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年固余选择性连续显微手术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其中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24例,Ⅱ级38例,Ⅲ级18例,Ⅳ级6例,Ⅴ级3例。3例在手术室内出血后立即手术治疗,3例在3天内手术,43例在3~14天内手术,40例在出血后14天以后手术。近期手术死亡率为3.3%。2年内总死亡率为5.6%,重残率为3.4%。临床证明显微手术技术的正确使用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总结报道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9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动脉瘤颈的暴露及夹闭技巧。结果 89例显微外科手术,共夹闭动脉瘤95个。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剧烈头痛1~5d内消失;有嗜睡表现的19例术后1周内16例完全清醒;对侧肢体瘫痪的41例中,有35例肌力恢复在Ⅳ级以上,其余6例肌力恢复到Ⅱ~Ⅲ级。动眼神经麻痹7例有4例完全恢复,3例眼裂有不同程度增宽。脑膜刺激征阳性的65例有63例1周内转为阴性。按Glasgow预后指标分级:其中1级65例(73。0%)、2级12例(13.5%)、3级6例(6.7%)、4级3例(3.4%)、5级(即死亡)3例(3.4%)。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精确保护穿支动脉,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438例显微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438例患者的508个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术中处理要点、动脉瘤分级.结果 共476个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成功,其中直接瘤颈夹闭450个,包裹14个,孤立8个,切除动脉瘤4个.术中动脉瘤破裂32个(6.72%).术前Hunt-Hess分级与手术死亡率正相关.延期(≥7 d)手术患者病死率(4.28%),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病死率.结论 正确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前交通动脉瘤患者62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结果显微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62例,术后GOS评定:恢复良好50例(80.6%),轻度残废8例(12.9%),重度残疾2例(3.2%),死亡2例(3.2%)。38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患者术中SSEPs变化4例,MEPs变化5例,EEG变化2例,术中监测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干预后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良好。术后复查,36例恢复良好,偏瘫2例。术后4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CT示脑组织挫伤或脑梗死灶。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中的显微手术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32例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显微手术治疗32例动脉瘤,28例痊愈,3例部分偏瘫或语言智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3.2%。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Ⅱ级者应尽早手术,Ⅲ级及以上者,待病情平稳后再手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26个颅内复杂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复杂动脉瘤均使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巨大动脉瘤3例,位置深在、难于暴露且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的动脉瘤5例,一次开颅同时处理多个病变的多发动脉瘤8例.根据动脉瘤的所在部位和动脉瘤体积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入路,主要有翼点入路、扩大的额颞入路、眶-颧-颞-翼点入路和枕下极外侧入路.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末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直接夹闭14个,孤立1个,包裹1个. 结果 依据GOS判断:良好11例,中残1例,重残1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显著,术中需采取充分的显露、血管临时阻断、脑保护技术、瘤颈缩窄、瘤体成形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显微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1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系统总结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55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情况,以GOS计分评价患者出院时转归,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55例中发现162个动脉瘤,单纯夹闭149个,夹闭加包裹4个,包裹6个.手术时间在发病72 h之内(包括72 h)79例,3~14 d(包括14 d)65例,14 d以上11例.术后恢复良好140例(90.3%),一般11例(7.1%),植物生存3例(1.94%),死亡1例(0.65%).不同手术时期患者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急诊行脑血管3D-CTA检查,在24小时内行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手术。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0个破裂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6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瘤6个,未破裂动脉瘤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瘤1个,直接夹闭破裂动脉瘤和2个未破裂动脉瘤。术后GOS分级5分8例,4分2例,3分3例,2分4例,1分3例。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病情发展迅速,3D-CTA应作为该类患者术前首选检查手段,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mRs评分评估预后,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1例(1.67%),载瘤动脉血栓形成3例(5%)。术后造影检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52例(86.67%),近全栓塞6例(10%),部分栓塞2例(3.33%),栓塞率为96.67%(58/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以及动脉瘤分型可能是影响急性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颈动脉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者应提高警惕,在病情允许下尽快实施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500例经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外科治疗的500例Ⅰ-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控制性低血压麻醉、脑保护剂与载瘤动脉暂时阻断结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脑血管痉挛治疗、直接手术中动脉瘤处理技术、血管内动脉瘤栓塞。结果 465例Ⅰ-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病死率为27%,1990年前手术的210例病死率为3.8%;1990年后手术的255例病死率为1.9%。35例动脉瘤栓塞的患者无死亡。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采取外科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应用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动脉瘤手术的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选取2011-06—2014-10间住院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对照组单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收集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优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显著改善手术靶区的可视范围,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与血管内治疗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IA)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20例MIA(共46个动脉瘤),根据MIA所在部位的区域分级标准,Ⅰ级8例(占40%),Ⅱ级10例(占50%),Ⅲ级2(占10%)。级别越高者,多倾向于选择血管内治疗。结果 显微外科手术组8例,共19个动脉瘤,18个镜下全部夹闭、1个没发现未夹闭。血管内治疗组8例,共17个动脉瘤,14个100%闭塞、1个90%以上闭塞、2个因动脉瘤小导管不能到位未治。颅内外血管搭桥加颈内动脉闭塞2例。未治2例。结论 MIA所在部位的区域分级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对MIA多倾于血管内治疗,必要时可2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形成患者的诊断、手术入路、操作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3例Hunt-Hess分级Ⅲ-Ⅴ级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血肿形成患者实施手术.并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动脉瘤夹闭术4例,动脉瘤夹闭术加去骨瓣减压术18例,动脉瘤栓塞术加去骨瓣减压术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按Glasgow预后指标分级:其中1级9例,2级8例,3级4例,4级1例,5级1例.结论 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类型动脉瘤,采取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收治的35例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破裂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未破裂组。2组均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致残率与病死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未破裂组预后良好率高于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致残率、病死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报道12例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2例动脉瘤,其中PI(脚间池段)段2例,P2段7例、P3段2例,P4段1例,P1段动脉瘤经翼点入路手术,P2、P3段动脉瘤经颞下入路手术,PCA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夹闭瘤颈、夹闭动脉瘤近侧PCA及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死亡1例,效果较差2例,良好以上9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手术较彻底,可避免术中损伤,手术并发症减少,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