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档  鲍同柱  鄢飞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62-1764
目的:探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足部创面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13例足部创面缺损,筋膜皮下组织瓣面积为12cm×7cm~8cm×4cm。结果:1例筋膜瓣边缘坏死面积1.5cm2,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2例筋膜瓣全部成活。结论: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足部创面缺损,不损伤主要血管,操作方便,皮瓣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皮神经营养血管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与命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原则,并提出新的命名方法。方法 总结皮神经营养血管组织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经验。结果 皮神经多与皮静脉伴行,在其周围均存在丰富的链式吻合血管丛,显著增加了这类组织瓣的血供。临床以远端(31例)或近端(3例)为蒂,在前臂(26例)和小腿(8例)切取带皮神经和皮静脉营养血管的岛状筋膜皮瓣(20例)和筋膜皮下组织瓣(14例)共34例,长宽比例2.7~5.1:1,平均3.5:1,完全成活。结论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的组织瓣是传统筋膜皮瓣和筋膜皮下组织瓣的特殊范例,临床应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手足部外伤后骨外露聂新富,贾光明,段广斌自1992年以来,采用带血管蒂的前臂岛状皮瓣,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辨,示指背侧筋膜蒂岛状皮辨。修复手足部外伤肌腱骨外露ll例,皮辨成活。经6个月随访,皮辨色泽良好,富有弹性。临床效果满意,报...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7~59岁.碾挫撕脱伤9例,热压伤3例,深度烧伤2例.创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断裂,骨外露4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质坏死2例.创面范围为10 cm×6 ccm~20 cm×10 cm.损伤至手术时间1~21 d,平均5.8 d.术中切取筋膜瓣11 cm×8 cm~23 cm×11 cm.供区直接缝合关闭. 结果 供区均I期愈合.11例创面I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例筋膜瓣远端断层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愈合;余1例因局部感染严重和骨外露,筋膜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补充植皮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供区均无明显瘢痕、凹陷、肌皮粘连.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轮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动良好,其中2例行蒂部修整.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量,可修复足背较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5.
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合并空腔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5月,行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男8例,女2例;年龄5~70岁,中位年龄29.5岁.皮肤软组织缺损位于后足跟、跟底7例,外踝及跟外侧2例,小腿下1/3段及踝后区l例.缺损范围8cm×6cm~11cm×11cm.伤后9~42d进行手术.术中皮瓣切取范围10.0cm×8.0cm~13.0cm×12.5cm,所带筋膜皮下组织瓣范围7.0cm×1.5cm~8.0cm×5.0cm.供区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无感染;远端1cm表浅坏死及内侧部分坏死各l例,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10例获随访1~13个月.皮瓣外观较满意,感染无复发,无慢性溃疡及压疮形成.结论 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容易控制创面感染,保留足跟负重面功能的优点,适于修复有空腔形成的足跟部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桡浅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等营养血管筋膜瓣转移,结合断层皮片移植修复四肢远端创面18例,创面面积:2cm×4cm-7cm×15cm。结果术后随访3~35个月,18例植皮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色泽可。2例原创面出现溃疡,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成功。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转移修复肢体远端创面,方法简单,创伤小,外观满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行岛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探讨皮瓣转位的范围.方法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筋膜皮瓣,逆行转位修复23例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最大15cm×10cm,最小6cm~5cm.结果2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1例部分坏死.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例,可以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跟后3/4、足背跖骨中部以近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小腿内侧带皮动脉皮瓣交叉转移修复足底创面李北,廖红波小腿内侧逆行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损伤一条主要血管之缺点。且当供区皮肤损伤时而无法应用,有作者采用带胫后血管皮瓣交叉来修复创面 ̄[1],但仍未解决牺牲一条主要血管之缺陷。我们自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方法临床应用13例修复足远端创面,以踝上3~5cm作为旋转点,保留2cm皮肤及3~4cm筋膜蒂,保护链状血管连续性,明道真皮下潜行分离形成隧道,旋转点以三角瓣覆盖并总结皮瓣成活的规律及形成系列方法。结果 13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远端1.5cm出现暗红,经拆线减张、换药后愈合。结论隐神经、腓肠神经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周围均有血管网伴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形成远端蒂移位修复小腿或中后足部创面,也可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是小腿及全足部创面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10.
自1992年法国Masquelet等报道表浅感觉神经主轴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以来,小腿后侧逆行腓肠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远端或足踝软组织缺损逐渐成为临床较常选用术式。为了增加组织瓣血供,有学者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逆行腓肠筋膜肌皮瓣进行修复,获得成功。我们于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应用逆行腓肠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外露5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临床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1例。其中急诊一期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7例 ;二期修复小腿中下段创面 15例 ,修复足部创面 9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良好。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创面 ,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皮瓣面积大 (10 cm× 15 cm)。皮瓣成活关键在于手术操作和蒂部处理  相似文献   

