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012年我科收住院的2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118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干扰素(重组α-1b干扰素注射液)1μg/(kg·次),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给予补液、补充钾、钠、氯、钙离子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首次1000 mg,以后500毫克/次,用温开水冲服,4次/天,疗程32012年我科收住院的2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118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干扰素(重组α-1b干扰素注射液)1μg/(kg·次),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给予补液、补充钾、钠、氯、钙离子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首次1000 mg,以后500毫克/次,用温开水冲服,4次/天,疗程3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6%(115/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4%(81/9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泻病为婴幼儿常见病,而轮状病毒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我们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宝乐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与常规治疗做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坤  王俊男  郑刚 《淮海医药》2012,(4):288-290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儿10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补充液体电解质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7,P<0.01),有效例数亦高于对照组(χ2=3.93,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对小儿的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发育和远期生活质量均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往治疗多以泻药为主,但泻药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炎琥宁、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将6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炎琥宁、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9.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速泻停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2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呕吐时间及腹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热时间、呕吐时间及腹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53/56)较对照组80.4%(45/56)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小儿速泻停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新生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2h 后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仅服用蒙脱石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和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调整饮食、口服思密达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体温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78.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并消除相关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促进患儿尽快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10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间隔2—3h序贯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1袋/次,3次/d,出现腹泻继续服用;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出现腹泻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1袋/次,3次/d。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持续时间和肺炎治疗的总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9例,发生率9%,对照组继发腹泻37例,发生率46.8%(P〈0.01);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和肺炎治疗的总疗程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能显著降低肺炎小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乳酸菌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平均止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显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x^2=4.10,P〈0.05);平均止泻时间治疗组(3.2&#177;1.5)d,对照组为(4.5&#177;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1);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5.5&#177;1.5)d,对照组为(7.8&#177;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P〈0.01)。结论:口服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可缩短小儿急性腹泻的持续时间,止泻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西睦  丁风玲  于子风 《医药导报》2002,21(11):711-712
目的:观察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腹泻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用法均为每次1/3包,tid,po;对照组28例,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每次1/3包,tid,po,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80.0%,有效率20.0%,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57.2%,有效率21.4%,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明显优于单纯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丁怡 《中国药师》2017,(4):757-759
摘 要 目的:建立测定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粒度分布的激光散射法,并与筛分法进行比较。方法: 激光散射法测试条件为:振动进样速度为80%,分散气压为0.05 MPa,背景及样品的扫描时间为15 s,遮光度为0.5%~5%,颗粒折射率为1.55,颗粒吸收率为0.01,进样量为0.1~0.2 g。测定粒度分布的特征值粒子体积累计分布图中10%、50%、90%处的粒径值[d(0.1)、d(0.5)、d(0.9)]和体积平均粒径D[4,3]。结果: 方法学考察中d(0.1)、d(0.5)、d(0.9)的RSD均小于5%。激光散射法结果显示93.3%的样品粒径小于250 μm,64.2%小于150 μm,51.4%小于125 μm,31.3%小于90 μm;筛分法结果显示96.6%的样品粒径小于250 μm,46.4%小于150 μm ,23.5%小于125 μm,1.4%小于90 μm。结论:筛分法和激光散射法均可以表征样品的粒度分布,但是激光散射法较筛分法的优点是样品量少、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测量范围广,可以全面表征样品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调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大便性状改变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和腹泻次数减少时间。结果: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可显著提高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的有效率(χ2=14.16,P〈0.05),缩短大便性状改变时间(t=2.49,P〈0.05)、腹泻持续时间(t=2.62,P〈0.05)及腹泻次数减少时间(t=2.2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止吐、止泻、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82.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95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B组60例,C组65例),A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50 mg,tid,并口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0.4 g,tid;B组和C组患者分别单独口服匹维溴铵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用法用量同A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总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0%,显著高于B组(85.00%)和C组(8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缓解腹胀、腹痛和改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P<0.05或0.01),但在改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方面与C组相似(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用组。对于胃肠道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IBS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匹维溴铵治疗;若IBS的主要症状以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异常为主,则单独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也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 1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新生儿病房诊治的喂养不耐受患儿240 例,随机分为三组各80 例,分别给予红霉素(红霉素组)、酪酸梭 菌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组)、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组),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红霉素组患儿无效11 例(13.75%),酪酸梭菌活菌散组患儿无效13 例(16.25%),联合组患儿无效2 例(2.50%),三组患 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霉素组与酪酸梭菌活菌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38,P>0.05);红霉素组与 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5,P<0.05);酪酸梭菌活菌散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1,P<0.05); 联合组患儿呕吐次数、胃残余奶量、腹胀持续时间均低于红霉素组和酪酸梭菌活菌散组,日增加奶量、平均增加体质量均高于红 霉素组和酪酸梭菌活菌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霉素组、酪酸梭菌活菌散组、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5%、3.75%、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后喂 养不耐受效果明显,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种方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益.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常规治疗(A组)、利巴韦林(B组)、热毒宁注射液(C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81.08%、93.75%(χ2=9.793,P<0.05),总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散Ⅲ(ORS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所致轻、中度脱水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在抗病毒、调理胃肠功能、调整饮食、适当止泻等基础上,治疗组给予ORSⅢ口服,对照组子口服补液盐散Ⅱ( ORSⅡ)口服,观察两组腹泻、呕吐及脱水改善情况,24h、48 h、72h血钠监测.结果:治疗组有效77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67例,无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5,P<0.05).治疗组平均病程(4.7±1.3)d,脱水纠正时间(1.1±0.5)d;对照组平均病程(6.2±1.5)d,脱水纠正时间(1.5±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5、6.52,P均<0.05).两组24h、48 h、72 h血钠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SⅢ、ORSⅡ为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轻、中度脱水较好的补液方法,只要调配服用得当不会发生高钠血症、低钠血症、水肿等副作用,但ORSⅢ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方面优于ORS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