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病,在祖国中医学中隶属"消渴"范畴。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是消渴的主要病症。消渴的治疗在祖国医学中历史悠久,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虚论、血瘀论、燥热论、肝郁论、痰湿论、气虚论等均丰富了糖尿病的病机学说。消渴在临床上分为上、中、下三消,病程冗长可致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同时多伴有疲倦乏力、自汗、纳差等脾气虚弱症,故治疗多以滋阴、清热等为主,按照祖国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原则,脾虚是引起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的病因病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改变,消渴症的病理机制也发生着演化。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辨症与辨病论治是根本,从脾论治,奏效更甚。笔者谈一下对从脾论治与糖尿病的关系的认识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病及演变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而且正气亏虚伴随肿瘤全过程。肿瘤生长之本在于正虚,而肾虚是正虚之本;同时,肿瘤日久又可导致肾虚。因此,阐述肾脏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对从肾论治肿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MS)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糖耐量减损或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本资料通过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脾肾与MS关系密切,而脾肾虚损、痰瘀阻滞是代谢综合征的根本病机,因此在治疗上应脾肾兼顾,整体调节。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指肝脏慢性进行性实质性病变,一是出现腹水,即标志进入晚期,诚如张景岳所说"病成单鼓,终非吉兆",说明预后不良.该病的病机性质是本虚标实,气血双虚是本,腹水是虚中夹实是标.临床医生对肝硬化出现腹水的立法有主攻、主补或攻补兼施的争诊,有多从肝脾论治的临床经验报告.笔者从临床实践体会,综合病情,析证论治,从肾着手,获得较好的效果.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肾为肝母.肾为阴主水,肝为阴主疏泄,两脏生理功能致为密切,故《内经》云:"阳强不能密,阴气及竭".肝脏功能失调或受损,必须累及肾的功能变化和失调,所谓"肝病久之及肾"之理,兹将从肝肾论治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郑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22-223
目的探讨肝主疏泄在水肿的病机、病症形成中的重要性,以及从肝主疏泄辨证治疗水肿。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特发性水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特发性水肿患者经2~3疗程的实脾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治愈率85.2%(46/54),总有效率92.6%。结论水肿从肝论治的机理来自肝主疏泄之生理功能、肝与肺、肾之关系。从肝论治是水肿病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范围,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防治DN已深为医学工作者所重视。现将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学家多认为本病与禀赋不足、劳伤太过、肾元亏虚紧密相关。张琪等犤1犦认为,消渴为病,缠绵经久,肺脾肾三脏俱损,而三脏之中,关键在肾,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阖,肾阳虚衰,关门不利则水邪停聚愈甚,而气虚血行无力必致瘀血内生,故肾虚夹瘀是DN的主要病理基础。邵启慧犤2犦认为本病病机为肾精损…  相似文献   

7.
黄霄 《北方药学》2011,8(4):33-34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的一组以下尿路刺激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从中医辨证来讲其病因病机为肾虚、气虚、气郁、湿热,与肾、脾、肝、膀胱等脏器相关,而肾虚、气虚为主要病机。临床上各医家主要根据临床经验采取辨证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省中医院王宏坤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从事中医正骨临床教学科研4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对腰痹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擅长运用从肾论治,效果颇佳笔者有幸拜师王老门下,受益匪浅,下文拟就其对从肾论治腰痹经验作一介绍,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基础、病因病机、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肝论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从肾论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7例,分为3组,肾阳虚组24例,肾阴虚组18例,肾阴阳两虚组15例。以补肾为主,辨证施治,中药汤剂与针剂同用,配合穴位贴敷及耳穴压籽,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肾阳虚组、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0.0%、66.67%,肾阳虚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肾阴虚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三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从肾论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印敏勇  叶玉妹 《上海医药》2011,32(12):604-605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方面讨论中医药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进展。治疗原则主要分为从肾论治、从肝脾肾论治、从心肝肾论治、从调神益肾论治几个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应继续放在中医证候规范化上,还需要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加以合理的规范和统一,开展证候分型的研究,建立诊断体系,避免证型的混乱,规范施治,以达到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临证时经常有这些用法:通泻大便而清泻燥热达到治疗肺热咳嗽之釜底抽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肝病实脾法;心火上炎,心肾不交而用补肾水之引火归原法;或脾病从心论治,或心病从脾论治,以及临床在治疗本脏本腑时,意想不到地出现它脏它腑病的痊愈等。这些均是利用调理  相似文献   

13.
浅谈消渴病从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自《内经》以降、下迄诸多医家,论消渴者,多主阴虚肺燥,胃火炽盛,肾阴阳两虚之说。临床观察所见,Ⅱ型糖尿病多为中老年患者,因脾虚痰湿致病者亦不少见。其表现多为脘腹胀满,形体肥胖,初病虽有三多一少症状,但不显著。后逐渐惑四肢乏力,头晕头昏沉重,困倦嗜睡;或纳呆口腻者;或有肢麻心悸视物昏花者等。望其面色萎黄无华,舌体胖,有的舌边有齿痕,舌质暗红或淡,苔白厚腻或黄腻,脉濡细或弦滑。病久出现诸多继发症。Ⅱ型糖尿病以脾虚为因或以痰湿为症者不少见,但从脾论治者鲜见。笔者结合临证治疗及有关论述,对Ⅱ型糖尿病从脾论治,燥湿化痰降糖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4.
杨培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治祥  杨磊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615-616
杨培君老师从医三十多年,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多。兹将其从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血糖偏高,尿糖呈阳性。历代医家多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治疗上重在润肺、清胃、滋肾。但根据笔者临床治疗之体会:脾肾虚衰为其病之本,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其治疗基本大法。今就笔者肤浅认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玉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9,(9Z):2026-2028
目的:观察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糖尿病饮食并配合运动、降糖及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解毒保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保肾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归纳部分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从痰论治的记载,进一步探讨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的过程及辨证施治的思路,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提供文献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64-66
金维良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中医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水肿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相关,肾虚为本,湿瘀为标;治疗时一定要明确病因、抓住病机,要辨证准确,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切忌根据教科书上的症状描述对号入座、套用证型,避免犯简单而机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吴立文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文教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擅长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遣方用药方面介绍了吴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的经验,并附案例一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5):68-71
中医中药在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中医从虚论治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报道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病机;(2)中医外治;(3)中医内治。探索中医从虚论治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展望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