、利培酮高效价药物及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患者体重显著或十分显著增加,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增加的幅度不同。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给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制定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患者体重增加的操作性、针对性均强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抗精神病药和安坦并用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在停用安坦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停用安坦后,60例患中有19例出现了锥体外系副作用(EPS),其中25例偏执型中有12例出现了EPS(48%)、31例非偏执型中有7例出现了EPS(20%),经统计学处理偏执型EPS发生率显地高于非偏执型(P<0.25)。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多数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的患确无必要长期地应用安坦之类的抗胆碱能药物。另外亦提示,偏执型与非偏执型患之间可能有着迥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刘晖 《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33-134
目的为了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分析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年来住院就诊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四个研究组,即研究1组(阿立哌唑)、研究2组(齐拉西酮)、研究3组(奎硫平)以及研究4组(利培酮),四个研究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分析四个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变化情况。结果从四个研究组的总体疗效对比情况来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对于其他三个研究组来说,研究4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月经紊乱情况表现较高。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明确,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0%和77.78%,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抽取服用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为治疗组,服用常规剂量的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停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非典型性精神病药物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服药时间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以及两组间心电图具体的改变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9.5%、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氯氮平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3.5%,利培酮为48.6%、齐拉西酮为45.5%、阿立哌唑为46.2%。短于1年的异常率为50%,1~2年为58.3%,2~3年为62.3%,3~4年为43.3%,超过4年的为71.9%。治疗组中窦性心动过速39例(25.5%),窦性心动过缓8例(5.2%),结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ST段下移8例(5.2%),T波改变10例(6.5%),QT间期延长8例(5.2%);传导障碍11例(7.2%);心室肥厚12例(7.8%)。对照组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ST段下移及QT间期延长各1例,传导障碍1例。结论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有影响,应用时应及时监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效果。方法:250例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入组;试验时间为1年;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减少量评价疗效,并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241例患者完成研究,5组药物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氯氮平最高,齐拉西酮最低,齐拉西酮组泌乳素水平低于其他4组;治疗总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氯氮平、利培酮(维思通)、齐拉西酮(卓乐定)、喹硫平(思瑞康)、奥氮平(再普乐)。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氯氮平最具经济性,利培酮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磁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和药物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精神科药物治疗副反应量表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电子磁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无治疗作用,但对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特别是“行为毒性”和“植物神经系统”等副反应有明显效果。结论;电子磁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科临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与舍曲林的联合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纳入本院精神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共107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根据患者用方案意愿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仅对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单药治疗,观察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舍曲林治疗方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变化组间差异性、治疗期间各阶段抑郁评分变化、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就诊时,患者各维度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连续服药4月后,两组各维度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均有不同幅度改善,且观察组各维度症状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入院及治疗1月后的抑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自治疗2月起其抑郁症状评分均呈明显逐步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服药依从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舍曲林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可在实现对患者精神症状有效改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提升治疗效果,并可对其抑郁症状实现有效缓解,可在临床中结合患者实际症状表现,酌情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45例正在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全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病例组心血管功能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7%、22.2%,P<0.01,其影响顺度依次为心功能>血管功能>血液状况,从而为临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工企医刊》2005,18(4):78-79
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有独特疗效,对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进行副反应观察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同时,它引起心血管及代谢系统不良反应的增加亦引人关注。本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及代谢系统的影响的有关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即往亦称强安定剂或精神阻滞剂,用于治疗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此类药物除具有抗精神病作用外,亦有很强的不良反应。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些其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 1 锥体外系反应最常见。其表现形式有以下4种: 1.1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高效价药物治疗时,青年男性患者较多见,常于治疗后数日内发生。临床表现可见斜颈、  相似文献   

20.
吴长江 《现代保健》2011,(36):55-5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在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2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服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时间长短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剂量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用药时间的长短对心电图无影响,而性别、年龄、剂量对心电图有影响。故无论服用哪类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必要监测心电图,并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