12.
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为设计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穿支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隐神经营养血管主要通过胫后动脉肌间隙支的肌皮支与比目鱼肌肌支吻合,肌支2~3个,管径(0.5±0.2)mm,均有1—2支静脉伴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分别向内、外侧发出2~3支肌支营养趾长伸肌和腓骨长肌,肌支外径(0.4±0.2)mm,皆有一支静脉伴行,另1~2支筋膜皮支浅出营养皮肤。结论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可以为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逆向修复足踝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10条小腿灌注标本,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临床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修复足踝骨髓炎创面5例。结果腓肠神经在穿出深筋膜前,其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筋膜下段);在穿出深筋膜后,其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筋膜上段)。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的近侧2-4cm内,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临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端肌间隔穿支血管(外踝上5cm)供血的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逆向修复5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段和足踝创面。5例筋膜皮瓣面积12cm×6cm-17cm×9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5cm×4cm-9cm×7cm。随访6个月~1年,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1/3和足踝部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5月至2009年1月临床应用带小腿内、后、前外、后外侧穿支血管的筋膜蒂皮瓣邻近转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共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7~78岁.其中应用带胫后动脉穿支的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23例,带腓动脉终末穿支小腿前外侧筋膜蒂皮辩9例,带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22例,带腘外侧动脉小腿后外侧筋膜蒂皮瓣8例.结果:除2例术后皮辩远端表皮坏死结痂,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行Ⅱ期植皮,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1个月~3年,皮瓣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小腿部单个穿支血管供血面积有限,应用带穿支血管营养血管链的筋膜蒂度瓣可扩大小腿皮瓣的裁取面积,保证皮瓣的血供及回流.  相似文献   

15.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神经周围有血管丛与之伴行并为其提供营养,同时也供应周围一定范围的皮肤,并且与深部知名血管有广泛交通支,这是设计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自从1992年Masquelet等首先提出并成功应用感觉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后,感觉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1]。其中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隐神经伴行血管皮瓣及前臂皮神经皮瓣等均已成功应用于临床[2-5]。小腿远1/3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缺损,虽然有多种方法如肌瓣、筋膜瓣及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法,最大限度恢复足部外形和功能。方法2002年3月-2009年5月,采用2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6例前足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筋膜)瓣14例,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12例。结果1例外踝上皮瓣因静脉危象坏死,改成筋膜瓣加植皮后存活,余皮瓣均一期愈合。26例患者经过4月~5年随访,足部外形接近正常,痛温觉部分恢复,无磨损破溃,步态正常。结论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筋膜)瓣、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血管,是修复前足部创面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笔者对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缺损的136例患者,按其解剖学特征及对创面修复的目的与要求不同,将其分为小腿中上段、小腿下段至足跟、前足3个部分进行归类分析,按“安全第一、就近不远、能简不繁”的原则,选用局部转移肌(皮)瓣、带筋膜蒂皮瓣、带血管蒂皮瓣、游离穿支皮瓣4大类皮瓣进行修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创面 17例。皮瓣沿用点线面的传统设计方法 ,以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上 6cm作为皮瓣的旋转点 ,保留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 ,逆行解剖不探查神经营养血管蒂部 ,避免损伤蒂部的血管网 ,保留筋膜蒂 ,明道或暗道转移。蒂瓣最长 2 5cm ,转移达足底中部。术后皮瓣均成活 ,远端无坏死。体会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部中近段及小腿下段的理想方法 ,操作简易 ,术后成活率高。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李泽龙!广东省潮州市$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外三科 @王培信!广东省潮州市$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回顾一年多来应用各种游离组织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缺损创面,总结经验教训。结果:25例患者26个游离组织瓣成功移植25个,1个骨组织复合瓣移植失败,但创面全部得到一期修复。结论:受区血管选择、组织供区选择、手术设计操作及术后观察处理是小腿创面显微外科修复成功的四个关键环节;修复创面的同时亦要兼顾供区和小腿的功能与美观。  相似文献   

20.
黄克 《实用骨科杂志》2005,11(6):565-566
目的修复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方法以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8例,均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在治疗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时,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