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问题,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以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如注意加强疾病知识与饮食的指导,关心理解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应及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6周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5个因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2周末再次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焦虑、恐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新疫区血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血吸虫病患者现状调查问卷,对株洲市近郊血吸虫病流行新疫区12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血吸虫病患者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且40a~50a年龄段的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新疫区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晓率高,具有很强的防范意识。结论在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需加强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为提高患者的心身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人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为改善此类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率,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116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住院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其躯体化、精神病性、总均分高于常模,社会支持状况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之间部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社会支持状况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方法于2004—03/06选取贵阳医学院2003级医学本科生21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域表进行其心理健康的评定。并与国内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让学生自测症状自评量表,然后将答案输入装有上海惠诚心理咨询综合系统4.0软件的电脑中计算各因子分。症状自评量表包含9大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评估标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结果发放量表210份,收回合格量表206份,有效率98.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差异具显著性外,其余各因子的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5~0.001);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除人际关系、抑郁及偏执外,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05~0.001)。结论本次210人调查结果为,总体上各因子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全国大学生、医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及全国成人常模。提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必要制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测验的常模,才能更准确反映不同被调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诸丽萍 《护理学报》2009,16(24):65-66
目的了解教师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58例教师住院患者(观察组)及58例非教师职业成年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测量、比较,并将观察组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教师住院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低于国内正常人群,且与其他职业住院患者有差异,表现为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应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将60名陪护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各30名。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两组陪护在患者入院当天及1mo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陪护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及支持性心理干预1mo末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非干预组下降显著,差异有显著性(t=3.06,3.21,P〈0.05)。结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症状突出,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例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常模对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CL-90量表的总均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无差异性(P>0.05)。结论: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异常,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心理干预6个月末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但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问题尤为显著,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门诊4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抑郁和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而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治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99名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127(63.8%)劳教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劳教人员心理问题较多,适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3 d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前再次对家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仅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家庭支持度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并分析汶川大地震期间科室是否收治地震伤员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收治大量地震伤员的骨科医护人员97名(骨科组)和未收治地震伤员的外科其他科室医护人员100名(未收治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骨科组地震期间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项目数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收治组与全国常模比较,除焦虑、恐怖两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部分人在个别因子上出现阳性症状。结论地震期间收治地震伤员科室的医护人员存在心理伤害,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未收治地震伤员科室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仅部分人员需要接受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改善心理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6例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入院时肺结核患者SCL-90的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总均分在入院时均高于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均高于常模(P<0.01)。健康教育后,各项与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285例心理门诊咨询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门诊咨询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29名心理咨询者进行评定,随机抽取其中285例,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5例咨询者SCL-90各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女两组比较发现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SCL-90绝大多数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咨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咨询者中心理问题的出现无明显的性别、年龄段的差别,必须迅速普及心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0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本组护士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及附加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专护士SCL-90中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和附加因子得分与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精神病性及附加因子外,不同职称护士SCL-90其他7个因子的得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学历、职称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及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京医院精神科4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偏执、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医院管理阶层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