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潘托拉唑与复方铝酸铋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6—2008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7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47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1)、潘托拉唑组(n=61)和复方铝酸铋组(n=55)。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3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潘托拉唑组13.11%、复方铝酸铋组20.0%、联合治疗组3.92%。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PC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吉法酯片,1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 mg/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显著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医院感染3例,其中败血症1例,感染率为3.75%(3/80);对照组出现医院感染9例,其中败血症3例,感染率为11.25%(9/80);经χ2检验,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ACS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和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PT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消化道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10周,观察组PT和IN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总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P <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84%与对照组的11.76%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完全闭塞发生率和管腔丢失分别为51.16%、4.65%和(0.28±0.13)mm,与对照组的52.50%、7.50%和(0.26±0.11)mm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潘托拉唑与复方铝酸铋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06—2008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7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47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1)、潘托拉唑组(n=61)和复方铝酸铋组(n=55)。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3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潘托拉唑组13.11%、复方铝酸铋组20.0%、联合治疗组3.92%。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北新区中心医院内二科就诊的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依从性、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度为(92.39±6.69)分,护理依从率为94.44%,护理满意度为96.30%,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其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丹东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到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急诊科护理,采用冠心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AQ量表评分经t检验,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 <0.05。结论对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随机分至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施以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用于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的38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和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天,疗程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7%(9/190),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2.1%(61/19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埃索美拉唑组24例。对照组均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或加氯吡格雷每日75mg。埃索美拉唑组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日40mg。4周后对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7%,埃索美拉唑组未见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7.8%,埃索美拉唑组出现上腹部不适为8.3%,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过程中预防性应用埃索美拉唑,能减轻消化道症状、预防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治疗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输血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18例,发病率为14.51%(18/124),输血14例,平均输血量为(343±199)ml,死亡率为4.03%(5/124)o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发病率为5.07%(7/138),输血3例,输血量均200ml,死亡率为1.44%(2/138)。结论奥美拉唑可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发病率,减少临床输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纯泮托拉唑治疗65例(对照组),奥曲肽+泮托拉唑治疗70例(治疗组),持续应用72 h。结果:对照组65例中,41例出血停止,止血率60.00%,治疗组70例中,67例出血停止,止血率96.71%,治疗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泮托拉唑+奥曲肽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择期内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降低再出血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16例和中青年组(<60岁)20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232/416),高于中青年患组(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液常规及凝血常规指标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服用NSAIDs药物后近期出血率(21.2%)低于中青年组(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溃疡病史及Hp感染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青年患者不同,需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兰索拉唑,对照组39例给予法莫替丁,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转归。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可以降低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能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8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并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奥美拉唑及凝血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奥曲肽止血,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问与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32.8±4.8)、(35.1±5.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2)观察组与对照组48h内止血效果构成不同(P=0.042),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5.6%、91.1%和37.2%、76.7%;(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提高止血效率与效果,具备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学法及免疫法两种粪隐血试验对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CFOBT)及免疫法(IFOBT)粪隐血试验对1159例军队中老年干部(军队组)和3585例地方中老年人(地方组)进行筛检,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军队组与地方组粪隐血试验阳性分别是144例(12.4%)和246例(6.9%),其中CFOBT阳性为63例(43.7%)和227例(92.3%);IFOBT阳性为118例(81.9%)和109例(44.3%),而双项检查法均阳性分别为37例(25.7%)和90例(36.6%);军队组与地方组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分别有62例(43.1%)和173例(7n3%),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82例(56.9%)和54例(22.0%)。②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CFOBT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IFOBT高于C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地方组阳性率比军队组高(P〈0.05)。结论诊断上消化道出血CFOBT优于I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IFOBT优于CFOBT。同时采用两种粪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及相关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血前7d服用过NSAIDs作为观察组,未服用过NSAIDs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应用NSAIDs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Hb)水平、胃镜表现、预后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17.2%);服用时间平均21.7±19.8d;空腹服药史者35例(70.0%);按医嘱餐后服药15例(30.0%);剂量均为常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消化症状少、Hb水平高、住院时间短,病变部位胃部为主,出血方式ForrestⅠ~Ⅱ少;观察组死亡1例低于对照组死亡12例(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选择COX-2阻滞剂;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