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加强气管导管在经鼻明视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按插管方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实验组采用加强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鼻气管导管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1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气管插管时间,并观察患者鼻黏膜损伤情况和术中导管折弯情况。结果2组患者间各时点的MAP、HR、气管插管时间以及鼻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对照组术中导管折弯发生率较高,与实验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明视气管插管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清醒患者行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插管困难需行经鼻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及B组,各20例.A组插管前静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B组插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和插管成功后即刻(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两组T0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MAP和HR在T1、T2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SpO2在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IS在T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躁动、呛咳、呼吸抑制、心动过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增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增加(均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够提供完善的镇静,显著减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结合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可安全有效应用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需要经鼻盲探插管的患者,如张口度小无法置入喉镜、颈椎强直、喉结高等,无法进行快速诱导插管,若处理不慎,会造成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特别是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经鼻盲探插管法。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探讨一种自制带麦克风的导管芯应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使用适当型号普通的气管导管行经鼻气管插管在咽后壁受阻的问题.方法:7例ASA1~3级行颌骨骨折内固定择期术时,经鼻气管插管在咽后壁受阻,于采用(2~4.67)×500 mm涂有石腊油的吸痰管插入咽腔,在呼痰管腔中置入硬膜外管,从口腔中取出硬膜外导管,退出吸痰管,硬膜外导管在鼻端套过且系住普通气管导管的尖端,气管插入鼻腔后,再从口腔端牵拉硬膜外导管.结果:适当型号的普通气管导管容易拉进咽腔,鼻腔黏膜损伤出血少.结论:此法快捷简单,很容易把适当号码的气管导管牵拉到口腔,实施经鼻气管插管,初学者更易掌握.能很好地解决鼻孔与咽后壁及候头三点所处角度造成经鼻插管困难. 相似文献
5.
如何判断经鼻气管盲插管时误入食管,是急救医学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一种监测呼气CO2浓度(PEO2CO2)的方法,来判断插管位置是否正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因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支持治疗。男37例,女28例;年龄4个月~72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喉镜明视下经口插管失败的患者改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困难气管插管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通气管导管预热后用于经鼻明视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ASA Ⅰ-Ⅱ级、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预热后的普通气管导管(实验组)和鼻气管导管<对照组)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1、3、5min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及其观察期的最大值,并计算各时点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气管插管时间和插管顺利程度,并对患者鼻黏膜损伤情况和术中导管折弯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间各时点的BP、HR和RPP及最大值,气管插管时问和插管顺利程度,以及鼻黏膜损伤情况比较筹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导管折弯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普通气管导管预热后用于经鼻明视气管插管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成奉低廉,具有较好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中有气囊和无气囊气管导管的选择与应用及导管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137例8岁以下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公式ID(mm)=3+年龄/4来选择有气囊气管导管、Ⅱ组应用公式ID(mm)=4+年龄/4来选择无气囊气管导管,气道内压控制在10-30cmH2O,观察重新插管次数和术后声音嘶哑并发症。结果重复插管次数Ⅱ组(40.8%)显著高于Ⅰ组(9.1%)(P〈0.05),声音嘶哑并发症Ⅰ组(31.8%)显著高于Ⅱ组(19.7%)(P〈0.05)。结论小儿插管全身麻醉中选择适当大小气管导管是非常重要的。无气囊气管导管比有气囊气管导管可选大内径导管,但选择适当大小不易,而有气囊气管导管在维持囊内压20~25cmH2O的前提下也可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中比较加强型气管导管(Reinforced Endotracheal Tube,RETT)与普通型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的差异。方法 60例急诊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需行血肿清除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ETT组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ETT组用普通型气管导管。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鼻咽黏膜损伤出血例数及程度。结果 RETT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ETT组(P<0.05),而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ETT组(P<0.05)。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例数ETT组多于RETT组(P<0.05),而出血程度两组分布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辅助经鼻气管插管,选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可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鼻咽部出血的发生率及降低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呼吸衰竭用呼吸机救治中,通过临床比较,经鼻气管插管优于经口气管插管。1996年6月~1997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中心(ICU)共行21例经鼻气管插管。现就插管的方法及呼吸机使用时呼吸道护理的体会,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7例;... 相似文献
12.
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过程中,快速有效的确定气管导管与声门的位置关系是插管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方法是依靠耳朵辨听呼吸气流声的强弱或有无来判断[1],麻醉医师在临床上还通过其他多种方法来判断气管导管与声门的位置关系,但都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光棒在快诱导经鼻气管内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适宜的弯曲角度。方法将72例需行经鼻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喉镜组、光棒A组和光棒B组,每组24例。光棒A组将光棒塑形为与气管导管曲度一致的形状,光棒B组将光棒的前端在气管导管套囊后缘将光棒弯曲成60°。记录各组插管一次成功例数、总成功例数和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1,3和5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并随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光棒A组与喉镜组插管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分别为95.8%和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光棒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P<0.05),术后并发症较少(P<0.012 5);光棒B组与喉镜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总成功率为91.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降低(6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适宜弯曲角度为与气管导管曲度一致的形状,其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变化轻,术后并发症少,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佘柳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6):918-918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令并严重肺部感染而出现呼吸衰竭时,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上机时间。我院自2000年开展床旁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6年 1月以来改良传统术式 ,在急诊插管中采用咽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行经鼻插管术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情况 :全组 36例 ,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19~ 6 8岁。其中心脑血管意外 9例 ,颅脑外伤 8例 ,呼吸道烧伤 8例 ,药物中毒 6例 ,哮喘 2例 ,其他 3例。所有患者插管前均保留自主呼吸。随机将 36例患者分成两组 ,充气组和对照组各 18例。1 2 方法 :充气组患者用棉签沾上液体石蜡清理两鼻腔后 ,交替滴入呋麻滴鼻液 (1%麻黄素、0 .0 2 %呋喃西林混合液 )和 1%丁卡因 2~ 3次。能合作者行咽喉部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16.
周海萍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6):9-10
在抢救口服农药中毒病人时,如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功能受损应先行气管插管,用最小阻断容量封闭气囊后,再插管洗胃。经鼻插管,因创伤少,洗胃管易固定,易保留,多用途而应该得到椎广;并介绍了插管的技巧和动态改变胃管位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管插管病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39(2):203-203,220
气道障碍病人,麻醉诱导后,如果发生“面罩不能通气且气管插管失败”(CVCI)情况,易造成病人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心跳骤停、猝死,而困难气管插管在严重呼吸系统事故中约占据17%,因此熟练掌握困难气管插管技术对临床麻醉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院自2000年引进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以来。对36例预知和未预知困难气管插管病例临床应用BTII,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常用实验动物全麻后的气管插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常用实验(用)动物气管插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正确的气管插管用具,实施合理的插管步骤,预防导管并发症,对实验(用)动物实施气管插管。结果与讨论气管插管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鼻后孔出血)、术后不良记忆、血压、心率、SpO2。结果一次操作成功率和操作时间A组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B组分别低于C、D组(P〈0.05),术后不良记忆D组有2例。结论吸引管辅助可控气管导管用于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在全麻患者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管组200例和食管组100例,分别应用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检测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结果 PETCO2法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为100%,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法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为99.33%,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结论 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可以准确地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