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报道周围血管损伤急救及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周围血管损伤96例,共146条血管,其中行血管结扎术20例30条血管,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6例116条血管。结果 96例患中68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5例因神经功能恢复不全而残留肢体功能障碍,6例出现缺血性肌挛缩,6例截肢,1例死亡。结论 缺血是血管外伤的重要表现,早期诊断、及时血管探查修复是治疗四肢血管损伤的关键;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及肢体远端筋膜室切开减压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共26例28条血管的急救止血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血管的修复,采取静脉移植(12)例的方法克服动脉缺损,结果22例肢体成活,4例截肢。对这类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修复损伤的血管,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提高成功率,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与修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自1986年7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67例(81条血管),除1例Guo动脉损伤截肢外,余均获成功。作者提出: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止血,倡导敷料压迫法;显微外科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血管重建术成功率明显增高,因而,对于单一的尺或桡动脉、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亦应力救修复,以防寒冷季节肢端出现供血不足等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4.
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7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67例(81条血管),除1例腘动脉损伤截肢外,余均获成功.作者提出: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止血,倡导敷料压迫法;显微外科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血管重建术成功率明显增高,因而,对于单一的尺或桡动脉、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亦应力求修复,以防寒冷季节肢端出现供血不足等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5.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急诊显微修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显微修复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76例79条血管,手术方法包括受损血管的显露、血管吻合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结果 治愈73例,截肢2例,死亡1例。结论 对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是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护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颈部血管严重损伤15例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颈部血管严重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无损伤血管缝合修补技术及利用自体颈外静脉移植行颈动脉重建、人工血管包绕等方法治疗15例(29条)颈部血管严重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救治成功并获随访3~12周,平均随访7.5周,修复血管通畅性良好。结论 颈部血管严重损伤因失血、脑缺氧、窒息等死亡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利用压迫和无损伤器械有效止血是成功救治的基础;娴熟的血管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救治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9年9月~2002年6月,收治129例176条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方法修复122例162条动脉。结果 患肢成活116例154条血管,总成活率89.9%;血管再通率95.06%。结论 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血管多普勒探测仪检测可避免漏诊;早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修复,可成功地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8.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 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158例的诊治分析,探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提高疗效,降低截肢率。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158例,其中直接血管吻合88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32例,单纯修复38例。术后按显微外科方法监测治疗。结果 治愈145例,截肢13例,死亡1例。结论 严密观察伤肢缺血现象和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对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损伤血管有助于降低截肢率;缺损大于3cm应作静脉移植;术后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62例   总被引:24,自引:14,他引:10  
目的 观察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主干血管损伤62例,观察近中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者42例,随访2年以上者20例,所有肢体血供均良好。结论 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78例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病例的诊治分析,探讨显微技术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3至2005年收治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应用显微技术进行修复,直接血管修复38例,静脉移植24例,单纯修补16例。结果治愈75例,截肢2例,死亡1例。结果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的治疗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护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8  
目的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不同的损伤血管类型进行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其中血管直接端端吻合36例,大隐静脉移植桥接修复18例,血管撕裂修补14例。结果68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所有肢体血供均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经验。方法 1997年8月~2006年8月,对200例(316条)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吻合、修补、自体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移植,并同时对缺损皮肤和肌腱进行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血管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61例,闭合性损伤39例。完全断裂189条,不完全断裂127条。血管缺损2~8cm。结果 术中输血量800~4000ml。手术成功(一次修复)169例,血栓形成二次修复19例,术后死亡3例,截肢9例。126例获随访3个月~4年,120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6例肢体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可能与合并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对于四肢主干动脉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能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提高患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四肢血管损伤治疗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端端吻合38例45条血管,血管修补7例12条血管,静脉移植修复7例7条血管,同时处理合并伤。 结果 术后肢体存活51例,患肢血运及感觉和功能恢复良好,因缺血时间过长肢体远端坏死截肢1例。 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四肢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四肢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欧书锦,王安业我院自1985年~1992年共收治四肢动脉、静脉损伤14例,16条血管,早期彻底清创后应用显微外科作血管吻合修复,获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11例,31岁以上3例。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15.
三针外固定器在关节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报道在四肢骨关节部位行显微外科治疗,应用可调外固定器固定使关节早期活动、简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四肢关节部位有骨缺损或骨折伴有血管损伤、皮肤缺损等病例,应用带血管的骨关节块移植、游离血管移植或各种皮瓣移植等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后的同时,用三针可调外固定器跨关节外固定治疗骨关节损伤,保持各关节的自由活动。结果:治疗手部骨关节缺损11例;下肢关节部位的不完全离断4例;胫骨近端慢性骨髓炎合并骨和皮肤缺损3例。修复后的骨关节对位对线好,关节间隙存在,术后1~3个月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皮瓣全部成活,修复血管后的肢端血运好。结论:该方法在四肢骨关节和血管损伤伴有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中具有简化手术、损伤小、骨折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方便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开放性颈部血管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解放军第89医院普通外科和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26例颈部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24例获得成功救治,其止血彻底,无继发性出血,无因脑部供血不足产生的功能障碍;2例分别因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损伤致窒息或呼吸心跳骤停死亡。2例患者颈部伤口延期愈合。结论对于开放性颈部血管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压迫及手术探查止血是成功救治的基础;对损伤的大血管首选吻合;娴熟的血管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血管修复重建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64例(69条血管)周围主要血管损伤病例,除1例腘动脉损伤引起缺血坏死截肢外,其余均获成功。周围大血管损伤的急救止血,主张应用止血带加敷料包扎;对大动脉的损伤,应特别注意远断端管腔内的长条血栓形成。术中注意微创技术应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定于2007年4月中旬由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举办第二十一期全国创伤显微外科学习班,授课内容包括:四肢创伤、显微外科、手外科基础理论;断指(肢)再植;拇手指再造;各类皮瓣、组织瓣;四肢软组织缺损、骨不连骨缺损显微外科治疗;足显微外科修复;血管神经损伤修复等,还包括小血管吻合技术动物实验和显微外科手术示教等内容。届时将有全国著名创伤显微外科专家王成琪、范启申教授等一批专家授课,并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客坐授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在1995年2月至2006年4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1例,截肢3例,主要原因是肢体的严重创伤或严重感染。死亡2例,主要原因均为严重颅脑外伤。本组51例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2年,患肢血运及功能良好,超声多普勒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对周围主要血管损伤的应尽早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急诊手术,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1 98 7年 1 0月~ 2 0 0 0年 5月共手术治疗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2 5例。术后均一期愈合。无并发证。随访者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报告显示损伤修复段血管血流通畅 ,血管管径 ,血管弹性、血流速度与正常血管段相比较无差异。体会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关键在于早检查、早诊断、早手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吻合质量好 ,血管通畅率高 ,是挽救肢体甚至生命的关键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骨科@王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