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镜下放置止血夹与注射疗法在治疗Dieulafoy病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1年至2009年我院诊治的Dieulafoy病内镜下特点及治疗结局,比较内镜下止血夹与注射疗法的止血的疗效差异,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①21例Dieulafoy病中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6.6岁,分别有11例行内镜下止血夹治疗,10例行注射治疗止血,两组间患者年龄、病变Forrest分级、平均输血量均有可比性;②采用止血夹治疗组止血成功率、再发出血率、转手术治疗比例分别为72.7%、27.3%、18.2%,注射治疗组分别为60.0%、40.0%、20.0%,两组间止血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③内镜治疗后再次出血的时间均在48h内。注射治疗组有2例再出血患者死亡。结论内镜下放置止血夹及注射治疗均是治疗Dieulafoy病的有效方法再出血多见于内镜治疗后48h内;死亡的患者存在高龄、合并慢性病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频率,并评价对该型出血内镜止血效果。方法所有的Dieulafoy病均为内镜诊断,其中7例行内镜下止血术。结果Dieulafoy病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2.6%,注射止血、止血夹均能有效达到急诊止血的目的。结论内镜下治疗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疗效确切等优点,应作为该病的首选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血管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和单独使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7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分为两组 ,其中内镜血管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组(联合治疗组 ) 36例 ,内镜下单独注射肾上腺素组 (单独治疗组 ) 4 0例。结果 再出血率联合治疗组 (5 5 % )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 (2 2 5 % ) (χ2 =4 39,P <0 0 5 ) ,在首次止血率、出血停止及急诊外科手术率方面 ,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对ForrestⅠa止血成功率 ,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 (χ2 =4 77,P <0 0 5 )。结论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血管夹联合注射止血可降低再出血率 ,止血效果优于内镜下单独注射肾上腺素止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止血类药物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单纯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次出血率分别为5%和1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对内镜证实的2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埃索关拉唑组(n=19)和奥美拉唑组(n=6),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40mg q12h静脉滴注,治疗5d。观察72h及120h的临床止血疗效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治疗72h两组临床上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受试者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0h有效率两组均为100%。中位止血时间埃索关拉唑组为41h,奥美拉唑组为20h,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相似,均无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不劣于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相比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和比较国产与进口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123例非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2)及对照组(n=61),试验组给予国产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两组给药方法相同,均为静脉注射,每次40 mg,qd,疗程3 d.观察两组止血情况和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显效率(24h内停止出血)和总有效率(72 h内停止出血)分别为64.5%(40/62),98.4%(61/62)和62.3%(38/61),98.4%(60/6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奥美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容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奥曲肽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3例(6.1%),病死1例(2.0%),对照组再出血10例(20.4%),病死3例(6.1%);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再输血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出血1例(10.0%),对照组为4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和降低再出血率,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11日至2019年1月18日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6例,根据用药不同整理后分成两组,对照组(n=93)应用常规药物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n=93)在垂体后叶素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40%)高于对照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4.30%)低于对照组(21.51%)(P <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是一种可靠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吉法酯片观察组与对照组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8~80岁,平均(72±11)岁,随机分为吉法酯片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3.6%,对照组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吉法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3例)和非NSAIDs组(1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与非NSAIDs组在年龄、溃疡类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潘托拉唑与复方铝酸铋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6—2008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7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47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1)、潘托拉唑组(n=61)和复方铝酸铋组(n=55)。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3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潘托拉唑组13.11%、复方铝酸铋组20.0%、联合治疗组3.92%。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纯泮托拉唑治疗65例(对照组),奥曲肽+泮托拉唑治疗70例(治疗组),持续应用72 h。结果:对照组65例中,41例出血停止,止血率60.00%,治疗组70例中,67例出血停止,止血率96.71%,治疗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泮托拉唑+奥曲肽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确诊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组;B组(48例)奥曲肽组。各组均给予相同的禁食、留置胃管、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及输血、补液等支持治疗。用药后定期抽取胃内容物观察胃内出血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中止血显效率分别为33.3%、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6.25%。结论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迅速,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5.
荆晓娟  龙晓奇  赵磊 《安徽医药》2022,26(6):1174-1178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膝骨关节炎( KOA)病人非甾体类药物( NSAID)使用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选取 2015年 2月至 2019年 5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KOA病人 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KOA病人是否感染 Hp将病人法分为 Hp阳性组( 161例)和 Hp阴性组( 62例),又将 Hp阳性组分为 Hp阳性治疗组( 102例)和阳性未治疗组( 59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常规塞来昔布胶囊(NSAID)治疗, Hp阳性治疗组均采用四联用药方案行 Hp根除治疗。比较 Hp阴性组、 Hp阳性组临床资料;各组病人于治疗后 1个月时随访,比较 Hp阳性治疗组和阳性未治疗组病人 Hp根治效果;比较各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贫血、血红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 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Hp阳性组有吸烟史、消化道史的 KOA病人比例分别为 88/161、43/161,高于 Hp阴性组的 24/62、8/62(P<0.05); Hp阳性治疗组 Hp阴性者比例、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 96.08%、(129.87±4.96)g/L,高于 Hp阳性未治疗组的 0%、(121.92±2.45)g/L(P<0.05); Hp阳性治疗组 Hp阳性者比例、上消化道出血者比例、贫血发生率分别为 3.92%、1.96%、1.96%,低于 Hp阳性未治疗组的 100.00%、13.56%、10.17%(P<0.05); Hp阴性组病人黑便、呕血、粪便隐血阳性比例分别为 0%、0%、0%,Hp阳性未治疗组病人黑便、呕血、粪便隐血阳性比例分别为 11.86%、8.47%、10.17%,Hp阳性治疗组病人黑便、呕血、粪便隐血阳性比例分别为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消化道出血史、 Hp感染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抗 Hp治疗可降低 KOA合并 Hp感染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病人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有利于改善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卒中预防药物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用药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293例行胃镜检查的50岁以上患者,胃纤维内窥镜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145例纳入病例组,确诊非上消化道出血的148例纳入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筛选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服用阿司匹林73例为暴露组,未曾服用阿司匹林220例为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年龄大、吸烟嗜好、服用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等4个因素被确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OR值为1.802、95%CI 1.005~3.230)。队列研究表明,暴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61.6%,明显高于非暴露组45.5%(P〈0.05,RR=1.354,AR=16.1%)。结论:中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个,服用阿司匹林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临床选用阿司匹林时,认真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使用于有胃肠黏膜基础疾病或卒中复发低度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Dieulafoy病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益怀  李凯  邓晖 《中国医药》2008,3(4):209-210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Dieulafoy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均为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镜检查16例,确诊12例,首次确诊率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4例,确诊2例,手术探查确诊2例。胃镜下止血治疗12例,成功10例,失败2例,再出血2例,再行胃镜下止血,1例成功,1例失败行手术治疗。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2例均成功,但其中1例2个月后再次出血;手术治疗6例,成功6例,均无复发。结论胃镜检查治疗是Dieulafoy病首选的诊断治疗方法,胃镜检查阴性或治疗失败可行DSA检查或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以上治疗失败或反复出血者应手术治疗,手术是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12份分为3组,A组62例,静脉注射用奥美拉唑;B组22例,静脉注射用埃索美拉唑;C组28例,静脉注射用泮托拉唑。观察各组疗效,并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93.55%、95.45%、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35%、9.09%、14.2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1.25、20.53、10.27。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1 499.42、388.65。结论:泮托拉唑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较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